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中醫?值得珍藏!

為什麼院校式的中醫教育培養出的人才,比不上過去自學的老中醫?目前中醫的發展關鍵是外在的因素還是學術本身的原因?如何培養成精通臨床的中醫?

多年來帶着眾多的問題我一直在尋找答案,借工作的機緣,我接觸了較多的老中醫和國內著名中醫院校的教學專家,結合自己的體悟認識到:只有真正認識什麼是中醫,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1、真正的中醫,首先必須終止「中醫是否科學」的探索。

進入中醫院校的大學生多少都有一些解剖學知識,當學到「心主神志」、「凡十一髒取決於膽」等概念時,第一問題考慮的是中醫不科學,明明心臟是「血泵」,腦才是思維器官,而膽更是手術切了也沒事,後天之本的脾胃切了也不死人,中醫豈不是太落後了?

其實西方醫學傳到中國也就是幾百年的時間,最不科學的是當時翻譯西醫學的人,把「heart」翻譯成「心」時,就把中醫概念的內涵偷換了,再用偷換了的心肝脾肺腎的概念來衡量中醫,當這些概念成為科學的標準時,中醫就成為不科學的範疇

第一印象是不科學,學會以後發現中醫是有價值的,再抱着決心去證明他是科學的,中醫學的研究發展目前就是走上了這一條路,實際是浪費了巨大的精力,走錯了道路。這是院校教育與古代中醫學習的差別之一。

科學(Science)這二個字源於西方,基於西方文化體系而來的這個名詞,狹義的僅指基於科學方法而來的知識。科學方法包括若干的基本準則,如依賴精確測量的數量原則;可以重複驗證的機械性原則等。

中醫不屬於這個範圍,中醫理解人體和治療疾病所使用的並不是現代定義的科學方法,如中醫對人體的認識是內證式的,解剖學的精確並不能證明經絡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這一理論之上的針灸卻在實踐中證明是有效的。老中醫蒲輔周治好了167例乙型腦炎卻是用了98個不同的處方,也不符合科學的可重複性原則。

「科學主義」錯誤的認為萬事萬物都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加以認識,在科學尚且不能解釋的領域,它成為了「科學殖民者」,一切與現代科學不相兼容的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如以中醫為代表的東方傳統文化,都受到打壓被冠以「不科學」、「偽科學」之名,只有真正明確中醫不是科學,是非科學,但它是「科學的」,拋開證實中醫是科學的妄念,才能入中醫之門。

認清中醫是獨立於現代西方科學體系之外的一種認知體系,真正學會了運用中醫理法方藥去治療疾病,才能紮根於中醫,這時再去研究中醫、發展中醫,才是正確的道路。

2、什麼是古中醫學?

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以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理論為指導,解決人民身心健康需求,開展養生、疾病治療、康復等活動的民族醫學,就是古中醫學。

傳統文化的內涵很廣,比如「氣」「陰陽」「五行」「六氣」「二十四節氣」「八卦」眾多名詞是西方沒有的,對世界的認知,「氣一元論」認為宇宙萬物一氣所化生,聚則成形,散則化氣;對人體的認識如「形神一體觀」「天人一體觀」都是傳統文化的內容,古中醫學正是在這一樸素的唯物觀的基礎上認知世界,這是中醫的世界觀,而西方科學和西方醫學的概念是不能包括這些內容的。

從中醫角度看,人體像一個磁鐵,人既有有形的鐵分子,還有無形的磁場,而西方醫學的角度過多的是認識有形的部分,認識不到無形(如經絡、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更談不上系統的將人的情緒與人體臟腑的對應研究。

回歸古中醫學,就是要全面地系統地繼承,提到肝不僅是想到肝臟這一個器官,而是想到五行的木、春天、厥陰、風、東方、怒、巽卦、青色、經絡循行的部位,筋,肝藏血,肝藏魂等等;看到人體,不僅僅是想到有形的人體,更要想到人是一團氣,是氣的固態存在方式,辨證就是「據有形以斷無形」。

強調古中醫學,有三重含義,一是突出對經典的認可,《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針灸甲乙經》、《易經》、《道德經》以及《傷寒論》、《諸病源候論》等隋唐以前中醫經典、儒道的經典,是學好古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二是強調對古代傳統文化的繼承,中醫學的承傳與發展,關鍵在於繼承,沒有真正明白什麼是中醫學,妄談創新,只能毀滅中醫。熱心於消滅中醫的沒有一個是在臨床上真正的掌握中醫的,以現代科學的眼光衡量中醫,就像是以數學的標準衡量語文,那些意境深遠的形容詞,全成了不準確的典範。要走入中醫之門,首先要避免去研究證明中醫是一門科學,古中醫學強調繼承,也是要扭轉這一錯誤方向。

