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孫中山曾把東北割讓給日本人?

作者:
到了這種地步,就像孫中山自己說的那樣:倘近數日內,無足夠之資金以解燃眉之急,則軍隊恐將解散,而革命政府亦將面臨瓦解之命運。在此嚴重時刻,倘余等數日間不能露面,恐將產生余等窮極逃走之流言。基於以上實情,在舊年年末以前,不論採取何種手段,亦須籌得足以維持軍隊之資金。正是由於到了絕境,孫中山才不得不想方設法搞錢。

今天老薩要駁斥黑孫中山的內容,就是所謂孫中山出賣東北利益。烏賊、瘋狗、腦殘聚集地的大本營某血論壇曾經多次發表造謠貼:《孫中山租借東北給日本》,對孫中山進行瘋狂攻擊。老薩今天就好好的說一說。

老薩附註:易中天先生說,現在最喜歡講「中國邏輯」的,主要是三種人。一種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故意把水攪混。這種人,我稱之為「烏賊」;第二種是「瘋狗」,逮誰咬誰;第三就是「腦殘」,人數最多。烏賊是使壞的,瘋狗是咬人的,腦殘是起鬨的。共同特點,是不講事實,不講邏輯,不講道理。

1.孫中山有沒成功出讓東北利益?

答案是完全沒有。孫中山直到死時從沒出讓過任何東北利益。沒有簽訂過條約,沒有事實上割讓領土,完全沒有。

可笑的是,甚至孫中山一生實際上根本沒有控制過東北。東北在辛亥革命開始到孫中山去世,始終控制在軍閥和袁世凱手上,何談出賣?

難道他把別人家的東西送人嗎?

黑孫中山者的邏輯多麼可笑。

2.孫中山有無簽訂過割讓東北的條約?

完全沒有,所謂的《中日盟約》已經被史學界證明完全是偽造的。無論筆跡,行文,印章,簽字均屬偽造,而且文件漏洞百出,讓史學界啼笑皆非。如日方簽訂代表竟然是滿鐵株式會社理事犬冢信太郎和滿鐵社員山田純三郎。涉及兩國重大利益的盟約,居然讓兩個民間商社會員簽訂,堪稱健力士世界紀錄了。一般認為,這個所謂《中日盟約》是日本小說家山中峰太郎於六十年代偽造的,目的是為了賣他所意淫的《第三次革命》一書。經過筆跡鑑定

,盟約中的文件同山中峰太郎一致。

3.有無確切證據證明孫中山有出賣東北的行為?

完全沒有。

目前黑孫中山的人唯一可以拿出來的,就是一份《日本國會圖書館所藏森恪1912年2月3日下午6時致益田孝特電》和隨後的長函,講述孫中山願意以1000萬元的代價,答應租借東北的條件。

且不談這份資料內容如何,他是三井財閥的職員森恪向三井財閥總頭目益田孝的信件。

這份信件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歷史,奇怪的是,再也沒有發現任何其他證據。

森恪自稱,先後有孫中山、胡漢民、日人宮崎滔天、山田純三郎等人參與了這件事,奇怪的是這些人均沒有任何回憶可以作為證據。只有,山田純三郎事後有段回憶,但被認為是自相矛盾的,不能作為歷史看待,最多只能證明他參加過這個會議。

只剩森恪的一面之詞而已。

歷史學上有個著名說法叫做孤證不取,也就是只有單方面證據,而沒有側面證據可以印證的,不能當做歷史真相。

這個信件,恰恰就屬於標準的孤證,即便他百分之百真實,而且是孫中山明確出賣東北的證據,也不能說成是歷史真相。

更別說這個書信內容根本就不是孫中山一心要賣國那回事,大家聽老薩說幾句就知道了。

換句話說,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孫中山有出賣東北行為?

4.孫中山有說過不要東北的話?

