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投書 > 正文

宋征時:三峽潰壩前湖南各地逃生自救路線圖

作者:

紅色預警之三:益陽市逃生自救路線圖

益陽市全境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西南部為雪峰山區北部山地,其餘大部分為洞庭湖平原的一部分。

行政區劃上,益陽市下轄資陽區、赫山區、沅江市、南縣、桃江縣、安化縣,共計6個「預警亞區」。

歸類為「紅色預警區」的益陽市轄區內,安化縣境內主要為雪峰山脈北側山地,地勢較高,屬「綠色預警亞區」(本文恕不展開分析)。

益陽市轄區內的資陽區、赫山區、沅江市、南縣、桃江縣等其餘五處,都全部或部分地處洞庭湖平原,屬「紅色預警亞區」。地處益陽市轄區(東)北部的南縣和沅江市地勢最為低洼。其中南縣不僅容易受害於荊江分洪過猛之水患,而且還有洞庭湖洪水泛濫之威脅,屬益陽市轄區內受三峽潰壩洪水威脅最大的區域。

(跨地區警示:益陽市的南縣,常德市的安鄉縣,岳陽市的君山區、華容縣這四個「紅色預警亞區」,為湖南省全境內受三峽潰壩威脅最大的區域。)

綜上所述,益陽市轄區的人們有相當必要準備提前逃生以自救。

南縣居民逃生方向:向西南撤退至雪峰山區北部

第一步:迅速離開沿(洞庭)湖地帶及荊江分洪區南側地帶,向西南撤退至漢壽縣(常德市轄區)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西南撤退至安化縣(益陽市轄區)境內的雪峰山區北部。

沅江市居民逃生方向:向西南撤退至雪峰山區北部

第一步:迅速離開沿(洞庭)湖地帶,向西撤退至漢壽縣(常德市轄區)境內;

第二步:隨後向西南撤退至安化縣(益陽市轄區)境內的雪峰山區北部。

資陽區居民逃生方向:向西南撤退至雪峰山區北部

第一步:迅速離開沿湖地帶,向西撤退至漢壽縣(常德市轄區)境內;

第二步:隨後向西南撤退至安化縣(益陽市轄區)境內的雪峰山區北部。

赫山區居民逃生方向:向西南撤退至雪峰山區東北麓

赫山區居民逃生時,首先離開沿湖地帶,可向西南撤退至桃江縣南部的雪峰山區東北麓。

 

桃江縣居民逃生方向:向南撤退至雪峰山區東北麓

桃江縣居民逃生時,可向南撤退至桃江縣南部的雪峰山區東北麓,或向西撤退至安化縣境內的雪峰山區東北麓。

紅色預警之四:長沙市逃生自救路線圖

長沙市下轄芙容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望城區、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共計9個「預警亞區」。

作為「紅色預警區」的長沙市轄區內的上述9個「預警亞區」,每一個都全部位於或相當部分位於水網縱橫、殘山低丘零星點綴其間的平原地帶,都屬於易受三峽潰壩洪水侵襲的「紅色預警亞區」。

位於長沙市轄區東端的瀏陽市東部,為幕阜山支脈連雲山西麓山地和羅霄山支脈北麓山地兩者所南北合抱。位於長沙市轄區西端的寧鄉市西部,則是雪峰山脈的東部邊緣。位於長沙市轄區東、西兩端的這兩個山地區域為長沙市居民逃生的主要蔽佑地。

湘江從南向北縱貫長沙市轄區,芙容區、天心區、開福區、雨花區、長沙縣、瀏陽市坐落於湘江以東,嶽麓區、寧鄉市坐落於湘江以西,望城區則地處湘江東、西兩岸。

長沙市湘江以東各「紅色預警亞區」逃生自救路線圖

瀏陽市居民逃生方向:向東撤退至幕阜山區西南部、羅霄山脈北麓

瀏陽河從東向西橫穿瀏陽市界。在瀏陽市東部,瀏陽河以北為幕阜山支脈連雲山所在,以南為羅霄山脈北麓,兩岸都是山地。瀏陽市西部則為洞庭湖平原的一部分。遇到三峽潰壩洪水來襲,東部相對安全,西部居民(分瀏陽河以南、以北兩部分)需要逃生。

