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程曉農:中共海軍劍指珍珠港 意欲何為?

作者:

今年2月,中國海軍一支遠洋艦隊到達中途島以南海域演習,劍指珍珠港。(搜狐號/走心阿蒙)

今年2月,中國海軍一支遠洋艦隊到達中途島以南海域演習,劍指珍珠港。這可能是太平洋戰爭過去60多年之後,第一次有外國艦隊來到當年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先後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的作戰水域,並展開演練。而這支外國艦隊,屬於以美國海軍為假想敵的中國。這次演習非同尋常,今後浩瀚的太平洋是否仍舊太平值得分析。

一、中國海軍追求遠洋作戰

中共是以陸軍打敗國軍而奪取政權的,其海軍則靠蘇聯幫助建立,過去近60年裏經歷了岸防海軍、近海海軍的歷史,如今正試圖轉向遠洋海軍;其追求遠洋作戰能力之目的,顯然不單純以近海範圍內周邊各國海軍為軍事目標,而是瞄準了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世界現代史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只打過一次大仗,其敵人就是太平洋戰爭中被殲滅的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如今,又有一支海軍似乎願意充當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略假想敵,那就是中國海軍;它正在模仿日本當年聯合艦隊的某些戰前作為,其舉動處處看得出這種模仿的影子。

中共海軍創建的前10年裏,受造艦能力和海軍人員的素質限制,基本上是以小炮艇、魚雷艇、小型巡防艦為主的海岸防衛水面部隊。當時,海峽對岸的國軍海軍雖然也沒有巡洋艦以上的大艦,但用驅逐艦與中共弱小的海軍對陣,仍佔據一定優勢。因為國軍軍艦的炮火射程遠大於中共海軍小艦小艇的小口徑機關炮,所以中共這支海軍只能在沿海港口外圍對國軍海軍艦艇採取夜間打了就跑的戰術,並不具備威脅性。80年代起,中共逐步建造了越來越多的數千噸級以上的驅逐艦,其海上活動範圍逐步擴展到近海水域。

過去幾年來,中共開始組建航空母艦艦隊及艦載機隊,目的顯然是追求遠洋作戰。航空母艦不屬於近海作戰所必須的裝備,因為在近海水域,岸基航空兵同樣可以完成艦載航空兵的作戰任務;但岸基航空兵受機載油料的限制,作戰半徑有限,只有航空母艦編隊攜帶的艦載機才能在遠洋海域完成戰役任務。航母編隊的作戰對象主要不是地面目標,而是敵方的水面艦隊,特別是敵方的航母編隊。從這一點來看,中共建設航母艦隊從一開始,就瞄準了太平洋上唯一的航母艦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這是中共海軍航空兵建設與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海上戰略相同之處。

二、中共的遠洋海軍缺什麼?

今年2月,中國海軍一支遠洋艦隊到達中途島以南海域演習,劍指珍珠港。(搜狐號/走心阿蒙)

遠洋海軍基本上是攻擊型力量,其攻擊力取決於三方面:第一是用於空中、水面和水下立體式打擊的各種武器,而航母編隊則是執行遠洋打擊任務的流動海上基地。建成一支能有效作戰的航母編隊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中共可以從二戰海軍戰史回憶中找到一些航母操作管理的片段描述,但美國海軍對其中的各項細節和規範完全保密,中共海軍沒有教科書可直接借鑑,只能慢慢摸索。例如,據《艦船知識》刊登的採訪,中共海軍的2萬噸級「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2004年交付使用時,艦員沒有現成的訓練教材,只能自行摸索編寫出各崗位部署規定和操作要求。此外,艦載機飛行員需要的晝夜起降技術和空中搜索識別能力也只能逐步培養,能達到要求的只是少數有長時間飛行經驗的精英飛行員;至於他們的作戰能力就更需要反覆演練。中共的航母艦隊只是在初創時期,一直在訓練培養過程中,尚未形成戰力。