確實說過,但孫中山說過正反兩面的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宣言中明確宣佈:「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同年8月,在談及外蒙的分裂意向時,孫中山對《大陸報》記者明確說:「小國今日勢孤無勁,末便興兵。滿蒙實有不可收拾之勢,目下不得不暫待時機。數年之後,兵力充足,領土自可恢復。設此四萬萬人於數十年後不能恢復領土,則華人無保存國家之資格。余以為恢復己失之領土,而求助於鄰判,似不甚可靠。」

1915年末或1916年初,孫中山和日本陸軍參謀總民上原勇作密談,孫中山明確聲明:「東北三省是中國的領土,吾等堅決維護固有的主權,雖寸土亦不容侵略」。

孫中山於1917年開始撰寫的《實業計劃》的小冊子寫到:今中國已醒覺,日本即欲實行其侵略政策,中國人亦必出而拒絕之。即不幸中國為日本所佔領,不論何時何處,亦斷非日本所能統治有利。故以吾之見,日本之財政家當比日本之軍閥派較有先見之明,此可以東北、蒙古範圍地之爭持證之。以財政家得最後之勝利,如是日本即捨棄其壟斷蒙古之政策,而與列強相合成立新銀團。若此新銀團能實行其現所提倡之義,吾中國人素欲以和平改造中國者,必當誠意歡迎之。故為萬國互助者當能實現,為個人或一民族之私利者自當消滅於無形矣。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在中國掀起一波強烈的反日高潮之後,孫中山甚至已經公開表態說:「余主張,二十一條應作廢,日本並應於租借期滿後,退出東北各地……日本絕無可以佔據膠州、青島之理由。」

作為一個政客,為了獲得政治上的利益,不可避免的會說一些口是心非的話,務必要看他做了什麼。

換句話說,孫中山說的這些話,不能作為賣國證據,要看他是怎麼做的,還有在什麼背景下說的這些話。

5.《森恪書信》是怎麼回事?

其實黑孫中山所謂證據的《森恪書信》,且不論真假,也說的很明確了。森恪是三井財閥派到中國的辦事員,之前曾經達成了日本控股漢陽鐵廠,借款250萬元給孫中山的事情。

孫中山認為250萬元遠遠不夠,又提出新的借款要求。

老薩附註:漢陽鐵廠是中國最大鐵廠,但因為規劃失誤,經營不善,曾多次向日本借款。到辛亥革命爆發,鐵廠已負債1300萬元,瀕臨破產。鐵廠和政府無奈,再次向日本借款1500萬日元,讓出鐵厂部分股份。借款的其中一部分用於政府,一部分則交給鐵廠。

他們準備將輪船招商局作為抵押,向日、德借款1000萬,但由於英國作梗,最終沒有實現。

於是,才有了這些書信。

1912年2月3日的《森恪書信》中,明確寫到:中國財政窮乏,在年底(當系指舊曆年關而言)以前如無一千五百萬元,即難以作戰,而革命政府亦將陷於混亂。現因漢冶萍公司之五百萬元借款業已成立,故又以招商局為擔保,向我國郵船會社及英、德、美國等進行交涉,擬再借款一千萬元。此項借款,如在五日之內仍無實現之希望,則萬事休矣(孫中山的軍隊和政權垮台),孫、黃即可能與袁世凱締結和議,將政權轉讓與袁。關於租借東北,孫文已表應允。日本為防止革命軍瓦解,如能在漢冶萍公司五百萬元借款之外(其中一半交給孫中山政府)再借與一千萬元,則孫等與袁世凱之和議即可中止,而孫文或黃興即可赴日訂立關於東北之密約。如借款不能到手,則軍隊大有解散之虞。南京動搖,孫文必遭變故。故我國如有決心斷然實行東北之事,即請在四日之內以電報示知,續借一千萬元。如是,即可使其中止與袁世凱之和議。

