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財政破產:中共掘地三尺再割韭菜

作者:

美國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只有死亡和稅收是不可避免的」。這句話放在美國人身上合適,但放在中國人身上更合適。這些天,中國有一個行業的人,因為被徵稅的問題正在焦頭爛額,準備傾家蕩產,這個行業就是電商,而焦頭爛額的就是這些網店的店主了。

前幾天,天貓、淘寶、京東等這些網店裏的商家可以說徹底慌了,因為中國各地的稅務部門開展了突擊檢查,要求天貓、淘寶、京東等一些網上平台的網店商家,按照其銷售收入補稅。根據報道,北京稅務部門第一批已經通知了大約2000家店主,一次性按照支付寶的進賬額度補稅,而補稅數據甚至還追溯到了2017年,基本上就是要補繳三年的稅款。如果僅僅交稅啊,其實也倒無所謂,可為難的是,這些店家們吹的牛皮也要上稅,怎麼說呢?因為開網店的店主基本上都有一個潛規則,就是自己花錢請人來買自己店裏的東西,製造假的銷售記錄,製造一種自己的產品很好賣、很暢銷、被哄搶這樣一種感覺來營造人氣,這個行為就叫「刷單」。在大陸,只要做過淘寶、天貓的基本都知道,可以說現在有90%以上的店主,全部都是通過「刷單」來造假銷售記錄,不「刷單」的店主可以說非常少,也做不到。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真實的銷售數據和刷單之後的銷售數據差別就非常之大,而現在,稅務部門要求電商賣家按照「刷單」的銷量來補稅,這樣店主們所要繳的稅,就比按實際銷量計算出的稅額要高很多,所以這些天,網店店家補稅的消息就在朋友圈以及國內的一些自媒體上刷屏熱議。我看到網絡上一個武漢天貓店的店主發的一個帖子,說根據支付寶的數據,三年核算出來需要補稅高達多少呢?800萬人民幣,他「傾家蕩產」也交不起,這是他的原話。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國內網店商家火爆數年後終於成了韭菜2.0

中共官方這一徵稅行為基本上可以說是有預謀的。2019年1月1日《電商法》正式實行,將稅收問題納入了《電商法》的範疇,明確了稅收的範圍,納稅主體等等內容,基本上就是為現在的補稅在做準備,而且這一補就是要補三年的。其實大家認真想一下,如果按照法理的原則,法不溯及既往。2019年元月份出台的電商法,憑什麼要大家補2017年到2018年營業收入的稅?這很荒唐的,就是不合理,但在中國,你想和政府講理是沒有地方的。這個事情出來之後,網絡上就一片非議,都認為政府是在割韭菜。有的說這是韭菜熟了得開始割了,有的就說這哪是割韭菜,根本就是掘地三尺刮地皮,連韭菜的根兒都得刨掉。原來李克強總理號召大家擺攤兒,也是用心良苦,至少擺攤後不會秋後算賬。當然,有人認為是中國政府國庫空虛到了極致才會做出這種下三濫的、在蒼蠅腿上割肉、在蚊子肚子裏刮油這樣一件蠢事,非常噁心。現在工廠倒閉裁員,失業問題惡化,這個時候大家能有個飯碗、保證不失業、不給政府添麻煩,其實就不錯了,可中共政府居然還在想這種餿主意來徵稅,確實是非常招人恨的,那麼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的財政狀況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大廈將傾的地步。如果結合現在瘋狂的高速公路收費,或者是違章貼罰單,以及前段時間賣頭盔等事件來看,這個判斷基本上是在一步一步的被驗證,就是政府的財政要垮,徹底枯竭了。我們就來看一下最近中共官方公佈的一些財政數據,確實,這個財政惡化的速度是在加快。今年一到五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的收入累計是77600多億,同比下降多少?13.6%。就是公共預算的收入。其中前五個月,全國稅收的收入是66800多億元,同比下降了14.9%。作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來源的稅收收入,僅僅受到疫情加速蔓延的影響,酒店、餐飲、旅遊、交通等一些服務業都是斷崖式的下跌,加之國內的消費非常低迷,外貿出口被阻斷,稅收銳減14.9%也在情理之中。

剛才提到的是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的情況,現在我們看一下今年前五個月的非稅收收入情況。今年前五個月的非稅收收入是10800多億元,同比下降了4.9%。非稅收收入,主要是指一些行政性的收費,比如說高速收費,違章罰款,可能這部份的工作比較努力,所以收費的降幅只有4.9%,比稅收降幅足足少了10個百分點,算是比較好的。當然,政府收入除了稅收、收費之外,還有政府性基金的預算收入,其中主要就是政府賣地收入。一到五月份,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是23,600多億,同比下降了4.5%。一般公共預算的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兩塊加起來了,前五個月總共是十萬億的收入。前者大約佔了80%左右,這一塊收入下降了13.6%;後者佔了20%左右的權重,下跌了4.5%左右,所以根據兩者的權重綜合起來,下跌幅度至少是10%以上。在二月份三月份,這樣的跌幅都高達20%以上。五月份是有所收窄,但下跌的態勢還是沒有變。

