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情緒化教育 是給孩子最毒的毒藥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

上海,一位小女孩被媽媽扔在了地鐵站。

小女孩一個人嚇得站在原地大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滿臉通紅。

原來,孩子的媽媽給孩子輔導作業,但由於小女孩的記性不好,經常是說完後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日積月累,這才導致了媽媽的情緒大爆發。

在 警察進行調解過程中,這位母親情緒仍舊很激動:「這個孩子我不要了。」

所幸最後,經過 警察的調解,母女兩人消除了矛盾。

從視頻里看得出這位媽媽很生氣,可不計後果的把孩子扔在地鐵里,塗了一時的情緒發泄。但不知,孩子的內心有多恐懼與無助。

有句話說:「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深遠」。

深愛孩子的父母,想盡一切把最好的給孩子。卻不知道,有時候在自己引以為傲的教育里,不經意間撒給了孩子情緒的毒藥。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那些情緒化教育孩子的父母,不僅會阻礙孩子身體的健康成長,更容易對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創傷。

01

父母的壞情緒,影響着孩子未來的性格

記得有一次,我外出早餐店去吃早餐,剛剛坐下。就聽到一位爸爸在大聲的凶孩子:「你到底是要包子還是油條?」

孩子怯生生地低着頭沒有言語。

「你啞巴啊!趕緊的,就要遲到了,說啊!」

孩子看上去不知道選擇什麼。

或許是被當爸的罵懵了,後來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來。

沒有人知道他說了什麼。

這麼一點小事,就拿孩子來開火,明顯是把自己的情緒往孩子身上傾瀉,看着孩子小小的背影,不禁感到心疼。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大人們這麼苛責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你腦袋裏裝的是什麼?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

你笨到家了,那些分數都不知怎麼考來的!

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長期被這樣責罵的孩子,是會缺少自信的。

而在孩子的心裏,情緒不定的父母,就像一個大魔鬼,叫人不由自主的害怕。

電影《狗十三》裏有一句台詞說:「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這句話的背後,你怎麼知道她是沉默、恐懼、還是無可奈何呢?

著名的導演姜文曾在做客《十三邀》的時候也表達過,小時候經常因為媽媽不高興,而變得很沒自信。

教育家袁銘陽曾說過:「父母的情緒暴力,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是致命的。

父母的不良情緒,會在不知不覺中轉移到孩子的潛意識裏,化成一顆種子,鑲進性格里。

隨着孩子的成長,這顆種子會長成一叢高高的雜草,成為性格里的缺陷,會不斷的干擾着孩子的抉擇、思維和情緒。

而教育里,最大的悲劇是,父母的情緒,孩子來買單。

02

父母的壞情緒,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就是父母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由此可見,孩子對於父母有着天生的依賴感,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父母。

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父母情緒不穩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大嗎?

其中最高贊也是最扎心的回答是:

小時候父母爭吵的畫面現在還記得,導致現如今的缺乏信任感、安全感,心智不成熟時時甚至想過以自殺結束。

過於敏感多疑,習慣性猜測人的內心,且把自己的性格習慣向對方希望的方面貼近,十分害怕被討厭及忽視,易產生孤獨感,經常壓抑自己,甚至扭曲。

在這條回答的下面,卻有上百人的感同身受。

其實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毫不保留的給孩子傳導壞情緒,孩子會逐漸的變得「懂事」,但是「懂事」的背後卻是默默的承受,是弱者的求生。

蒙台梭利曾經寫過一句話: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小時候,老家的一個鄰居,父母離婚了。但她的性格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我幾乎是見證她從雙親變成單親孩子的。

她的父母離婚像是和平分手,不動聲色,從來沒有過一次大吵。孩子跟了母親。父親走的時候整理了很多衣物,都是她母親一手收拾的,離開的時候,還互道珍重。

但在那之後,她父親每周都會過來看她們,有時還單獨帶她出去玩。

這個孩子,性格情緒基本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每天還是開心的上學、放學,我們還經常一起玩。

這個鄰居就是我的閨蜜,如今她有一個非常疼愛她的老公,生活幸福。

其實父母的情緒穩定,有時比父母恩愛更加重要。

情緒穩定的父母,帶給孩子是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能讓孩子用更溫柔的力量去對待這個世界。

03

父母的好情緒,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位老師的朋友曾和我聊天時說過,在她接觸的學生家長里,她發現那些父母的性格溫和,情緒穩定的。

孩子的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強,抗挫折能力也更好,同時禮貌和教養一個不缺,並且看待世界也更寬容。

而那些性格強勢,情緒陰晴不定,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常常表現出自卑、不自信,以及缺乏一種對世界最起碼的安全感。

為什麼?

心理學家斯霍勒博士說:「嬰兒在出生時,已經有了一套情緒機制的基礎了。

但他們並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而是通過與父母的互動,去進行參與,並在無意識中學會母親的情緒管理方法。」

其實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會直接影響着孩子。

有時候父母在情緒失控下,有意或無意間的言辭,就是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在孩子的心間,流血不止。

所以,父母的好情緒,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那麼想要避免壞情緒傷害到孩子,父母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意識到負面情緒的行為是錯誤的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各種事情而出現情緒崩潰。

但我們作為大人,首先應該有這樣的意識:我們的負面情緒是會傷害到孩子的。

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

有一位網友說:他在家裏要控制住一切。

當孩子讓他難以控制,比如吃飯拖拉,或孩子拒絕收拾玩具時。這位爸爸就呵斥孩子,有時還要毆打孩子。

他覺得教育孩子要樹立「威信」,否則孩子就會得寸進尺。

可是,殊不知他的憤怒情緒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同時也會致使父子關係惡化。

所以,要意識到負面情緒行為是錯誤的,這是壞情緒父母自我改變的第一步。

2、情緒爆發時,及時按下「暫停鍵」

有時候,人的情緒難以控制,當憤怒到來時,苛責辱罵就會脫口而出。因此,在這個時候,要及時按下暫停鍵。

那麼如何給自己按下「暫停鍵」呢?

首先意識到自己的生氣行為時,給自己一個三秒鐘的思考時間,詢問自己是和自己的情緒生氣還是因為孩子的行為生氣。

當停下來詢問自己的時候,左腦理性思維就會介入,負面情緒也會得到控制。

其次也可以在情緒爆發時候,暫時的離開孩子或者出門走走,給一個平復心情的暫停鍵,憤怒情緒也會變得無影無蹤。

3、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與信任

繪本《我永遠愛你》中有這樣的對話:

阿力: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灑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們得把羽毛收拾起來。

這個故事裏的媽媽,不厭其煩的告訴並保證永遠愛孩子,但是又不忘告知孩子,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任。

作為父母應該要明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並不等於溺愛,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因為孩子的一些行為從而用不愛了作為威脅。

要明白,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盔甲。

電影《怦然心動》中,女孩的父母吵架,嚇到了她。

後來父母兩人輪流開導女兒,告訴她:「無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愛你。」

之後還給孩子一個擁抱,化解了孩子心裏的不安全感。

永遠不要低估了父母情緒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寫道:我們不但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也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

我們不僅要愛孩子,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有人說,壞情緒就像病毒,不但讓自己生病,還會危害他人。

所以希望每一個父母都不要讓病毒蔓延,還自己以及孩子一個健康的環境。

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幸福溫馨,和諧美好的環境裏自由快樂、內心平和的成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爸媽精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224/141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