2月8日,又一份《森恪書信》明確寫到:孫中山表示,如今各省贊同餘等主張者,自動舉起革命之旗,加入余等行列,余等既缺兵權,又缺財權,故在貫徹主張時不能無所顧慮,凡大事必須由眾議決定。其尤要者,最近革命政府之財政匾乏已達極點,缺少財源,無以供應軍隊,幾陷於完全破產之境地。倘近數日內,無足夠之資金以解燃眉之急,則軍隊恐將解散,而革命政府亦將面臨瓦解之命運。在此嚴重時刻,倘余等數日間不能露面,恐將產生余等窮極逃走之流言。基於以上實情,在舊年年末以前,不論採取何種手段,亦須籌得足以維持軍隊之資金。之所以斷然實行漢冶萍日中合辦,以取得五百萬元資金者為此,此次又苦心焦慮,欲以招商局為擔保,籌措一千萬元借款者,亦為此。然而,雖經種種籌劃,而時光茬蒼,交涉迄無結果。一面,軍費之困窮日益嚴重,於軍隊解散、革命政府崩潰之前,作為最後之手段,唯有與袁世凱締訂和議,以防天下大亂;而後徐謀軍費供應,策劃再舉,以武力掃除北京勢力,擬定革新天下之方案。近來已頻頻與北方就和議進行交涉,談判已漸趨成熟,雙方條件大體一致,只要南方決心一下,南北休戰言和,合為一體,隨時均可實現。然余等對於獲得財源,仍懷一線希望。倘或有幸,此刻能獲得防止軍隊解散之足夠經費,余等即可延緩與袁議和,侯年關過後再進一步籌藉資金,而後繼續排袁,仍按原計劃,堅決以武力消除南北之異端,斬斷他日內亂禍根,樹立完全之共和政體,此即余等之設想。但據迄今為止之經過情形看來,獲得財源,仍無希望。倘或不幸,在五天之內,即至9日,舊曆年關之前,意欲籌得之一千五百萬元經費,如仍無成功之希望,則萬事休矣。只好在革命政府未倒之前,掌握機先,達成南北和議,將政權一時讓與袁世凱,除此別無他策。而政權一旦轉入袁氏手中,其後事態如何演變,實難逮料,而與日本簽訂密約之類,恐將無望。

孫中山表示,如果能夠在幾日內日本借款1000萬元,即可在事後:余或黃興中之一人可赴掃本會見桂公,就東北問題與革命政府之前途,共商大計。

2月11日,第三份《森恪書信》寫到:頃據孫、黃所見,招商局借款之前途,難關尚多,頗費時日,故已不能依靠,目前軍隊大有解散之虞。在舊曆年關以前,除漢陽鐵廠之五百萬元借款外,尚須另行籌措一千萬元,是乃絕不可少之需要。如此項款額不能到手,彼等即不可能離開南京。彼等業已答應租借東北,要求在十天以內提供一千萬元。如能承諾,則黃興可即日前往日本,以簽訂秘密合同,究應如何辦理,希火速給予明確回答。茲事千系甚大,萬望全力以赴。

不過之後就沒有類似書信了,因為日本不願意借款,孫中山只得南北議和,交出了手中的權力給袁世凱。

對比三份書信,我們發現一個什麼情況,就是孫中山非常急迫的要借款,而且一定要短期內獲得,這是為什麼?

6.《森恪書信》的背景是什麼?

《森恪書信》於1912年2月3日,而他的背景是什麼?

是辛亥革命成果隨時會被袁世凱搶走,孫中山的軍隊和政府隨時可能垮台。

1911年10月10日革命軍在武昌打響第一槍,在之後的時間裏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清朝統治呈土崩瓦解的狀態。

袁世凱率領大軍逼近武漢,同時壓迫孫中山談判,不戰而屈人之兵。這邊,孫中山政府卻有極大困難。他們本來沒有自己的地盤,即便幾十人上百人的武裝起義均靠海內外華僑捐款。辛亥革命成功以後,多達20多萬軍隊和龐大的政府要靠孫中山政府養活。由於革命剛剛2個月,地方實際上是獨立的,孫中山根本無法在控制區收稅,孫的財政陷入極大困難。據當事人回憶:在最緊張的時候,臨時政府的賬面上只剩四元錢。張謇曾從商界募捐十四萬兩白銀(約合銀元二十萬元)送給政府,但他斷然拒絕財政部長的任命,因為他不敢做。張謇認為:即使有鹽稅和上海海關的收益,政府仍然面臨着八千萬兩的年度赤字。

張謇在《新政府財政之意見書》中算了一筆賬:「如是估計,中央政府每年支出,以極少之數核計,須有一萬二千萬兩。」他建議臨時大總統努力爭取到一筆為數五千萬至一億兩的各國借款,直至各省的稅收能夠支持中央政府為止。