三是不承認中西醫結合歸屬於中醫學術體系,也不承認中西醫結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一門學科有它建立的哲學基礎,有它對世界的最根本的看法,中醫學與西醫學的世界觀是完全不同的,而中西醫結合呢,它沒有這樣一個對世界的根本的認識,所以它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中西醫結合是有利於醫學的發展的,其成果屬於中醫理論體系就歸為中醫研究,屬於西方醫學體系就歸為西醫研究,只有如此才有利於中醫的發展。否則類似於把中草藥提純成為西藥,也用中醫的經費,中醫的人,佔據中醫的資源,反使真正的中醫研究得不到支持,中醫學術的發展必然受到制約。

強調古中醫學,就是要走中醫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是以中醫為主,不斷吸納現代科技成果為我所用的道路,而不是僅僅把自己當作一個寶藏,被西醫不斷的挖走的局面。

3、重新認識中藥。

中藥起到治療作用的因素是什麼?是藥物具有的四氣五味,使它具備了調節人體狀態的功能,這是中醫的理,不是因為它含有什麼有效成份。

另一個要明確什麼是中藥。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用於治療預防疾病的物質。這個概念在當今很容易混淆,比如果導片、白開水、青蒿素哪一個是中藥?有一個故事,在兒科有一小兒高燒不退,用了各種抗生素無效,請中醫會診,中醫診為陽明腑實證,應當馬上急下存陰,果導片一片,大便一通高燒也就退了。在這裏再問果導片是中藥嗎?它是不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用於治療疾病的物質呢?是!在這裏果導片就是中藥。

在《本草綱目》中,僅是水就分了十多種,有雨水、雪水、井水、露水,當然也有白開水,他們都是中藥,現代醫院裏的生理鹽水,葡萄糖水只要我們能以中醫理論用於臨床,它們都能變成中藥。青蒿素,是一些中醫引為驕傲舉世注目的成果,但是儘管它是中醫的成果,卻是西藥一類藥,為什麼呢,它是以西醫理論為指導應用於臨床的,西方許多的植物藥也是一樣,並是不看它表面是植物就是中藥,關鍵看是以什麼樣的理論為指導的藥物。

有一些概念,往往受日常觀念的影響,中藥這個名詞就是如此,中藥房西藥房、中藥處方西藥處方、中藥劑型西藥劑型,這些日常的概念都在影響我們對中醫的學習。

4、關於《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是由彭子益先生所著,他曾任清太醫院醫師,清亡後受山西督軍閻錫山之邀南下山西,開始了中醫學的醫療、教學活動。他所處的時代是中華民族遭西方文化侵略、傳統文化受到質疑,中醫面臨生死存廢的年代,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中,為傳承古中醫正統,從中醫教育入手,在山西、江蘇、雲南、四川、湖南、廣西等地,辦學、講學、治療疾病,先後經31次的修訂,完成了《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並在戰亂的年代,培養了一代真正的中醫。

更重要的是,他的學術思想體系,秉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延續了古中醫學的傳承,他是當之無愧的「中醫復興之父」。今天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時代,中華醫學是傳統文化復興的排頭兵,重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對真正中醫學術的復興有着重大的意義。

我國著名的以中醫藥治療急危重症的李可老中醫,以親身的實踐證明了這本書的價值,這本書上承內經要旨、仲景心法,以醫易河圖中氣升降之理,串解中醫經典之奧秘,猶如皰丁解牛,悉中肯綮。全書沒有引用一句經文,而是跳出條文的圈子,避繁就簡,由博返約,採取抽絲剝繭的方法,以通俗暢曉的語言,從頭緒紛繁的古醫經中,理出了科學的中醫系統,而且一線貫穿於辨證論治、理法方藥的各個環節。

彭氏強調「中氣」的作用,「中氣者,脾胃二經中間之氣也。」河圖之理以土居中,上下左右,無土不成。故內經之理,仲景之學,獨重中氣。土為萬物之母,在人身為後天之本,生命之根。故五臟六腑以脾胃為核心,十二經氣機升降變化,以中氣為軸心。五行學說,不是簡單的生克平列圖,而是「土為中心」論。正是《內經》「五臟皆秉氣於胃」的具體化。

一切外感、內傷,無非中氣受損,升降乖亂。升者不升,逆生下陷諸病;降者不降,遂生上逆諸病。各經之病,無非虛實寒熱;治病之法,無非補瀉溫清。而虛實寒熱之病,無非升者不升,降者不降;補瀉溫清之法,無非逆者降之,陷者升之,復其升降之常而已。但經氣如輪,中氣如軸,中氣乃經氣之根本。升降上下左右之經氣,須先照顧中氣。如輕病轉重,必是中氣為醫治傷;重病致死,必是中氣為醫治脫;輕病不醫自愈,必是中氣自然復元;大病治癒,必是中氣為醫藥恢復。所以,治病便是治中氣!