第二是海上補給能力。從太平洋戰爭到今天,海戰要則中有一點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除了個別國家有核動力航母或潛艇,大部分水面艦隻都需要在數千海里的航程中補充燃油,否則軍艦出去就回不來了。所以,水面艦艇的海上作戰能力受制於海上補給能力,作戰艦隻自身攜帶的油料不足以完成遠洋巡航的單程消耗。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策劃了偷襲珍珠港戰役計劃後,海軍軍令部質疑的理由之一就是遠途航行的海上加油技術未解決;而當時美國太平洋艦隊疏於防範的原因也是這一點,而戰前聯合艦隊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共海軍不但要有大噸位的補給艦才能攜帶足夠量的油料,還需要各型艦隻都具備海上加油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到風高浪大的太平洋上才能練出來。

10年前《美國之音》採訪美國國防大學教授伯納德·科爾時,他表示,中國製造的海上補給船都沒超過2萬2千噸,而美國同類船隻的排水量是4萬噸。沒有海上補給,如何談得上遠洋艦隊?假如某一天中方開始打造多艘海上補給船,那將是中方發展遠洋海軍的可靠信號。這次中國媒體報道海軍艦隊赴中途島海域演習的消息中提到,艦隊中包括2019年2月服役的901型綜合補給艦「查干湖號」(舷號967),其噸位已達到4.8萬噸,不僅可以為驅逐艦加油,也可與航母編隊隨行為航母加油。這說明,中共海軍的遠洋補給問題已經解決。

三、中途島外圍演習「反海盜」?

今年2月,中國海軍一支遠洋艦隊到達中途島以南海域演習,劍指珍珠港。(Public Domain)

據官媒報道,這次中共海軍艦隊屬於南部戰區(筆者註:其基地很可能是海南的三亞),「這支艦隊東出巴士海峽,一路向東,沿北回歸線最短航線,在中途島以南500公里處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若在此處發射巡航導彈,就能夠直接威脅到夏威夷」;「戰艦目前正處於夏威夷、中途島、關島三點之間的太平洋上,這是美國在二戰中擊退日本海軍後掌控的核心海域,而夏威夷又作為第三島鏈的關鍵節點,是通向美國本土的最後屏障。迄今為止,很少有國家以戰鬥姿態涉足於此。」

官媒報道該艦隊在這一海域演習的內容時提到一個奇怪的說法,「演練反海盜」。中共海軍艦隊「以戰鬥姿態」在那裏活動是實,至於「演練反海盜」就很荒唐了。其一,這一海域是商船橫越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即所謂的北半球橫越太平洋的南航道),來往民用船舶很多,照道理,外國海軍如果不想與商船不斷照面,自然是避開這一水域為好。其二,海盜橫行的水域是索馬里附近的紅海和中東地區的亞丁灣,夏威夷、中途島海域從來沒聽說過有海盜出沒。珍珠港是美國海軍第3艦隊的基地之一,中途島、關島,以及這次中共海軍演習海域內的威克島,都有美軍通訊設施和機場,如果有海盜駕船在那裏打劫,大概逃不出美國海軍的空中打擊。所以,「演練反海盜」一說應該是掩蓋別的企圖。

不過,官媒報道中倒是提供了線索,這支艦隊中有一艘815A電子偵察船「天樞星號」。官媒詳細介紹如下:「815A是中國最為神秘的電子偵察船,同型艦共有9艘,滿排5998噸。船上裝有各種電子設備,以搜集敵方電磁信號,進而獲取情報。據稱,該船密級非常高,除海軍高層外其他人無權知曉。同型船曾多次近距監視偵察過美日戰艦。」

從「天樞星號」的功能來看,這次演習的任務之一是提升中共遠洋海軍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攻擊力的作戰情報業務準備,因為遠洋海軍的攻擊力除了武器系統和補給能力外,第三個因素是電子情報獲取能力,即獲取敵方岸對艦、(飛)機對艦、岸對(飛)機通訊的電訊情報。這些電子情報對戰時掌握敵方動態至關重要,而且只能在和平時期監聽截收,以便事後分析規律;一旦進入戰時再到戰場臨時分析破譯就來不及了。也可能美國第3艦隊此刻正在附近海域演習,是監聽截收電子信號的好機會。當年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用過同樣的方法,但派的是載有海軍情報人員及專用設備的商船,而不是軍艦。日本海軍1939年得知美國艦隊將在夏威夷大規模演習,便把開往美國西海岸裝運重油的「石廊號」的航線選在靠近演習海域的地方,讓精幹的通信情報人員臨時搭乘該艦,擔負偵收美國艦隊電波的任務。