軍隊和政府沒有經費,前者會譁變,甚至反咬一口,後者肯定會解散。

就軍隊來說,1912年1月上旬,孫中山組織了六路軍隊北伐,但是,各路幾乎沒有進展,因為根本沒有軍費。

黃興曾在《復張謄書》中表示:「援灤兵(北伐部隊)可即日出發,惟苦於無晌無械,不能多派。」又稱:「派軍艦去煙臺與援灤同一事,以海軍以煙臺為根據地也。派人去天津之說,亦是要事,惟刻苦無款耳。」

北伐成不成功另說,由於部隊沒有軍餉,連飯都吃不上,如何應對袁世凱北洋軍的進攻?

當時軍隊已經混亂,很多開始倒戈投靠袁世凱。孫中山致章太炎信中所說:「(南京軍隊)每日到陸軍部取晌者數十起」,「年內無巨宗之收入,將且立賠」.「無論和戰如何,軍人無術使之格腹.前敵之將士,猶時有嘩潰之勢。」

如果軍隊一跨,辛亥革命所有成果也就成為袁世凱的,那麼共和的夢想和那麼多烈士的鮮血也就白費了。事實上,袁世凱隨後沒有多久就稱帝了。

到了這種地步,就像孫中山自己說的那樣:倘近數日內,無足夠之資金以解燃眉之急,則軍隊恐將解散,而革命政府亦將面臨瓦解之命運。在此嚴重時刻,倘余等數日間不能露面,恐將產生余等窮極逃走之流言。基於以上實情,在舊年年末以前,不論採取何種手段,亦須籌得足以維持軍隊之資金。

正是由於到了絕境,孫中山才不得不想方設法搞錢。

7.日本人乘火打劫

日本財閥本來是試圖利用孫中山的困境,在中國撈一些經濟利益,比如漢陽鐵廠這種。但隨後他們見孫中山他們焦急萬分,胃口就越來越大了。「東北」租借或割讓要求是三井財閥頭子益田孝、日本政界元老井上馨、山縣有朋等先後提出的,並脅迫孫承諾。森恪不過是個小職員,是在他們和內閣授意之下與孫會談的。在日會談中森對孫說:應該說,東北之命運早已確定(日本會佔領東北)。革命政府之前途,想必有諸多困難,倘若沒有在地理上和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之日本的特殊援助,完成革命或屬疑問。若閣下放棄命運既定之東北,決心將其委於日本勢力,得日本特殊援助以為其代價,以圖完成革命之大業,日本必將「應允其要求,立即爭取必要手段」「不知閣下決心如何。」

租借不是孫中山提出,而是日本人強迫提出的。

8.孫中山是在騙錢,還是真的要租借東北?

有意思的是,日本方面斷然拒絕了孫中山的要求,他們原因很簡單,孫中山根本沒有出讓東北的誠意,不過是在騙錢。

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孫中山要求先給錢,然後再派人去談判。錢捏在手中,可以要挾孫中山,如果把1000萬錢都給你了,還怎麼要挾你?難道以為日本人是傻瓜?

第二,孫中山的言語含糊,顯然沒有誠意。孫中山在日本人要挾下,同意派人去談判,但具體談什麼?不說。除了森恪自稱孫中山原意租借東北以外,孫沒有任何直接的說法,僅僅說「就東北問題與革命政府之前途,共商大計」,什麼大計,不知道。甚至,孫中山還說:時至今日,業已喪失時機。當其時,凡革命軍之事皆可由我與黃興決定方針。今則不然,各省均贊成我等之說,任意揭出我等之旗號,加入我等行列,因而缺乏兵權和金權的我等不能任意實行其主義,大事須有眾議才能決定。這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這種大事我一個人說了不算,要大家拿主意。那這還談個屁,孫中山一個人談了有什麼用?