古人釋河圖之理,引經據典,力求深奧,反使原義隱晦,使人如入雲霧。彭氏撥開雲霧,開門見山,以寥寥千餘字便把河圖之理、中氣升降致病之根源、見證、演變,以及內、難、傷寒、金匱之理,洞察病機之法,正邪進退之勢,結合人體生理、病理、治則、方藥諸方面的具體運用,講的頭頭是道,啟悟後學非淺。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作為教材不同於以往的中醫古籍,而且是最接近現代的民國時期著作,一方面是循序漸進地從傳統文化入手,引導學者步入中醫之門,一方面在文法上接近現代閱讀習慣,十分有利於學習真正的傳統中醫知識,這本書不像現在高等院校教材教給學生的是名詞概念,而是在反覆的講述過程中使學者形成一種觀念,而這種觀念正是當今院校畢業學生所不俱備的,它是進行辨證論治思維過程的核心,是中醫的靈魂!

我一直認為中醫的經典是一棵有生命力的大樹,而現代的教材只是從這棵樹上取下的枯枝,堆積的再多,如果沒有中醫的靈魂,在臨床上就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這也是現代中醫教育的失敗。李可老師常講,學好古中醫要「洗腦」,所謂的「洗腦」我想就是形成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觀念。

是否能精通深入一門學科,首要的是要明白確立這門學科的世界觀是什麼,而在西方文化影響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年青一代,形成氣一元論、形神一體觀的觀念靠現有的院校教材是難以做到的,西方醫學名詞的攙入,更是混亂了中醫的思維,而扭轉這一危局,給予一個明確的方向的,我想《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是最恰當的。

正如書中講到:「言脾胃必稱脾土胃土者。因脾胃秉造化之土氣而生。脾胃病濕,因土氣為濕也。脾胃病寒、因土氣根於相火、相火少故中土寒也。中土運動是為升降。脾胃秉土氣,故脾經病則不升,胃經病則不降。如只言脾胃的肉質,則濕寒升降、皆無根由矣。」文中處處句句傳達的是天人一體的觀念,而一個熟背天人一體名詞而不明二十四節氣內涵的中醫學生,又如何能成為真正的中醫呢?因此這本書對當今學好中醫,提高中醫診治疾病的療效真是太重要了。

「最不科學的是當時翻譯西醫學的人」這句話太重要了!「其實西方醫學傳到中國也就是幾百年的時間,最不科學的是當時翻譯西醫學的人,把'heart'翻譯成'心'時,就把中醫概念的內涵偷換了,再用偷換了的心肝脾肺腎的概念來衡量中醫,當這些概念成為科學的標準時,中醫就成為不科學的範疇。」

西方醫學名詞的攙入,更是混亂了中醫的思維,《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針灸甲乙經》、《易經》、《道德經》以及《傷寒論》、《諸病源候論》等中醫經典、儒道的經典,是學好古中醫學的理論基礎。科學的標準是就目前的水平看,仍是相對正確的,僅就眾所周之的「氣功、經絡、穴位」問題就足以證明所謂的科學僅僅是相對而已。

那麼,以相對的正確的標準,霸道地要去證明別人的正確,這就是學術上的殖民統治。傳統的中華醫學、就其科學性而言,也是相對的,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最最重要事實:中醫藥的理論、臨床結果、是經過數千年不斷由實踐證明、修正發展而來的,儘管過去、現在、甚至將來,我們還將不斷去這樣證明、修正、發展他,但目前也是相對而言,他是等同於所謂的科學的西醫的理論實踐體系,有句話叫做「時間能證明一切」。

單就這點而言,中醫接受檢驗的時間則遠遠地要「科學」於西醫,當然我們不會用中醫的標準去衡量西醫是否科學,但是我們也不能被「西醫」強姦了,儘管他們和我們是同等的人,可悲的是,近百年來,中醫確實被西醫猥褻了,而且是在自己家裏、在家人的眾目睽睽之下被猥褻了,炎黃子孫們,你們不痛心嗎?!還要繼續接受這種霸道的殖民統治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張建福大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13/143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