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勘災表演政治學習近平李克強不及格?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來穿上雨鞋、赴正淹水的重慶視察災情,被拿來和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赴洪水已經退去的安徽考察做比較。勘災政治學是國家治理的必修課程,習近平與李克強這個組合運作如何?誰的表演更好?和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胡溫體制」相比,差異在哪?

中共總理李克強2020年8月20日在重慶視察災情

長江第五號洪水水淹重慶山城,李克強到當地勘災,這一次他穿上及膝雨鞋泡在泥水中,看着農民的玉米田泡在泥水裏,他在鏡頭前有感而發。

「裏面都爛了,你看,這玉米沒辦法再收了。」李克強說。

農作物沒法收成了,總理知道了,但政府能給農民什麼救濟補償措施?在中國國務院主辦的網站中國政府網上,提到李克強叮囑陪同勘災的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等地方負責同志,要「加大支持」。但具體怎麼做,沒有詳述計劃,甚至連李克強踩着泥水在重慶視察的新聞,三大中央級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與新華社是在幾天以後才姍姍來遲地進行報道。

不談外界盛傳的習李內部矛盾,其實「勘災政治學」是一門不論何種政治體制下的政治人物都必修的課程之一。政治人物在天災或重大意外發生時,除了要鼓舞人心、激勵士氣,還要展現調動資源的指揮應變能力,這關乎災後搶險救援工作的效率。

曾在中國官媒體工作、《香港商報》前助理總編輯龍鎮洋告訴記者,政治人物到災情最前線了解民眾受災情況、解決問題,這種表演是有必要的,而李克強的演出,可說是傳承自有「中國影帝」稱號的溫家寶,但在他看來,李克強的表演,不如「溫影帝」,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

「習近平在各種災害面前,是很不情願去,且遲遲不去,有時候甚至是不願意去,可以看出這樣的比較與不同;而這樣,李克強就不能越雷池一步,他又不敢超越習近平去做這種政治秀。」龍鎮洋說。

李克強踏泥訪重慶習近平晴天巡安徽

在李克強穿着雨鞋、踩着泥巴水行走在重慶災區之前,習近平則是到了安徽,在安徽洪水退去近一個月後,他沒打領帶,穿着西裝褲,在風和日麗的大太陽下,到災後的安徽考察調研。大陸有眼尖民眾發現,疑似當地女公安扮演基層民眾與習近平互動,引發討論。

若給習李體制的勘災表現打分數,龍鎮洋認為是「不及格」,但沒有給出具體評分。他更說,習近平與李克強的政治矛盾,甚至可能影響救災效率。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20年8月18日在安徽省阜南縣探訪一戶家庭,一名懷抱孩子的受災群眾被發現是喬裝的當地公安。

習李矛盾擴大加重中國災民水深火熱的處境

當年溫家寶在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趕赴災區,作為總指揮的溫家寶,有權調度軍警協助救援。當時中國媒體還傳出,溫家寶在前線敦促解放軍將領儘快派部隊進入偏遠重災區搶救生命時,還對軍方撂狠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着辦!」

而現在在習近平掌權下,李克強就算到了災區,有沒有能力調集與分配資源不無疑問,這也會影響救災的協調性。

龍鎮洋說,「我覺得溫家寶的表演的跨度是很大的,他可以做很高深的表演,而且當時他跟胡錦濤的合作是蠻協調的。」

「不哭啊,我們馬上給你送吃的來。」在微信朋友圈上,有民眾整理出溫家寶當年在汶川地震災區安撫哭泣小女孩的歷史片段,還有他視察災區時和災民近距離互動與感同身受的表現。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葉耀元就告訴本台他的觀察。

「我覺得,胡錦濤、溫家寶比較親民,習近平、李克強相對來說,高高在上的態度比較明顯。」葉耀元說。

天災當前中國媒體卻難發聲

在有新聞自由的台灣與美國,遇上天災,媒體記者有時甚至跑在政治人物前面、能更廣泛的反映災區第一線的情況與需要,讓媒體這個第四權發揮應有功能,就像治水般,能更有效率地協助疏通民怨。

另外,以洪水為例,不同於地震,這類有氣象預報能參考的天災,媒體的自由報道,還能提醒政府和民眾準備是否到位?例如調動軍方的抽水設備、事前轉移並安置低洼地區的居民等等。

在網路上也有中國民眾抱怨政府準備不足的聲音,但往往一下就消失不見。民眾都要喊着「總理好、主席好」,共體時艱度過災情,這也是中國式天災新聞的特色之一。

葉耀元說,「從中國政治或是中國媒體的角度來看的話,你基本上聽不到任何中央官員下去勘災會有任何的負面消息。但你說民怨有沒有,民怨一定有,可是民怨到底有多深,沒有人知道。」

龍鎮洋則指出,中國當前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媒體報導存在,只能算是宣傳。所謂的報導刊登的是領導如何指示,民眾的需求與反應,輿情根本無法傳遞出去。

「在習近平上台後,中國媒體的報道空間就全軍覆沒了。從南方繫到北京系的《新京報》就全部都沒有了(獨立的報道空間)。中國媒體現在就處於毛澤東年代,高度政治化,沒有任何空間。」他說。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827/149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