第三,孫中山壓根就沒有控制東北,豈不是空口說白話。現在東北還控制在清政府和袁世凱手中,即便孫中山原意租借,他也做不到。等於是今天江蘇省省長說,我將來收復了台灣,就把台灣租借給日本,這不是扯淡嗎。

第四,孫中山有過多次耍日本的先例。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前,孫中山多次去日本遊說借錢,許諾會給日本在新中國的一些特權。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後,孫中山對這些許諾完全無視,完全不兌現。日本方面極為惱怒,認為被孫中山耍了,此次也不願意在上當。

曾任田中內閣鐵道大臣的小川平吉也有一段回憶,在《孫逸仙之革命與東北獨立》一文中寫到:孫逸仙與黃興俱長期流亡日本,接受有志人士之援助,與我輩亦有長期交往,我輩亦曾經給予相當援助。彼屢屢向我輩陳述:日本需要東北,東北與日本有不可隔離之關係。其地原為東北人之土地,對我中國漢人來說並非絕對必要。我輩革命如能成功,如東北之地,即使滿足日本之希望,當亦無妨。上述主張,孫逸仙在座談中一再重複,此在有志人士之間殆為眾所周知之事實。小川並埋怨,辛亥革命後,革命黨人實行漢、滿、蒙、回、藏統一,創製五色旗,完全忘記了當年說過的話。

第五,在國際政治上,沒有實力擔保的條約是無效的。就像斯大林蔣經國說的那樣:我告訴你,條約是無效的。

即便孫中山真的簽訂了租借東北的密約給日本,但到時候不兌現,日本有什麼辦法?難道去聯合國告狀?當時還沒有聯合國。聯合國的前身也是1919年才建立的。

綜上所述,孫中山忽悠日本以騙錢的目的很明確了。之前以漢陽鐵廠作抵押,日本公開入股,然後借款給他500萬元,這就是孫中山無法耍賴的,只得接受,畢竟鐵礦管理權控制在日本人手中了。但所謂租借東北,基本就是忽悠。

9.日本人也不是傻瓜

森恪一再要求先簽約再給錢,孫中山則要求先給錢再簽約。

正是斷定孫中山是在騙錢,對於《森恪書信》建議,日本方面很冷淡。日本軍政界的精英,自然不會被孫中山的小手段欺騙,況且他們對袁世凱政權更有好感,認為袁力量更強。

《森恪書信》的建議,很快就被日本方面拒絕。以陸軍大臣石本新六為例,他們認為東北必須通過武力攻佔,絕不相信中國人的任何虛假提議。

加上孫中山很快達成南北議和,這個所謂租借東北的騙錢行為,也就不了了之了。

10.以上的東西可以證明孫中山出賣東北?

第一,《森恪書信》只是單方面的證據,不能當做歷史真相,所以《森恪書信》所寫的一切,均只能當做野史來看,不能說明什麼。

第二,退一萬步說,即便《森恪書信》是真的,事實上孫中山並沒有出賣東北一寸領土和特權,也沒有簽訂任何合約,根本談不上賣國一說。

第三,孫中山利用東北騙錢,以應付政府軍隊馬上要垮台的行為已經非常明確。即便,孫中山曾經口頭忽悠日本人可以租借東北,所謂租借東北不過是一個誘餌而已,目的就是騙錢。事後,孫中山絕對不會履行協定。更況且,孫中山一生壓根就沒有控制東北,根本談不上出賣東北。

第四,日本方面也不是智障,他們也明白孫中山在忽悠,根本不予借款。這就從側面說明,他們識破了孫中山騙錢的把戲。

11.怎麼看待這件事

孫中山是一個政治家,不是聖人。為了革命,他必須竭盡全力籌款,使得革命成功。我黨即便有蘇俄支持,在運作時期也是如此。紅軍四處打土豪殺地主的目的,還不是為了錢;賀龍在湘西綁票地主,不給錢就殺人,也是為了籌集軍費;陝北抗戰期間種植大煙,在今天也不是新聞;中央蘇區時代和軍閥秘密交易鎢礦,抗戰時期和偽軍日軍進行秘密貿易。

就孫中山而言,在軍隊和政府就要解體,革命果實會被一心想稱帝的袁世凱搶走的情況下,孫無奈之下拿租借東北為誘餌忽悠日本人騙錢,也是走投無路而已。

誠然,騙人不是好事,但政治家的話十句有九句靠不住。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27/150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