貨幣和財政是國民經濟的兩個輪子,可以說是互為表裏,缺一不可。而財政收入的同比數據,2019年之前都是兩位數的增加,那現在不增反降,這對於之前就還不起利息的地方政府來說,完全是要命的。而這種稅收收入和非稅收收入同時下降的情況,在中國過去30年的歷史中還沒有出現過。當然,如果財政收入在下降的同時,財政支出下降得更快,那麼財政狀況還是可以維持下去的。所以,我們再看一下今年前五個月的財政支出有沒有大幅度的下降。今年1-5月份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是90200多億,同比下降2.9%。其中,城鄉、社區、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等部分的支出,降幅是最大的,達到了兩位數。而1-5月份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的支出是31,800億,同比增長了14.4%,所以兩者加權算下來,那1-5月份的財政支出其實是增加了1.5%左右。今年前五個月,整體財政收入是下降了10%以上,但是開支卻增加了1.5%,這完全是正在惡化的一個「剪刀差」,所以今年的財政狀況可以說是非常之差。根據彭博6月7日的報導,中國財政在2020年面臨着巨大困難,公共預算收支的缺口將達到7萬億。那麼不管是社保基金缺口還是稅收收入,非稅收收入的減少以及因為疫前導致的經濟刺激,公共衛生開支的增加都將成為這個缺口擴大的推動因素。缺口到底是不是7萬億,只有中國政府自己最清楚。前段時間李克強說,發行特別國債1萬億,同時財政赤字是1萬億,兩萬億一起是轉移給地方,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和救災工作。後來,就在全國範圍內發生了財政赤字貨幣化的一個大討論,其實真正的焦點就是央行要不要印鈔購買國債的問題。如果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直接由央行購買,基本上就回到了朱鎔基上世紀90年代初,讓央行獨立之前的一條老路,就是央行印鈔給政府花,國庫等同銀庫。財政部缺錢就找央行印,那麼沒有錨,沒有準線,最終就是一輪又一輪的惡性通脹。而這一次,央行還是佔了上風,最終財政部沒有找央行印錢來買國債,而是通過二級市場上來發行國債。中國前兩批特別國債,在6月18日已經發行成功,兩批國債的總面值加起來是1000億,分別是5年期和7年期品種。它的中標利率分別是2.41%和2.71%,這個利率還是比較高的。相對於正常的二級市場國債收益率低了13個點,那麼這樣的國債收益率,它導致其認購量的就不是特別火爆,因為相對於中國其他的收益的品種,它的利率不算高,所以7年認購量是2.76倍,這個比央行在香港發行的離岸央票要冷淡很多,發行當天,央行還進行了短期逆回購提供流動性這樣一個操作。那麼在財政收入下降、支出增加的情況下發行特別國債,它是彌補資金缺口,拯救地方經濟一個不得已的手段。國債的利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來共同承擔,但是我們對比一下來看,日本國債比GDP的佔比雖然達到了200%,但是10年期日本國債的收益率只有0.05%,這是非常低的。而中國國債佔GDP佔比雖然只有70%,比日本低了三分之二,但是要支付比日本高五十倍的利息才能正常運行,因為中國國債的發行利率都是2.7%,這個比起日本的0.05,高到不知哪兒去了。發行國債的利率高也成為限制中國國債發行規模化的一個瓶頸,但是,央行又不能繼續降息,因為中國是個儲蓄率比較高的國家。如果利率太低也沒人去存錢,甚至會大量的取錢,那麼銀行也撐不下去。在中國政府發行國債的同時,其實地方政府也沒有閒着,我們看到地方債也在加速發行。截止五月末,地方政府實際發行的專項債券21000多億元,完成了今年提前下達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的93.9%,大部分用於新、老基建工程。半年不到的時間,全年的債券發行額度全都用完了,今年極可能會繼續增加額度,否則它後面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目前,中國政府又在啟動2008年時舉債搞基建這樣一個老招老辦法,意圖非常明顯,就是用這種招數刺激經濟。這樣做目的,其實只是為了增加GDP的數字,為了GDP好看,而不是真正要去改善實體經濟。同時,這樣也增加了金融的風險,主要是債務違約的風險。

6月18日,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12屆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就表示,各國已經出台的財政金融刺激措施規模可以說史無前例,但它的邊際效應在逐步遞減。目前來看,疫情還可能在比較長的時間內與我們生活共存,一些國家還在醞釀進一步的刺激政策,建議大家三思後行,應當為今後預留適度的空間,中國不會搞大水灌漫。但是,我們只要仔細的看一看就會發現,中國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其大水灌漫的力度,一點都不比其他國家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一邊嘴巴上說不搞大水灌漫,其實身體是非常誠實的。

