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王力雄: 回憶新疆旅行見聞

作者:

疏勒縣距喀什市只有7公里,屬於喀什地區。但歷史上疏勒在先。兩千年前這一帶是疏勒國所在地,直到公元十世紀喀喇汗王朝建立後,才出現喀什噶爾之稱。喀什是近代人對喀什噶爾的簡稱。清朝新疆建省後,疏勒被當地維吾爾人稱為新城,主要是漢人居住。民國時成為疏勒縣。現在的疏勒是南疆軍區所在地。縣城內很大一部份都和軍隊有關。

住在疏勒的古麗娜是個美麗、文雅的維吾爾族女孩,民考漢,從小上疏勒駐軍子女的學校,漢語發音非常標準。她父母是縣幹部,家住平房,有院子。她的朋友艾力江陪我們去趕塔孜洪鄉的巴扎。每個鄉都有巴扎天——相當於大陸的趕集日。今天是塔孜洪鄉的巴扎天。巴扎是個給人印象豐富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各種鄉村交易物品,地方特色的飲食,以及城市早已見不到的手藝——打鐵、剃頭、磨刀等,可以拍不少照片。

傍晚回到喀什,站在旅館樓頂俯瞰喀什老城,一望無際的土房平頂相互銜接,曲折街道密如蛛網,綠色植物從天井似的庭院伸出,看上去極不規則,卻又是非常完整的一體。最能反映這種一體性的是個別新建築立在老城中會顯得特別扎眼,視覺上讓人感覺難以忍受,強烈地破壞和諧,說明老城的整體性有多強。

在黃昏光線中走進老城。許多房子都有百年以上歷史。老城千迴百轉,幾乎每個角度都是一幅畫,這種錯落有致只有在歷史的多樣化中形成。我覺得要拆毀老城——把如此豐富的人類狀態裝進千篇一律的樓房簡直是罪過,因為歷史不可複製,尤其是具有多樣化的歷史,失去便永無再現。

艾提尕爾清真寺旁正在拆毀一片老房屋。挖掘機、推土機、重型卡車,各種機器的吼叫此起彼伏,灰塵遮天蔽日,太陽都變了顏色。施工的是漢人民工。已經有一大片老房子被推平。正在拆的房子暴露出內部,能看到原本貼在牆上的圖畫。幾個小孩跑進廢墟中,試圖撿點什麼。一群當地居民默默站立,看着他們的房屋如何被夷為平地。他們頭帶維吾爾族小帽的背影如同雕塑。我不知道他們心裏在想什麼,是在惋惜祖輩的老屋,還在是憧憬未來的新居?

工地旁矗立着題為「喀什市老城區改造二號安置小區」的廣告牌,是中共喀什市委和喀什市政府所立,上面寫着自我標榜的「德政工程,得民心工程」。介紹小區可以遷入二千七百五十戶,享受政府拆遷安置最優惠房價。廣告牌上畫出未來小區的模樣,其中的建築六層樓房最多。按工程規定六層樓無需裝電梯。但維吾爾家庭一般都有老人,每天爬樓對他們顯然是問題。在老城區,老人坐在家門口就可以和左鄰右舍聊天,婦女們也在門外編織縫補,形成交往密切的社區。住進樓房後,老年人的交往增加困難,精神生活會受影響。雖然樓房增加了公用暖氣,有上下水,但這種物質的方便能不能抵消精神生活的損失?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725/148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