瀏陽市西部(瀏陽河以北)居民逃生時,向東撤退至瀏陽市東部的幕阜山區西南部;

瀏陽市西部(瀏陽河以南)居民逃生時,向東撤退至瀏陽市東部的羅霄山脈北麓。

長沙縣居民逃生方向:向東撤退至幕阜山區西南部

第一步:首先向東撤退至瀏陽市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東撤退至瀏陽市東部的幕阜山區西南部。

芙蓉區、天心區、雨花區、開福區、望城區(東部)居民逃生方向:向東撤退至幕阜山區西南部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湘)江地帶,分頭向東撤退至長沙縣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東撤退至瀏陽市境內;

第三步:持續向東撤退至瀏陽市東部的幕阜山區西南部。

長沙市湘江以西各「紅色預警亞區」逃生自救路線圖

寧鄉市居民逃生方向:向西撤退至雪峰山脈東麓

寧鄉市東部平原地帶居民逃生時,向西撤退至寧鄉市西部的雪峰山脈東麓

嶽麓區、望城區(西部)居民逃生方向:向西撤退至雪峰山脈東麓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湘)江地帶,分頭向西撤退至寧鄉市境內;

第二步:繼續分頭向西撤退至寧鄉市西部的雪峰山脈東麓。

紅色預警之五:湘潭市逃生自救路線圖

湘潭市下轄雨湖區、岳塘區、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共計5個「預警亞區」。全市轄區內基本上為平原地帶,僅湘鄉市、韶山市兩地有少量低山丘陵分佈。湘江流經湘潭市東北角,僅岳塘區一地位於湘江東岸,其餘四地皆位於湘江以西。湘潭市下轄的上述五地全數為「紅色預警亞區」。

岳塘區居民逃生方向:向東撤退至羅霄山脈北麓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湘)江地帶,向東撤退至石峰區、荷塘區(株洲市轄區)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東撤退至瀏陽市(長沙市轄區)境內;

第三步:持續向東撤退至瀏陽市南部的羅霄山脈北麓。

韶山市居民逃生方向:向南撤退至低山丘陵

向南撤退至韶山市南部的低山丘陵區域。

湘鄉市居民逃生方向:向西、向南撤退至低山丘陵

向南撤退至湘鄉市南部的低山丘陵區域,亦可向西撤退至湘鄉市西部的低山丘陵區域。

湘潭縣居民逃生方向:向南撤退至低山丘陵、衡山北麓

第一步:首先向南撤退至湘潭縣南部的低山丘陵區域;

第二步:視情況或繼續向南撤退至衡山縣(衡陽市轄區)境內的衡山北麓。

雨湖區居民逃生方向:向南撤退至低山丘陵、衡山北麓

第一步:首先向南撤退至湘潭縣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南撤退至湘潭縣南部的低山丘陵區域;

第三步:視情況或繼續向南撤退至衡山縣(衡陽市轄區)境內的衡山北麓。

紅色預警之六:株洲市逃生自救路線圖

作為「紅色預警區」的株洲市下轄9個「預警亞區」:荷塘區、石峰區、蘆淞區、天元區、淥口區、醴陵市、攸縣、茶陵縣、炎陵縣。

炎陵縣地勢較高,屬「綠色預警亞區」(本文恕不展開分析)。攸縣、茶陵縣地勢也較高,但多山間平原和盆地,屬「黃色預警亞區」(本文恕不展開分析)。

荷塘區、蘆淞區、石峰區、天元區、淥口區、醴陵市為「紅色預警亞區」。其中荷塘區、蘆淞區、石峰區、天元區、淥口區為平原地帶,醴陵市則呈現平原和丘陵相間的地貌。

湘江流經株洲市西北角,僅天元區一地位於湘江西岸,淥口區地處湘江東、西兩岸,其餘6個「紅色預警亞區」(或株洲市其餘七地)皆位於湘江以東。

天元區、淥口區(西部)居民逃生方向:向西、向南撤退至低山丘陵、衡山北麓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湘)江地帶,分頭向西撤退至湘潭縣(湘潭市轄區)境內;