那麼除了超常規發行國債和地方債之外,財政見底的另外一個表現就體現在中國政府將對實體企業的救助責任開始甩鍋。甩給誰?甩給銀行。6月17日,中共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他要求中資銀行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的利率下行,來發放優惠的利率貸款,向各類企業讓利1.5萬億元,就是讓銀行給企業來讓利。那麼對於中小企業的困難,中國政府沒有象美國等其它一些國家,實施的實質的貨幣援助,而是將責任轉移到與經濟實體共生關係的銀行身上,那麼這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甩鍋推卸責任行為。政府的邏輯就是實體經濟不行,最終將傳導到金融體系中的,希望銀行通過一定程度的讓利,給企業提供成本較低的貸款與企業共度時艱。根據估算提出延期還本付息,優惠利率貸款等通過政策補貼實現讓利,銀行還要承擔的讓利規模,大概是1.2萬億元。那麼以2019年銀行1.99萬億元的利潤來計算,如果要讓利1.5萬億的話,基本上就要佔到銀行總利潤的70%,銀行要減少75%的利潤,這完全是要銀行的命。上萬億的金融讓利規模,引發了市場對銀行利潤收窄的擔憂。所以在6月18日開盤後,滬深銀行股就全線大跌,上證銀行股的指數一度下跌了1.2%。這就是銀行股對國常會精神的一個恐慌性反應。

其實中國商業銀行自身的問題也很多。近期銀行發生擠兌的事件,就說明中國銀行資產質量惡化,面臨着客戶信貸違約逾期等一些風險。如果在這個時候,按照李克強讓銀行向企業讓利1.5萬億這樣的計劃,那麼銀行的問題可能就會集中爆發,金融危機可能馬上就到了。所以這又是李克強地攤經濟後的一個昏招。那麼現在的情況是,中國財政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管是稅收還是非稅收的收入都在大幅度下降,而開支還在增加。不管是發行國債、地方債還是要銀行為實體企業讓利這樣一些辦法,幾乎都可以說走到了極限,沒有任何辦法。所以才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對電商的小店主徵稅,追繳三年的稅款,這完全就是一個末路瘋狂的行為,這畢竟是在蚊子腿上割肉,就算全部都收上來也撈不了幾個錢,對於中國財政也是杯水車薪。那麼地攤經濟熄火了,現在要把這些規模不小的電商就業人員都整垮的話,那麼中國的失業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火上澆油。現在違約潮、斷供潮可能隨時都會加速,那麼中國的各種社會問題都會到來。

這讓我就想起了2016年看到的一則新聞。當年全國招募的公務員中,稅務相關的公務員就佔了60%多,我就知道以後肯定要加強收稅。這批人培養了3、4年,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來查你的電商稅,而房產稅也正在徵收的路上,所以說中國政府確實是「眼光超前」,知道這些如狼似虎的稅務人員遲早會派上用場,所以在3、4年前就開始找了。按理說,現在經濟不景氣,那麼最應該壓縮的其實就是公務員,這些人的「三公」消費有多高啊!他們消耗財政資金是最多最瘋狂的一個群體,這些人最應該被裁員精簡,這才是壓縮財政開支、為財政減負的一個好辦法,但現在的情況是,公務員還在擴招。去年11月舉行筆試的2020年度的國考,計劃招錄是2.4萬人,相比於上年度1.45萬人的招聘計劃來說,增加了70%。從省考來看,目前已經啟動了2020年公務員招錄的省份,比如江蘇、上海、北京,他們的招錄規模都比去年有大幅度增加。今年,山東招錄公務員的規模從3047名增加到了7360名,翻倍都不止,而福建計劃招錄的是3724人,也比去年的2471人多,增幅達到了50%。此外,尚未正式啟動公務員招錄的,象湖北省已經明確2020年公務員招錄計劃也要增加20%,選調生的招錄計劃增加50%。

大家知道,湖北這一次財政虧損非常嚴重,在全國所有的省份是墊底的,在這種情況下還擴招20%,選調生擴招50%。大家看看,財政在大幅度惡化,這樣山窮水盡的時候,中央政府和地方省政府居然還在大規模擴招公務員,大家覺得主要招的都是一些什麼崗位的公務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覺得首先招的應該是稅務人員,幫助政府掘地三尺來斂財、撈錢、徵稅。其次,就是招聘維穩、警察人員來幫助維持社會的穩定,用暴力維持治安。那麼,財權和暴力可以說是政府最後必須的兩個工具,這事關他們政權的穩定。

前段時間,這個政權讓77個國家暫時停止還債,而就在前幾天,習近平又免除了非洲國家今年到期的所有債務,「寧贈友邦,不予家奴」,這就是他們七十年來一貫的策略。自己的民眾在大饑荒中餓死幾千萬,他們也會將糧食搜颳走,去支援國外的老朋友,這才是他們的本性,才符合他們的黨性,所以要收刮網店電商三年的稅收而免除七十多個國家的外債,他們一直都是這麼幹的。所以,如果指望中國政府最後會壓縮開支、節流減員過苦日子的想法都是幻想,就算財政破產了,政府也會變本加厲撈錢,加固稅務和暴力機器,掘地三尺,挖掘民脂民膏來維持政權的穩定。經濟越蕭條,稅務會越重,民眾受到的盤剝和壓力會越來越大!你不服你想反抗,對不起,招了那麼多的公務人員、警察,它們可以對付你打壓你。所以我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最黑暗的一段時間才剛剛開始。生活在中國的朋友們都要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 寧成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22/146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