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李開復說漏了嘴?螞蟻集團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網友評論點出更敏感真相

—螞蟻集團"回懟"李開復、曠視科技"秒回" 網友:越描越黑!

9月12日早上,李開復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表示,曾幫助曠視科技公司找了包括美圖和螞蟻金服等合作夥伴,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數據。

剛剛,9月18日即將上會的螞蟻集團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因為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提到的人臉數據收集引發爭議,多家公司對此緊急回應。

李開復「透底」引爭議多家公司緊急回應

9月12日早上,李開復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表示,曾幫助曠視科技公司找了包括美圖和螞蟻金服等合作夥伴,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數據。

對此,螞蟻集團12日晚在官微澄清稱,我們關注到李開復先生在公開場合提及螞蟻金服和曠視科技的合作,我們需要澄清的是:

1、螞蟻集團在與曠視科技合作事宜上從未與李開復先生有過接觸;

2、螞蟻集團從未提供任何人臉數據給曠視科技,雙方過往合作僅限曠視科技授權其圖像識別算法能力給螞蟻單獨部署和使用,不涉及任何數據的共享和傳輸。目前雙方已無相關業務合作;

3、我們再次重申,數據安全和私隱保護是螞蟻的生命線。

針對螞蟻集團的否認,李開復又迅速在微博回應稱,關於12日早上演講內容提及曠視科技早期和美圖、螞蟻金服的合作,網上引發討論,我做些說明:初期我曾經建議並幫助曠視團隊尋找更多應用合作夥伴,以增強技術水平,提升模型識別率。合作中,曠視提供AI技術給到合作方,我理解數據一直存在合作方客戶伺服器中,不涉及任何數據的共享與傳輸。我的口誤,給三家公司帶來困擾,深感歉意。

隨後,曠視科技官微回應李開復口誤稱,我們關注到網上報道李開復先生提及曠視的言論,我們需要聲明的是:1,在客戶合作的過程中,曠視始終尊重並致力於協助客戶確保數據安全。我們不掌握,也不會主動收集終端用戶的任何個人信息,這是我們的一貫原則。2,數據安全是人工智能企業的立身之本。曠視一直高度重視「數據私隱安全保護」問題,並已在企業內部制定、實施了完善的數據私隱保護制度。

曠視科技

公開信息顯示,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10月,註冊資本3000萬元,總部位於北京海淀,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行業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研發了人臉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智能視頻雲產品、智能傳感器產品、智能機械人(15.28+0.99%,診股)產品。

在去年8月向港交所提供招股書以來,曠視科技一直被認為AI領域的「獨角獸」之一。招股書顯示,阿里系是曠視科技的大股東,三個創始股東持股比例經過多次融資後高度稀釋,用同股不同權的方式來掌控公司。招股書顯示,IPO前,印奇持股為8.21%,唐文斌持股為5.9%,楊沐持股為2.72%。AI Mind持股5.57%,Machine Intelligence持股為6.19%。

淘寶中國間接合共持有已發行在外股份的14.33%,螞蟻金服透過全資子公司間接合共持有已發行在外股份的15.1%。從股權上可以看出,曠視科技和阿里系捆綁在了一起,兩者在業務上也合作緊密。

不過,去年5月份,據天眼查顯示,曠視科技做過一次股權變更,聯想、創新工場及螞蟻金服旗下公司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李開復、螞蟻金服韓歆毅、王明耀、唐文斌及楊沐退出董事行列。

曠視科技提交招股書之後,整個科技行業和創投圈都在等着AI第一股的出現,他們認為這將影響到所有AI公司的發展。

但迄今為止,IPO仍然懸而未決。截至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達到13.5億美元。

此外,2019年10月8日,美國商務部將28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其中也包括曠視、商湯等多家AI公司。

創新工場

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創辦於2009年9月,作為國內的創業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深耕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消費和互聯網、B2B&;企業升級、教育、醫療等領域,並不斷探索與創新,致力於打造集創業平台、資金支持、投後服務等的全方位生態投資服務平台。

據介紹,創新工場的基金來自全球投資者,由人民幣基金和美元基金構成。創新工場目前共管理四支美元基金和三支人民幣基金,總規模約150億人民幣。

據創新工場官網顯示,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中包括此次提到的曠視科技和美圖公司

曠視科技上市之路懸而未決,不過美圖公司自上市以來股價持續大跌。公司2016年底上市,發行價為8.5港元,上市之後一度飆漲至23.05港元。但截至最新收盤,美圖公司股價報1.57港元,相比於發行價跌幅已高達81.5%。

事件在網絡引發熱議:

網友:所以你知道川普為什麼要搞定美國抖音...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網友:

人臉識別、個性推薦這類算法本來就不值錢,全是靠數據餵出來的。

數據組管理數據的方式應該是只進不出,螞蟻把用戶數據給曠視很明顯就是違背這一準則,毫無疑問侵犯了用戶的數據私隱。

限制tiktok算法出口,也是因為拿中國人數據餵出來的算法怎麼能這麼輕易的讓別人拿到。

限制算法出口的目的就是限制數據出口。

網友:

李開復有本書說過,中國人不注重私隱和政府擁有強大意志是中國能在AI領域彎道超車的重要優勢

李開復跟李彥宏本質上是同一種人罷了。

不對。肉食者本質上是同一種人罷了。

網友:

只能說這三方的事後回應更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網友:

說實話人臉支付這種東西,就應該慎之又慎。只有中國在大肆侵犯用戶私隱,去還自詡為AI高科技,甚至政府都在鼓勵這種行為。

國外雖然也想方設法搞這個,但無時無刻被在被政府進行調查。

網友:這不叫口誤,而是不小心說禿嚕了嘴。

網友:可能是,李開復不小心脫口而出一個潛在的行業秘密。即大量的用戶數據,可以通過熟識的私下關係的對接,就能夠直接共享和傳輸。

網友:不小心說漏了嘴,李談到的大概率是事實,澄清也只是越描越黑。

網友:螞蟻要是敢承認那才是天書奇譚。

網友:

越描越黑!在中國,保護私隱基本不可能,你只能在app的保護私隱聲明中,努力嘗試着騙自己一下。。。

網友: 華為(說),你是豬隊友麼

網友:大數據就是大監視。

網友:

為什麼這事兒他隨口就說出來呢?是不是因為在「業內」早就覺得這不是事兒,什麼私隱什麼的早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了,所以才能毫不避諱的說出來?

他出於什麼動機……我不知道,但要說沒有收集用戶信息,鬼才會信。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我覺得鬼私隱都會被他們收集到的。

網友:呵呵,這要是在美國,曠視科技、螞蟻金服估計估計要被告破產了。國外私隱的保護是個紅線,誰踩了歸誰倒霉,暗裏的東西拿到明面上說,就是在中國搞習慣了,覺得沒人會在意。

 

責任編輯: 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13/150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