四、求戰而不知戰

官媒透露了這次海軍派艦隊赴中途島海域演練的最終目的:「南部戰區的任務是阻援,即迂迴至大洋縱深,與北部戰區阻援匯合,形成合力,保證台海戰場不被外軍介入」。這裏說的外軍自然指美國海軍。這個戰略設想與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太平洋戰爭前確定的對美戰略有異曲同工之處。太平洋戰爭之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堅持的對美戰略是,為防止攻佔馬來亞、新加坡和荷屬東印度(即後來的印度尼西亞)作戰過程中,美國太平洋艦隊從側背轟炸日本本土,必須通過襲擊珍珠港,一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最後希望能逼迫美國求和,從而結束戰爭。這場戰爭的開場確實造成了美國軍事上的失敗,但不但沒產生美國求和的任何可能,相反卻激發了美國國民的戰鬥意志,最後以大日本帝國的敗戰和消失為結局。

大日本帝國的教訓並不是作戰戰術上的錯誤,而是其軍事首腦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戰爭,他們只是從軍人的狹隘眼光出發,把戰場勝利當作戰爭的勝利,把個人認知的國家地位和對外軍事行動(包括侵華戰爭)當作國民和外國必須接受的既定狀態。可以說,大日本帝國當年所犯的最大錯誤是,「求戰而不知戰」。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中共軍方人士中有些鷹派人物也有類似特點。

所謂「求戰而不知戰」至少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把戰爭和作戰混為一談的軍人們只是追求軍人取得戰場勝利的榮耀,但他們完全不懂,戰爭的目的絕不是為打仗而打仗,更不是單純為了鼓動國民擁護當局。戰爭只是達到政治目的之手段之一。美國軍方設有戰爭學院,向未來的和現任的將軍們教授戰爭學,讓他們明白,除了學習戰略、戰術和戰務,還必須深刻地理解,軍人不能以把國家拖入戰爭作為自己的志向。中共的國防大學似乎沒有這種思維和認知。比如,若對美國輕啟戰端,將如何結束或退出戰爭?當年的日本軍國主義者犯的就是這個錯誤,海軍以山本五十六為代表的少數高層欲以戰求和,那意味着用政治手段來終止自己發動的戰爭,卻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只能不斷打下去,最後以徹底戰敗為結局。

其次,中共的鼓吹戰爭者不懂,輕啟戰爭不難,要輕鬆地駕馭戰爭進程幾乎不可能;除非以軍事、政治、經濟上徹底擊敗對手為目標而拼到底,那意味着就只有一條路,打下去直到出現你死我活的最終結果。兩個大國之間一旦爆發戰爭,暫且不談相互毀滅的核戰爭(那種戰爭是雙滅無勝),僅就常規戰爭而言,戰時狀態下雙方必然都進入總體戰狀態。戰場初期的勝利,很可能在雙方國力比拼下化為烏有;而戰爭一旦步入自己的軌道,啟動戰爭的決策者就被戰爭自身逼到死路上去了,戰爭造成本國的慘重損失使他無法卸責,只能靠維持戰時狀態的高壓勉強應付局面,直到撐不下去的那一天。

最後,中共海軍崛起,其禍福難辨。大日本帝國的海軍最高層當年做出對美開戰決策時,優先考慮的不是國家的整體利益,而是本部門的利益,認為一味阻止戰爭會妨礙海軍獲得軍費和軍工資源,導致海軍的地位下降。中共的海軍如今已擺脫了共軍中長期的「陸軍一統天下」這一局面,開始爭得與陸軍平起平坐的地位。但這一海軍崛起的局面靠的是對外「求戰」;如果為了海軍實力的擴大和地位的提升,把「求戰」演變成發動世界大戰,那必然導致海軍自身的毀滅。

當然,現在我們還不知道,中共海軍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理解大日本帝國海軍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慘痛教訓,也不知道其高層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戰爭準備。但是,從目前中共海軍的對外態勢上,確實可以看到當年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魅影。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301/141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