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貿易戰正打破中國經濟增長與去槓桿的平衡

中國央行周五放鬆對借貸的控制,給正在放緩的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專家指出,中國經濟不僅需要應對貿易戰的打擊,更需與大規模信貸刺激經濟增長的後果作鬥爭。

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將於9月16日將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這將為金融系統注入約9000億元。

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提高銀行的放貸能力,向市場釋放出更多的資金。此舉意味着,在貿易爭端損失加劇的情況下,中國願意回到促使銀行增加放貸的老路,來應對經濟困難和不斷上升的外部不確定性。

貿易戰給經濟帶來了額外壓力,削弱了北京方面避免債務導向型刺激措施的政治決心。隨着產出和企業信心下降,與美國的貿易問題已成為北京方面的首要難題。儘管兩國談判代表同意在10月初重啟談判,但新關稅已於上周生效。

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告訴美國之音,貿易戰的不確定性打破了中國解決債務問題和維持經濟增長間的微妙平衡。

「他們需要在不停止信貸流動和不過多影響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減緩債務增長。貿易戰的負面影響降低了經濟增長和信心,增加了用債務推動經濟增長的誘惑,以避免經濟增長低於維持經濟穩定和就業所需的水平,」馬永哲表示。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的國際經濟和金融專家塞策(Brad Setser)則向美國之音說:「減緩債務增長自然會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經濟放緩的國家往往指望出口來獲得額外的增長,貿易戰讓中國很難做到這一點。」

中國政府正試圖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減少基建投資和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推動企業向價值鏈上游轉移,但這種轉變才開始,新興產業還無法彌補增長放緩帶來的打擊。

自2018年初以來,中國央行已七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周五的最新措施處於市場預期的上限,釋放的資金規模將是當前寬鬆周期中迄今為止最大的。

中共習慣於利用國家控制的銀行體系,在經濟增長開始放緩時向市場注入大量現金。但一些專家警告稱,這種方法無法讓資金流向私營企業等效率更高的經濟部門,因為私營企業不像國有企業那樣得到政府隱形擔保,銀行沒有動力以更低的利率向風險更高的客戶放貸。

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加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告訴美國之音,「對私營部門的信貸有限,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能不是全面的答案,因為額外的流動性可能被銀行囤積,而不是借貸出去。」

如果中國實施更為緊急的經濟扶持舉動,這將影響該國的主權信用評級。標普全球中國首席分析師陳錦榮(Kim Eng Tan)本周指出,中國依靠大規模信貸刺激經濟成長的做法,對該國信用評級的影響可能要大於美國加征貿易關稅所產生的直接衝擊。

荷蘭合作銀行亞洲金融市場研究主管埃弗瑞(Michael Every)告訴美國之音:「中國經濟面臨眾多挑戰,包括債務負擔、嚴重的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供應鏈轉移、資本外逃和食品通脹。」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8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49.5,表明生產出現收縮。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表示,目前正在跟蹤中國政府全年經濟增長目標6-6.5%的下限。

政策制定者對經濟增長的前景越來越擔心,鑑於刺激消費的效果尚未完全顯現,投資仍是政府唯一能夠控制和依靠的提振經濟增長的工具。

外界普遍預計,中國央行還將在9月中旬下調一項或多項關鍵政策利率,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這將是四年來的首次。

上個月,中國政府允許受到嚴格控制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10年來的最低水平,這可以幫助出口商抵消關稅對其商品的影響,起到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但此舉加劇了美中之間的貿易緊張。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907/133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