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魯迅史事三則盡顯真面目

作者:
歪曲事實真相、用謊言煽動世人以達自己的目的,是周樹人(魯迅)一生慣用的手法。「女師大風潮」是如此,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亦是如此。

(一)

周樟壽1881年9月出生於浙江紹興,後改名為周樹人,1919年始用筆名魯迅

1902年,時年21歲的周樹人被清政府江南督練公所用官費派赴日本留學。

1905年11月2日,在周樹人剛滿24歲時,日本政府文部省與清政府相互勾結,頒發了旨在壓制中國留日學生反清革命活動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其主要內容是:一、中國留學生的一切活動都要在清政府駐日公使和日本學堂登記,二、中國留學生給國內和給朋友寫信也都必須登記,三、中國留學生不准到別的地方住宿,只能住在留學生學校宿舍。等等。

日本學者永田圭介在《秋瑾——競雄女俠傳》一書中,根據日本報刊的歷史資料記載,整理並記錄下了《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頒佈後中國留學生即分為汪兆銘(精衛)、胡漢民的遵行派與秋瑾、宋教仁的抵制派兩大派別,革命文豪陳天華因抗議《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而蹈海自殺以明志,以及秋瑾、宋教仁組織追悼陳天華活動經過等情況。書中寫道:

「翌日(即1905年12月9日),留學生公推秋瑾為召集人,在留學生會館中的錦輝館召開陳天華追悼會。會上,她宣佈判處反對集體回國的周樹人(魯迅)和許壽裳等人『死刑』,還拔出隨身攜帶的日本刀大聲喝道:『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書中還特地引用了北岡正子在《魯迅——在日本這個異文化的國度中》一書中對秋瑾的讚譽:「這位女俠,不僅姿色動人,還言語爽快,令鬚眉黯然遜色。事情(指陳天華蹈海事)發生後,秋瑾帶頭四處奔走,在學生中做了大量的說服動員工作。在她身邊很快就集結了七八百名學生。她領導學生開展工作,不斷激勵學生堅持鬥爭。」

從以上簡潔的記述中不難看出,在對待清政府與日本政府聯手壓制中國留學生反清革命活動的問題上,自費留學的秋瑾與官費派出的周樹人、許壽裳等人之間必定發生過相當激烈的衝突。而這衝突及當眾被判死刑之辱也必定在具有鼠肚雞腸、睚眥必報品性的周樹人內心裏留下了刻骨印記。

陳天華追悼會後,秋瑾即回國從事反清革命活動,後不幸被捕。1907年7月15日被清政府砍殺在浙江紹興豎立着「古軒亭口」牌樓的大街上。這使周樹人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但對留學日本期間被秋瑾當眾宣判「死刑」印記始終不能釋懷的他還是在12年後的1919年4月借《新青年》的稿約寫下了小說《藥》,並使用「魯迅」的筆名在該刊發表。

按照以往被中共拔高神化了的說法,《藥》這篇小說是通過對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鎮壓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頌揚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的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貼近群眾的局限性。

但這種強貼革命標籤式的解說卻根本不被讀者們認同。因為通讀了《藥》之後人們的印象首先是小說敘事的艱澀和陰暗。其次是小說把華老栓夫婦、夏三爺、刑場圍觀的群眾、茶客等人物都刻劃成極其自私、迷信、無知、不敢抗爭、安於命運的一群醜陋國民。而這樣的描寫正反映出了作者周樹人(魯迅)對這些普通同胞的鄙視和厭惡。這與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普通老百姓由於他們辛勤勞動和窮困痛苦的生活,(在品德上)他們要比我們高尚好多倍,因此,我們的同行去尋找和描寫他們身上壞的東西,是很不好的。」論述恰恰背道而馳。再次,周樹人(魯迅)本人曾在一篇文字中大談給作品人物取名字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可知他在《藥》中為華老栓、夏三爺、茶客駝背五少爺、花白鬍子等所取的姓氏原來都是在進一步點明他筆下的醜陋形象原來都是「華」「夏」即中華民族「年老駝背」的子民。而作品將「健康」、「康泰」的「康」字作為清政府滿臉橫肉的劊子手的姓,又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仁」、「義」中的「義」字給清政府監獄的牢頭作姓、並加上一個形容貪婪財物的「紅眼睛」綽號,起到了既給清政府塗脂抹粉又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歸入腐朽清政府一類的作用。可見,《藥》這篇小說不僅是周樹人(魯迅)在恣意醜化普通民眾,且用華小栓和夏瑜的死亡為結局在詛咒「華」「夏」即中華民族從此再無後人,更是在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啐口水。周樹人(魯迅)對中華民族的攻訐辱罵可謂惡毒之極!

