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可樂爸爸老是催我給孩子買識字卡片。
他說,"同事家的孩子才4歲,就已經認識好幾百個字了,可我們家可樂認識的字都沒幾個,再不學就要輸在起跑線上了!"
但是,我堅定地告訴他,沒有必要這麼着急教孩子認字。
01
1968年,美國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情。
一個3歲的女孩,在幼兒園老師的教導下,認識了禮品盒"OPEN"上的第一個字母"O"。她的媽媽十分吃驚。
在那之前,女孩會把"O"說成是蘋果、太陽、足球等等,但自從被老師教過後,她只認為那是字母"O"。
為此,媽媽將這位老師告上了法庭,指責老師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
孩子在4歲以前,處於形象思維階段,主要使用的是右腦。但文字卻屬於抽象的符號,過早認字不僅無法讓孩子理解和吸收,還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其實,在我們給孩子讀一些繪本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發現,孩子往往對其中的圖片更感興趣,而不是文字。
父母如果超前地教孩子認字,會提前透支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02
或許有些父母認為,父母教得越多,孩子成長得越早。
但事實並非如此。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專家、耶魯大學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阿諾德·格塞爾博士指出:
從長遠角度來看,孩子從三歲、四歲、五歲、六歲甚至七歲開始認字,將來都沒有任何不同。孩子發育沒達到的時候,所有的超前教育,都是浪費時間。
他的這一結論,是從長期的實驗中得來的。
在時下的兒童教育中,存在着廣泛的焦慮和攀比之風。但是,家長們比較孩子的識字量時,卻忽略了一點:識字不是一個特別的技能,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認字。
不過,這並不代表4-6歲的孩子不能認字,而是家長不能用填鴨的方式,逼孩子認識大量的文字。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提出過"兒童敏感期"這一概念。不同孩子的識字敏感期有早有晚,一般會在4-7歲出現。
當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出現,有想要學習和認識文字的欲望後,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適度地帶領他們學習一些字。
03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裏,講過女兒圓圓的識字故事。
她從沒有給圓圓買過識字卡片,也沒有刻意教過圓圓認字,但是圓圓在剛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三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
為什麼尹建莉的女兒那麼厲害呢?原因主要是,她做到了以下兩點:
第一,她一直用"讀"的方式給孩子講故事。
在給圓圓讀書時,她從不把故事裏的內容轉化為口語,而是完全按照書上的內容讀給圓圓聽。
圓圓先是學會了複述書里的故事,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漸漸地開始對文字產生了興趣,將故事和文字聯繫到了一起,認識的字飛速增長。
這樣一來,孩子的認字過程會變得輕鬆有趣,水到渠成。
第二,她會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孩子一些實用的字。
在動物園的時候,尹建莉會帶着圓圓一起讀指示牌上的動物;在公眾場合,她會指着"禁止吸煙"的標牌告訴圓圓,這裏人多空氣不好,這個牌子告訴大家不要吸煙……
學以致用,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在和文字一次又一次的"親密接觸"中,圓圓不僅零零散散地認識了很多字,還明白了識字的好處,對認識新的字充滿了興趣和熱情。
最後,可樂媽想說,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才是最靠譜的教育方法。
父母千萬不要以孩子認識多少字,作為教育目標,而是要讓孩子在識字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