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命運可以差到讓人接觸不到知識

在工廠打暑假工的時候,我也遇見過好幾個中途輟學的工友。

那時候我處在對應試教育切齒痛恨的狀態里,高三強迫自己讀書的時候,總忍不住幻想等高考結束,我一定要燒掉這些該死的書。只不過高考後天天打遊戲放飛自我,就沒顧得上這事兒。

但在那年暑假的工廠里,我遇到了一個12歲的小男孩。

我遇見他的第一個畫面是男孩把鐵鏈在自己還很瘦弱的腰上纏了幾圈,用滑輪使勁拖一個很沉的箱子,鐵鏈崩得很緊,勒得他滿臉通紅。

12歲的我們,在教室里朗聲早讀,在操場上奔跑,在課堂上傳紙條,往某個人的抽屜里放情書……於是我還以為,這樣的生活是所有孩子的標準模板。

直到我第一次走出校園。

那個男孩不好接近,我們說話很少。

只有一次我們一起搬完一塊模具,我問他你怎麼沒上學呀,他用一種不屬於孩子的,帶着嘲諷的眼神看着我搖了搖頭,就轉身走開了。似乎是覺得就算說了,我這種從小讀書的人也理解不了。

我還遇到了一個比我大幾歲的工友,在我離開工廠的前幾天,小心翼翼地問我既然考上大學了,以前的物理課本能不能借他看看。

他說自己非常喜歡物理,但是初中畢業家裏就不讓他讀書了,逼他跟着親戚來工廠里打工掙錢。

他怎麼求都沒用,家裏長輩們都覺得讀書浪費錢,又說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後來我把我的物理課本都送給了他。其實那些課本被我寫寫畫畫了很多筆記或者塗鴉,看上去又破又舊,一翻開亂七八糟。

可平時幹活大大咧咧的男人特別小心地接過,小心翼翼地翻,不停地跟我說謝謝,眼圈都紅了。

那眼神里藏了很多東西,有一些感激,或許還有一些羨慕。

那一刻我挺難過的。這些課本,我曾經還想燒掉它們。

興趣比毅力的力量要大得多,凡是真正熱愛某個學科的人,一定會是這門課的尖子。學霸們最讓普通人不能理解的一點,就是他們真的熱愛學習。

此刻,我眼前就站着一個這樣的人。可是我們相遇的地方不是教室,是悶熱又吵鬧的工廠。

我忍不住想像,如果小哥和我在一個教室里讀書,那些讓我目瞪口呆的知識和題目他會如何遊刃有餘,他又可以擁有什麼樣的未來。

而他的父母把這天賦生生掐滅了。

大多數工友的輟學,都是因為父母替他們做了決定。畢竟子女沒有經濟來源,就算做出了讀書的選擇,也沒有踐行它的能力。

在父母們‌‌「豐富‌‌」閱歷和經驗里,在他們走過的路和吃過的鹽里,讀書是沒有用的東西。

和世界上大多數的父母一樣,他們從未想過自己的經驗可能都是錯的,也沒有想過這錯誤會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又或許他們也知道,但他們不在乎。

常常見到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其實,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本身。

起跑線不僅是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眼界和觀念。在孩子還無法作出正確判斷的時候,幫助他認識世界的規則——比如最基本的,讓孩子讀書。

人生不是公平的賽跑,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合理的起跑線。

所以人生的勝敗真是常事,也不用再提什麼被同齡人拋下的焦慮。

甚至很多人想要踏上賽道,卻被他們的父母拖出了賽場。

而哪怕我們僥倖跑贏了,也不用太過得意。

就算沒有什麼外因的助推,取得的成績只來自我們自己的努力,可是一切開始之前,我們是怎麼學到了‌‌「人要努力‌‌」這種觀念的呢?

我們又是怎麼獲取了朝某個方向努力的資格呢?

觀念,才是最重要的起跑線。

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從一開始,就不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很多文章都在論述努力和機遇哪一個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大家都強調內因,說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由此又推出了絕對的歸因:過得不好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誠然不錯,可是他們都忽略了一點:努力,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選擇的。

‌‌「每逢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了不起的蓋茨比》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寫不出稿蘇見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926/134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