周樹人(魯迅)這篇報復曾被秋瑾當眾判處死刑的泄憤小說在1949年後長期堂而皇之地盤踞在中學課本里毒害青少年,直到前幾年終於被從教科書里剔除。

(二)

周樹人(魯迅)的感情生活異常豐富多彩。特別是在他四十歲到五十歲中間。據《魯迅年譜》記載,1906年周樹人26歲時從日本專程回紹興老家與朱安女士結婚。婚後即返日。

1922年前後,周樹人(魯迅)與其母其弟同住北京一院落,閒居無聊時,得知弟媳洗澡,特地前去偷窺。為此與其弟鬧得不太愉快,只好另外購房遷出與其弟分居。

1923年秋季,周樹人(魯迅)開始受聘於北京國立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任講師。在課堂上認識了女學生許廣平(景宋)並開始來往書信。魯迅時年43歲,許廣平時年25歲,兩人年齡相差18歲。1924年,周樹人(魯迅)44歲時與許廣平(景宋)的書信往來頻繁了起來,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裏,這種異性師生頻繁的書信來往,特別是同城同校異性師生頻繁的書信來往,是不被人們認可的。但是,自1919年國門大開後,西方種種如無政府主義、浪漫主義等等與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相悖的「新思潮」競相湧入,首先被一部份新式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學子所接受,廢除婚姻與家庭的無家庭主義在以否定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為要務的「五四」時期成為時尚潮流。如1920年上海《民國日報》副刊開展過的「廢婚」論辯,如當時社會上「去家廢婚」「打倒廉恥」「杯水戀愛」口號的盛行等等都是明證。因此,周樹人(魯迅)與許廣平的書信往來甚至還得到了一些激進女學生如劉和珍等的認同。

1925年,時任北京女師大校長的楊蔭榆,一位先後就學於日本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和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知識女性,對這種「新潮」極不以為然,便加強了對本校女學生們反傳統道德行為舉止的管束。她對時年45歲且已有妻室的周樹人(魯迅)與許廣平的師生畸戀尤為反對,下令開除了不守校規的許廣平、劉和珍等6名學生。這當然被正在狂熱畸戀中的周樹人(魯迅)與許廣平視為「封建衛道士」而憤起反抗,於是周、許這對畸戀之人便煽動不明就裏的師生和社會民眾發動了一場長達十個月之久驅逐楊蔭榆校長的「女師大風潮」。因這場風潮鬧得實在太大,當時段祺瑞政府為息事寧人,便以妥協態度承認女師大和周樹人(魯迅)為分裂女師大而成立的女子大學兩校同時存在,並撤銷了楊蔭榆的女師大校長職務。楊蔭榆擔着被周樹人(魯迅)誹謗強加的惡名回到家鄉江蘇蘇州,一直鬱郁不得志。1938年因出面阻止日本侵略軍強姦民女,被日軍射殺。

在與許廣平打得火熱的同時,也兼任着北京大學講師的周樹人(魯迅)在北大授課時與同事馬裕藻的女兒馬珏結識,馬珏比與周樹人(魯迅)師生畸戀的許廣平還要年輕。於是周、馬二人也就開始了書信來往。周樹人(魯迅)對馬珏的來信很是上心,並在日記中認真記錄道:「夜,得馬珏小姐書。」並將自己每種新出版的書一一贈予馬珏。後來馬珏赴天津結婚,周樹人(魯迅)得知後悵悵地說:「那麼,就不贈書了罷。」

1927年,周樹人(魯迅)正式與許廣平同居。但直到許廣平懷孕後,周樹人(魯迅)才把與許廣平同居的事告訴給自己的母親。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06/146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