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糧食危機迫在眉睫 網曝官方密令黨員屯糧 中國多地爆搶米潮

中國多地爆搶米潮(網絡圖片)

中共病毒」肆虐全球,多國高度警惕,紛紛禁止糧食出口以保本國糧食安全,已經影響中國。日前中國多地爆發搶米潮。當局緊急「闢謠」稱「庫存充足」,不過網上同期曝光一份官方文件顯示當局正在加緊動員「黨員幹部屯糧」。

據網友在推特發佈的視頻顯示:3月31日,湖北黃石市民瘋搶大米、食用油,有人一次性買走四五桶油、五六袋大米,糧油區的米倉已經見底。沃爾瑪超市採取限購措施,憑小票只能購買一袋米。

湖北省黃岡、宜昌、鄂州等地也出現恐慌性搶購糧油食品的風潮。有網友推特爆料,「湖北省鄂州市,米油麵,強制關門不讓賣。請高人指點,這說明啥?」該網友也轉發了一段來自當地的視頻,畫面顯示,街道上所有的糧油店都關門停售。

其中鄂州、黃岡等地緊急發佈「緊急闢謠」,強調該市的糧油「庫存充足」,呼籲民眾「千萬不要跟風搶購糧油」。

重慶市民中也都流傳着糧食要短缺的消息,互相提醒由於受「中共病毒」疫情影響很多國家糧食不出口了,為防萬一要多屯一些。

重慶當局4月1日也緊急闢謠稱,「總體上來看,重慶的糧油生產正常、儲備充足……」

在甘肅省蘭州亦出現市民搶購米麵現象,並且蔓延到了平涼市。在該省臨夏自治州,網傳視頻顯示,3月28日前後,有部分市民扎堆前去超市、糧油店購買米麵糧油。

3月29日,臨夏自治州網信辦微信公眾號「臨夏發佈」緊急發文稱,當地米麵油市場備貨充足,價格平穩,廣大市民應理性購買,不必刻意囤積。

但網上傳出一份來自臨夏州委發佈的「對糧食安全作出部署」的加注「秘密」的文件,曝光了相反的信息。

4月1日傳出的這份文件顯示,「3月17日,臨夏州委召開專題會議,就糧食安全工作進行專題安排部署。」其中提及,州委州政府和各縣市要「通過多種渠道千方百計調運儲備糧食、牛羊肉、油鹽等各類生活物資」,同時要「引導動員群眾自覺存糧,確保每戶儲備3至6個月糧食,以備不時之需」。文件標註日期為2020年3月28日。

「路德時評」評論指出,這份標明「秘密」的文件,雖然內容寫着要「引導群眾存糧」,但其實信息僅限於黨員幹部小圈子內,「黨員幹部屯糧至少3-6個月」,「這些黨員幹部覺得自己有情報,3月底就知道屯糧了」。其實他們提前囤積物資,也是為以後出手高價倒賣。

針對各地搶米麵潮,中共官媒紛紛引述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的說法「闢謠」稱,中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

不過,有網友留言中揭示了危機:「糧荒快來了,新疆的戰備糧都被運到 大陸,有些地區旱災,還有神的蝗災在路上,……」「中國糧食不能自給自足,而且是最大的糧食進口國。現在很多國家禁止糧食出口了。中國可能很快遭遇糧荒,回到配給制,所以大家都在囤糧。」

綜合媒體報導,自「中共肺炎」在中國爆發後,迅速擴散全球,多國紛紛禁止糧食出口以保本國糧食安全。例如,越南宣佈自3月24日起將禁止出口大米,越南是僅次於印度和泰國的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也是中國最大的大米進口國。

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國泰國當前雖並未明確限制大米出口,不過之前傳出相關消息,這兩個國家大米的價格,僅在一個月內就上漲了10%。

中國的第三大大米進口國巴基斯坦和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都遭遇蝗蟲災,預計將嚴重影響印巴兩國今年的糧食產量。

2012年,中國大米進口量超越尼日利亞,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佔全球大米進口總量的比重超過10%,越南、泰國、巴基斯坦為中國三大大米進口國。

吉爾吉斯斯坦也宣佈禁止6個月內出口11種商品,其中包括糧食;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胡蘿蔔等農產品;俄羅斯考慮限制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的出口量;塞爾維亞則已停止葵花籽油等貨品出口;馬來西亞也相繼出台有關糧食出口的限制等。

新浪財經3月27日社論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其中近80%是大豆,高度依賴美國、巴西及阿根廷等國,外界因此判斷,中國的糧食危機問題已迫在眉睫。

另外,億萬沙漠蝗蟲大軍已逼近中國邊境,「糧食殺手」草地貪夜蛾又提前入侵中國,中國田地也面臨嚴重威脅。再加上去年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大洪水,北方遭遇旱情,可以說今年糧食收成必受打擊。

中共水利部也曾表示,要做好超標準洪水防禦預案,糧食收成不容樂觀。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岳文驍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02/143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