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朱兆基:中國正在壯大核武 建立大國地位

作者:
特朗普上台後,中國在核裁軍上的有利道義態勢也逐步吃緊。不管中國指責美國大搞「垂直核擴散」,「破壞國際戰略穩定」,還是「削弱戰略互信」和「激化對抗」,特朗普根本不在意,不光退出《中導條約》,還直接以中國為假想敵,準備用部署到第一島鏈的中程導彈回擊中國的局部導彈優勢;不光重申從未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還批准開發低當量或可控當量核武器,直接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

新疆羅布泊沙漠

4月17日,《華爾街日報》刊文稱,美國國務院即將公佈的關於《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的履約評估報告認為,中國可能準備秘密進行低當量核試驗。這顯然是違反該條約的,但該報告也只是擔憂,因為依據只有衛星照片顯示的羅布泊試驗場,有挖掘活動;另一個疑點是,近年CTBT組織設在中國境內的監測站數據傳輸受到干擾。

先了解一下專業背景。199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CTBT雖然已有184個成員國簽字並有168國批准,但其生效需要特定的44國批准。其中,中、美、埃及、以色列伊朗至今未批准,而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根本就沒有簽署。只是為此成立的履約組織已在全球建設核試驗監測網,至少五個核大國也暫停了包括地下在內的核試驗。

核禁試條件下,檢驗庫存核武器和發展新型號仍可通過計算機模擬,結合併不引發核爆炸的亞臨界試驗來滿足。亞臨界試驗並不違約,各大國都做,只是美國截止2019年5月24日只進行了29次,特朗普任內只有兩次,計劃2020財年開始增至每年兩次。中國呢?據2018年5月28日香港南華早報》報道,中國相關研究機構發佈的文件承認,僅2014年9月到2018年12月就進行了約200次「模擬核爆炸」的「實驗室試驗」,而美國2003年至2017年共進行150次。此文雖然將這種試驗也描述為採用輕氣炮轟擊武器級核材料,但從亞臨界試驗次數的其他數據看,明顯標準混亂。更蹊蹺的是,儘管中國專家在《環球時報》上表示,《南華》的數據太誇張,但從專家到媒體竟無人找到這份「文件」。

既然亞臨界試驗是合法且各國都有的,加上中國歷史上在真正的核試驗方面,以45次遠遠落後於美蘇的上千次,不管哪方面都有動機奮起直追。中國顯然也不會在美國之前批准CTBT,因而令美國擔憂的中國羅布泊施工,完全可能涉及真正的(地下)核試驗;即使只為施壓而虛晃一槍,也是驚人之舉。

在核軍控問題上,中國的確佔盡道義高地。不要說當初發展核武器就被塑造為「被迫自衛」,現在面對美國強大得多的核力量,中國在核裁軍上歷來更有話說——核武最多的兩家先裁,再來說我;你們裁了,還是比我多太多;我就這麼點家當,你還搞反導給我削弱了,所以美國不放棄反導,我就不會搭理你。

中國為發展核武不停製造輿論攻勢

道義在手,在對外宣傳時,中國從來一面指責美國不批准CTBT,一面多數時候避談中國也沒批准;一面強調亞臨界試驗安全隱蔽,便於美國掩人耳目,一面絕口不提中國在羅布泊幹什麼,哪怕就在CTBT組織官網上提到的研究核試驗對新疆人健康後果的學者,也從來得不到入境許可;一面揭露美國的亞臨界試驗實則是為「維持核威懾能力優勢,為未來提升核武能力做準備」,「危險遊戲容易激化對抗」,一面避談中國在維持和提升上的強烈願望。

然而中國需要力避與美國展開全面軍備競賽,對此,即使每每扼腕於蘇共亡黨的習近平也是清楚的。因而冷戰結束至今,中國儘管不斷威脅並實施了在核武器數量、質量上的「適當反應」,仍未能阻止美國的反導進展。

不拘陳規的特朗普上台後,中國在核裁軍上的有利道義態勢也逐步吃緊。不管中國指責美國大搞「垂直核擴散」,「破壞國際戰略穩定」,還是「削弱戰略互信」和「激化對抗」,特朗普根本不在意,不光退出《中導條約》,還直接以中國為假想敵,準備用部署到第一島鏈的中程導彈回擊中國的局部導彈優勢;不光重申從未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還批准開發低當量或可控當量核武器,直接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

目前,國際社會對美國續簽即將到期的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以維持國際軍控成果不無壓力。中國對這種壓力長期寄予厚望,可是美國只要稍微升級軍備競賽,不要說以俄羅斯的現狀很難跟進,就是時常象這次核試驗準備一樣悄然暗中示強的中國,其實也捉襟見肘。不過特朗普並未真正升級競賽,而是提出將美俄雙邊軍控條約擴展為包括中國的三邊或更大。

由於美俄已通過兩輪條約大大削減了核武庫,特別是根本無力與美國保持核均勢的俄羅斯暗中迫切希望在與美國達成新交易的同時,壓住中國核武的數量質量,特朗普此舉給長期在國際軍控領域以第三方、弱勢和道義姿態怡然自得的中國,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中國核武實力較美、俄弱只能虛張聲勢

中國被質疑2019年在新疆羅布泊核武試驗場進行低當量核試爆。圖為1995年8月中國進行第43次核試爆。(視頻截圖)

要知道,中國在軍控方面地位之逍遙,連公佈自己核武器數量的壓力也長期得以豁免。中國的道理就是要用這種不確定來確保核威懾力。但在軍控舞台,這絕對是不公平也不能被談判對手(包括五大國中其他四國)接受的。實際上,即使從自身核戰略的角度,中國既然要保持有限核力量在反導等壓力下的有效威懾,還要增強急需的大國戰略互信,緩解國際上已越描越黑的「中國威脅論」,勢必要公開拿出一個核力量怎樣才算合理足夠的標準來。而目前這個標準同核武數量一樣,在中國學術界也是談論禁區。

當然,世界大多數中小國家普遍認同無核世界,反核和平運動聲勢浩大。但一來美國即使獨佔巨大的核優勢,該國同時也是世界現有國際秩序和安全框架的基石,也沒有以核武器欺負過弱小國家;二來中國在軍控領域長期連基本的透明度和裁減意願也沒有,同樣面臨反核力量的抨擊。

何況,美國國內尚有強大的民間反核力量,恰恰是民族主義歇斯底里的中國國內對本國核武器不僅視若命根,還強烈支持本國核擴軍和爭霸。所謂的核軍控學術界也從無獨立地位,基本由本國核武研製和使用機構主導,對本國核力量和戰略沒有任何機會反思,只是在國際上充當應付軍控壓力的擋箭牌。

當前,中國仍有機會。美國將中國拉入核裁軍的意圖如果只是眼高手低,中國只需以將反導納入談判為條件,否則連透明度也別想,即可拖入「循序漸進」的僵局。但在中美全面戰略對抗的趨勢下,中國遲早仍要面對棘手問題:中國核力量顯然已不僅是保障自身不受核攻擊的自衛手段,它也成了大國地位、執政黨豐功偉績和政治魅力的支柱,並與國際規則秩序及其主導權的爭奪,與意識形態對抗息息相關。這種情況下,中國核力量正當性和合理水平的探討還能理性展開嗎?在策略上,中國內部對伊朗不得擁核也憤憤不平,對朝鮮強行擁核又不敢非議,對心懷鬼胎的俄羅斯更是強行求歡進行核合作,那麼,中國能在核軍備競賽上代表各路「反美豪傑」火中取栗嗎?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24/144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