評論 > 政黨 > 正文

胡平:建立全球民主聯盟是對付中共的大殺器

作者:

10月4日-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赴東京出席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四國外長會談,就推動印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達成共識,因應中國咄咄逼人的擴張。蓬佩奧此行被認為是美國推動建立全球民主同盟的重要步驟。

9月27日,蓬佩奧接受採訪時稱,美國面臨的中長期最大外部威脅來自中共政權。與他本人回調美方自尼克遜基辛格訪華以來50年的對華政策,在戰略上終止對華「綏靖政策」,美方正構建全球聯盟來應對中國影響。

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加州尼克遜圖書館發表了題為「中共與自由世界的未來」的重要講話,引起了中共當局的強烈反應。先是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個人推特上發推,繼而有《環球時報》等官媒撰文;8月25日,《人民日報》更是拿出整整三個版面刊登了一篇三萬餘字的長文,北京電視台還推出一段視頻,對蓬佩奧的講話展開全面抨擊。其火力之猛,陣仗之大,實為當年中蘇論戰發表「九評」以來所僅見。

蓬佩奧的講話激起中共如此強烈的反應,可見必定有些東西,令中共又怕又恨;其中之一就是建立新的全球民主同盟這一主張。

現在,很多人都批評美國政府過去對中共採取綏靖政策。這種批評自然是有道理的,不過回到當年的時空背景,我們可以發現,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要算是最講原則的了。我早先就說過,我們批評美國是「鞭打快牛」。

以最惠國問題為例。1993年,新上任的克林頓總統兌現他在競選期間作出的承諾,正式宣佈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附加人權條件。他頒佈了一項行政命令:如果中國沒有在人權方面有全面、重大的進展,中國將失去1994到1995年度的貿易最惠國資格。然而,克林頓很快就意識到,他所希望的那種進展是不可能實現的。

冷戰結束後,各國外交都把促進本國經濟利益置於首要地位。尤其是鄧小平92年南巡之後,中共進一步對外開放,外商外資蜂擁而入。為了爭奪中國這個大市場和海量的廉價勞動力,各國政府紛紛改善和加強同中國的關係。

先說日本。根據最近解密的89年天安門事件前後的日本外交檔案,當時的日本政府認為,日本必須大聲反對中國政府踐踏人權,但是沒有阻止踐踏人權的靈丹妙藥。如果一味地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情況可能更壞,中共保守派很可能會利用「抵制外強」來壓制改革開放,應該優先考慮如何避免這種更壞的局面出現。早在1990年,日本就撤銷了對中國的經濟制裁,解凍了對華貸款,並着手規劃擴大對華投資。在90年代初,日本的對華貿易與投資大幅增長,在93年成為中國頭號貿易夥伴。94年3月細川首相訪華,被問到中國的人權問題時,細川首相說西方的人權不應盲目照搬。

歐洲第一經濟大國德國也不落人後。德國在93年制定了進入亞洲市場的亞洲政策。11月,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搶在克林頓與江澤民的西雅圖會談之前,帶領40名德國商界大佬訪華,簽下了價值40億美元的合同、協議與意向書。面對外界「為何不同心協力施壓中國改善人權狀況」的質問,科爾理直氣壯地解釋說:「國際市場就一個相互競爭的地方,不是我們拿到合同,就是我們的朋友拿到合同。機會擺在眼前,我們當然要捷足先登。」

法國也在94年初和中國恢復了正常關係。韓國、東盟、澳大利亞,紛紛推進和中國的貿易關係。台灣香港更是近水樓台,一馬當先。與此同時,美國的大企業也紛紛前往北京。近800家從事對華業務的美國公司致函克林頓,要求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信中警告說:如果實行經濟制裁,就會失去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在日本和歐洲的公司取代我們的位置時,美國在中國和環太平洋地區的欣欣向榮的市場的競爭地位將永久受到的損害。當時的財政部長本特森也說,如果美國因人權問題而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得益的將是歐洲與日本的競爭者。

就這樣,美國政府提出的把最惠國待遇和人權掛鈎的主張,剛實行就放棄了。1994年5月26日,克林頓宣佈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並將最惠國待遇問題與人權脫鈎。克林頓在回答記者問時說:把人權和最惠國待遇掛鈎,「這是我們在沒有國際社會合作的情況下單獨採取的一個步驟,其他國家都不同意我們的做法」。因為美國是孤軍作戰,孤掌難鳴。

為了繼續保持在人權問題上的壓力,克林頓轉而採取了新的人權戰略,包括增加對中國的國際廣播、將中國人權問題納入國際多邊議程以及支持中國的非政府組織。

最惠國問題與人權脫了鈎,此後,中國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人權問題也就很難構成障礙。應該說,在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過程中,美國也曾經做過努力,試圖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中加入某些和人權相關的條款以及關於環境的條款。美國提議,把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規定的最低標準——如禁止童工和強制勞動、禁止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以及保障工會自由,等等——列入世貿協定。那些在違反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規定的最低標準的條件下生產其出口產品的國家,就可以在世界貿易組織中被起訴,必要時還可以處以懲罰性關稅。

可是,美國的提議遭到普遍的反對。那些低人權、低環保,因而有可能被指控被懲罰的國家自然不喜歡美國的提議,但是它們的反對還算比較容易克服。麻煩的是,美國的提議首先來自歐盟國家的反對,除了法國以外,歐盟各國全都對美國的提議表示反對。德國經濟部長京特雷克.斯羅特和世貿總幹事魯傑羅都說,如果在世界貿易中實施這些規則,「新貿易保護主義就有可能從後門溜進來」。發達國家就可以在這些社會問題和人權問題的藉口下設法擺脫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商品的競爭,從而妨礙發展中國家的民眾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美國的提議被拒絕。在這裏,美國再一次由於孤軍作戰而孤掌難鳴。

回顧過去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問題的關鍵還不是美國政府的綏靖,而是盟國不配合不給力。

蓬佩奧在尼克遜圖書館的講話被不少人稱之為「新冷戰宣言」。不過蓬佩奧解釋說:「現在發生的不是冷戰2.0。抵抗中國威脅的挑戰從某些方面來說更為困難。這是因為中共已經以蘇聯從未有過的方式與我們的經濟、我們的政治和我們的社會交織在了一起。」蓬佩奧說:「與蘇聯不同的是,中國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全球經濟。但北京對我們的依賴比我們對他們的依賴更大。」「我們不能獨自面對這個挑戰。聯合國、北約、七國集團、20國集團,如果我們有明確的方向和巨大的勇氣,我們的經濟、外交和軍事力量的結合肯定足以應對這一挑戰。是建立一個志同道合國家的新聯盟的時候了,一個新的民主聯盟。我們有工具。我知道我們能夠做到」。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蓬佩奧馬不停蹄,到西歐到中歐到南歐,再到亞洲,一路下來,頗有斬獲,但是離既定目標尚有不小的距離。應該說,推動建立應對中共政權的全球民主同盟,民主黨和共和黨有高度的共識。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一方面批評特朗普對盟友也搞貿易戰,主張向那些遭受特朗普貿易制裁打擊的盟友伸出橄欖枝;另一方面也考慮如何利用關稅,並致力於創建國際統一戰線對抗中國。現在,美國兩黨都意識到,要應對中共政權的挑戰,建立全球民主同盟是關鍵。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015/151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