第二步:隨後分頭向南撤退至湘潭縣南部的低山丘陵區域;

第三步:視情況或繼續向南撤退至衡山縣(衡陽市轄區)境內的衡山北麓。

石峰區、荷塘區、蘆淞區居民逃生方向:向東撤退至羅霄山脈西北麓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湘)江地帶,分頭向東撤退至醴陵市境內;

第二步:繼續分頭向東撤退至醴陵市北部的羅霄山脈西北麓。

淥口區(東部)居民逃生方向:向南撤退至低山丘陵

淥口區(東部)境內北部主要為平原,南部為低山丘陵。

淥口區東部居民逃生時,可向南撤退至淥口區南部的低山丘陵區域。

醴陵市居民逃生方向:向北撤退至羅霄山脈西北麓

醴陵市境內南部主要為平原,北部山地為羅霄山脈西北麓。

醴陵市居民逃生時,可向北撤退至羅霄山脈西北麓。

結語

三峽工程是中共強加給中華民族的巨大災難。時至今日,三峽或潰壩在即,滔天洪峰或不期而至。

面對空前的大洪水威脅,中共繼續搞信息過濾、輿論欺騙,不讓公眾全面了解實情。拜託諸位讀者一起來打破新聞封鎖,盡其所能將此路線圖告知湖南人。

願天助大家成功逃生自救!願天佑湖南人民!願天佑長江中下游五億人民!願天佑中華!

附錄一  湖南省若干城市海拔高程(公尺)

 

常德(市區或城區)  36

長沙(市區或城區)  44

岳陽(市區或城區)  51

衡陽(市區或城區) 100

永州(市區或城區)   174

大庸 * (市區或城區) 183

郴州(市區或城區)   184

漵浦(市區或城區)   204

邵陽(市區或城區) 249

芷江(市區或城區) 266

通道(市區或城區) 390

 

 

* 現名張家界(引者注)

 

資料來源:

西北師範學院地理系、地圖出版社:《中國自然地理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1984年,第121-122頁《華中地區》(圖幅)

 

 

 

附錄二  湖南省直轄各行政區域平均海拔高程(公尺)

 

湘潭市(轄區) 112.2

岳陽市(轄區) 131.3

衡陽市(轄區) 161.3

長沙市(轄區) 170.9

常德市(轄區) 187.7

益陽市(轄區) 203.6

株洲市(轄區) 308.7

婁底市(轄區) 350.6

永州市(轄區) 424.1

懷化市(轄區) 436.8

郴州市(轄區)    504.7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546.6

張家界市(轄區)  546.7

邵陽市(轄區)    558.3

 

 

資料來源:

嗶哩嗶哩:《湖南省各市平均海拔排名分佈,猜猜湖南第一高市是誰?》(視頻)bilibili(網站),上海,2020511日。

 

 

 

附錄三  湖南省水庫最高水壩排名

 

名稱

跨越河流

高度

全省排名

全國排名

類型

建成年份

東江大壩

  耒水

157

1

25

拱壩

1992

江埡大壩

  漊水

131

2

51

重力壩

2000

白雲大壩

  烏水河

120

3

62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

2006

鳳灘大壩

  酉水

112.5

4

75

拱式重力壩

1978

柘溪大壩

  資水

104

5

90

重力壩

1962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文章《中國最高水壩列表》。

 

該文章列出了截止2013年中國最高的95個水庫大壩,其中湖南省有以上5個大壩榜上有名(引者注)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宋征時來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719/147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