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推行社交距離一公尺 口號:「愛有多深距離有多遠」

作者:

陳時中宣佈台灣社交距離要保持一公尺。(疾管署提供)

台灣的確診病例突破三百大關,不過,八成六的確診病例來自「境外移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31日宣佈,台灣開始推行保持一公尺社交距離,如果發生極端狀況研擬開罰。不過,記者實測大眾運輸系統,不管是乘客座還是站位乘客,很難保持一公尺距離。陳時中建議,這種情況就要戴上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1日公佈,台灣新增16個確診病例,其中14例為境外移入,2例為本土案例。累計台灣的確診病例達到322例,其中,境外移入病例為276例、佔比約為八成六(85.7%),本土病例僅占不到一成五(46例)。

指揮官陳時中在例行疫情記者會呼籲民眾保持1公尺社交距離。初步規劃,在非特定場所,室外的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如果特殊狀況無法達到,要戴口罩或使用隔板。但詳細的指引,有待開會定案。

陳時中:「目前口罩量能足,民眾自律上可以做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在推動一陣子後,如果還發生極端狀況,就會研議開罰。現階段是相對軟性,希望大家能自律、互相配合,在台灣高水準國民狀況,目前配合情況都蠻好的。」

陳時中還開玩笑說,參加記者會的記者位置都保持適當距離,但是,上面參加記者會的官員社交距離不足,從明天起要做些調配,要不然就要輪流戴口罩。

新加坡在26日曾宣佈,如果民眾沒有遵守保持1公尺的社交距離,最高將處以1萬星元(約7005美元)的罰款,或處以六個月刑期。

台北捷運乘客幾乎都配戴口罩。(記者黃春梅攝)Photo: RFA

陳時中指出,在集會場所規定下來後,很多夜店也都停業,相信日後要推動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也可自律。但若特定情況發生,就會采剛性措施,會有相對的處分。

在指揮中心宣佈保持1公尺的社交距離後,有醫師看診很幽默地自製「相見1公尺外」手板,還有醫院已經把候診區座位做了挪移,讓看病的病人能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捷運、高鐵難保持1公尺距離陳時中建議戴口罩

而記者實際搭乘台北捷運測試,非尖峰時段,乘客座位坐滿、還是人挨着人。至於站立的乘客為了扶把,出現好幾個人共扶一根柱子的情況。到了下班尖峰時間,站立區更是人擠人,人跟人之間幾乎是「零距離」。所幸滿滿的車廂中,幾乎大部分的乘客都自發地戴起口罩。

醫師看診時拿出自製保持距離手板。(讀者提供)

陳時中:「清明連假大家出外去旅遊,社交距離公共運輸火車站、高鐵很難保持超過1公尺,建議要戴口罩。」陳時中語重心長地提醒,愛有多深,距離就有多遠。

清明連假醫師憂SARS四月重演楊志良:不至重蹈覆轍

台灣即將在周四(2日)展開為期四天的清明節連續假期,不少五星旅館甚至都已經被訂滿。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在粉專《Dr. E小兒急診室日誌》寫着,「你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謝宗學回憶,由於17年前SARS防疫崩潰與和平醫院封院就發生在4月清明節假期過後,揮之不去的夢靨,讓他恐懼四月的到來。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31日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別的國家的確診病例一個人至少會傳染超過一個人。但是,台灣到目前為止確診病例322例,但是,每天頂多增加一、二十個確診,而且大多數都是境外移入,一個人傳染人數遠小於一人。他推估,清明連假很多人已經不去掃墓,就算出遊,台灣人的防疫意識相當強,他認為連假後會增加一些病例,但是人數不會太多。

高雄阮綜合醫院候診座位配合保持一公尺距離。(高雄阮綜合醫院提供)

楊志良:「第一我們台灣人警覺性非常高,戴口罩加上勤洗手,有一、兩個違規,全世界沒有百分之百遵守。0308我們警覺性很高,我倒是擔心大家太害怕了,精神科的病人增加了,你知道嗎?0323引起恐懼、有人焦慮、吃不下飯,睡不着。」

臉書粉專「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發文分享,全世界僅剩6國仍舊沒有停課,分別是,澳洲、新加坡、瑞典、古巴、塔吉克,還有台灣。目前台灣僅有五所大學、一所高中、一間幼兒園傳出確診停課。

楊志良用「so far so good」(目前為止都很好)來形容台灣疫情的控制,他說,除非真的有社區大規模感染才需要停課,等疫情有巨大的變化再說。不過,他提醒,儘管台灣目前守住第二波從歐美大量境外移入個案,暫時解除警報,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高雄阮綜合醫院候診座位配合保持一公尺距離。(高雄阮綜合醫院提供)

楊志良:「只要全世界沒有控制,我們永遠控制不下來。(中國呢?)中國大致的趨勢是很好的,他們就很簡單保住北京,其他地方要解封,為生產、為經濟!」

楊志良話鋒一轉認為,目前確診人數高居世界第一的美國疫情高峰恐怕還未到。「從紐約到華盛頓州有五大湖有底特律、芝加哥,現在你看他們的氣溫,我在密歇根住了四年,現在還冷得很,而且,五大湖是很潮濕的地方,這幾天底特律、芝加哥那條線,現在才正要爆發,現在增加很多人。」

楊志良說,病毒最喜歡低溫、潮濕的地方,美國是醫療大國,醫療技術比台灣好,但是公衛比台灣差。他說,臨床跟公衛是兩件事。美國基礎很雄厚,但基本物資、防疫不夠,談疫情結束仍太早。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01/143054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