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習慣性拖延,是一個人廢掉的標誌!

自從有人發明了「拖延症」一詞後,許多人便自詡自己也是拖延患者之一。每當這些人當中自嘲自己的病症時,往往並沒感到愧疚或難堪,反而覺得自己得的是某種「高貴的疾病」。

於是,拖延帶來的負罪感大大降低,人們甚至把拖延症當做自己失敗的理由以尋求心理安慰,最後,終於心安理得的廢掉了自己。

而習慣性拖延,正是一個人開始廢掉的標誌。

在大學時,我發現但凡稱得上「優秀」的同學,都有一個特質:行動力極強。

很多時候,他們並不見得比其他同學聰明,甚至有些「軸」,但是只要他們在某個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或者樹立了一個目標,比如健身、考研、學GRE、做科研,那麼當天晚上就會開始着手準備,第二天就正式開始自己的計劃。

如果有問題,就立馬想辦法解決:沒有書就馬上下單買書,聯繫不到老師就馬上找人幫忙,記不住自己的計劃就定幾個鬧鐘不斷提醒自己。

而另外一些人,往往是「開了個好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最擅長的是把計劃做得非常完備,仿佛把計劃做好了,就可以靠着自己的腦補和想像把事情辦完。

然而等到真正應該實施計劃的那一天,便開始了無止境的拖延:

今天是有個聚餐,所以不能去健身了;

明天是追的劇更新了,第二天背單詞也是可以的。

久而久之,再完美的計劃、再好的目標,也被這些十分合理的理由給淹沒了。

更可怕的是,那種當初樹立一個目標時產生的「無比激動的興奮勁兒」也被磨滅掉了。這種興奮勁兒哪怕在年輕時,也是極其有限的,多消磨幾次,人就習慣了妥協和拖延了,就再也提不起勁兒去夢想了。

換句話說,這就是廢掉的表現。

現在的人都很聰明,我們在各種社交網絡、新聞媒體上接收了雞湯和焦慮感,好像一件事情怎麼想都有道理。

我放棄一個決定,是我「看開了」的表現;

我選擇逃避,是因為我敢於直面自身的軟弱;

我不斷的拖延,並自嘲道「哈哈哈哈哈我簡直是個廢人了」。反正微博營銷號都這麼轉,我好有共鳴啊,算了今晚繼續追劇吧。

去TM的計劃,去TM的奮鬥。

所以在今天這個社會,一個人要想廢掉太容易了。

在知乎和微博上,人們瀏覽最多的帖子不是正能量的努力和奮鬥,反而是自我安慰的心靈雞湯。很多人專挑「別人講述自己廢掉經歷」的故事看,因為看着別人不如意,還可以緩解自身的焦慮。

大家都一樣懶,一樣爛,我也不算最差的了。真好。

說了這麼多,怎麼解決呢?

一定要在心底里戒掉拖延的習慣,正視自身的弱點,不要試圖對自己進行心理安慰,不要試圖合理化自己的懶惰,該行動就行動起來。

一輛車要跑起來,最難的是剛開始的階段,只要車動起來了,你就會發現,很多事並沒想像的那麼難。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簡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29/144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