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那些被傳染梅毒和乙肝的醫生

作者:

大雨下了一夜,仍不見停。

凌晨5點,擔架車把渾身血肉模糊的傷者送進了搶救室,這是一個30來歲的女子,顱腦被撞傷,瞳孔散大,臉色蒼白,可謂是命懸一線。劉陽和幾位醫護人員開始了緊急搶救。

劉陽把輸液針紮上去以後,病人卻出現了強勁的肌肉攣縮,針頭一下子彈射出來,釘在了他的手臂上。一陣刺痛,劉陽迅速拔掉針頭。病人生死一線,他顧不得這麼多了。

半小時後,病人生命體徵有了好轉。隨着急救結束,病人被轉到住院病區,這一場生死競速總算是跑贏了。忙碌的一夜結束了,但手臂上的痛感讓他產生一絲隱隱的不安,他回到家裏,一覺睡到天黑,夢境繁雜。

20多個小時後,患者的生化檢驗結果擺在劉陽面前,梅毒抗體中,TPPA指標顯示為陽性。果然,‌‌「越是擔心什麼,越是生什麼,終於還是職業暴露了!‌‌」

劉陽腦子轟地一下陷入了一片空白。

刀鋒之上

劉陽對兩年前的那一天印象深刻極了。他沒有想到的是,剛把一個人從修羅場裏挽救出來,自己卻陷入了一種可悲的境地。

‌‌「梅毒,恐怕將會一生也無法撕掉的標籤。‌‌」他平時是個沉穩而冷靜的人,但職業暴露後,他整天憂心忡忡,心想自己的職業生涯可能就此毀掉了。

他迅速諮詢了院感科,這是一個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部門。工作人員給他開了免費的苄星青黴素,要在兩側臀大肌各打一針,但反覆扎幾回,注射器也推了好幾次,終於才把藥水打了進去。那天,他拖着屁股上的沉重痛感,每走一步都很困難。

而可怕的是,整個療程要持續三周。

主班醫生告訴他,多運動,才能促進吸收,否則可能會出現硬結。動一步就疼痛難忍的他,對此哭笑不得。

那幾天,劉陽反覆自我暗示,‌‌「會沒事的‌‌」,但這個意氣風發的青年醫生還是陷入了擔憂和恐懼,夜裏噩夢連連。

‌‌「職業暴露,是每個醫生不得不面對的噩夢。‌‌」

可能只是針扎一下,只是銳器劃一道小口子,或者血液飛濺你身上,也可能是被咬傷。尤其是對於剛入行的醫生和護士,這樣的遭遇簡直是家常便飯。但醫生的職業暴露卻很少為外人所了解,大眾媒體的報道也是寥寥無幾。

行業把職業暴露定義為:由於職業關係而暴露在危險因素中,從而有可能損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種情況。醫務人員正是職業暴露的高危群體,其中更以入行五年內的人為主。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2018年發佈的調查,在2000-2016年期間,來自全國319家醫院的38867名護士銳器傷率、針刺傷率、污染針刺傷率分別為81.93%、76.55%、61.14%。

綜合眾多研究文獻可以看出,以六個月為區間,一線醫護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幾率在60%左右,很多護士的針刺暴露率則達到80%以上,這種情況在基層醫院尤其嚴重。

正是這樣小小的誤傷,常常讓白衣天使們的生命遊走在刀鋒之上,稍有不慎可能就萬劫不復。普通的誤傷可能沒事,但要是遇上梅毒、HIV和乙肝攜帶者等,事情就麻煩起來了。

劉陽所在的急診科,隸屬一家三甲醫院。因為是急診,時常無法讓患者走完常規和生化兩種檢驗程序,畢竟,在這裏時間就是生命,很多情況下,一刻也耽誤不得。

入行三年的他,被針頭刺傷的次數,已經超過了十次。所幸,過去每次拿到患者的檢驗結果時,都是‌‌「陰性‌‌」,心裏大石頭才落下。

職業暴露也發生在護理人員身上,幾個月前,一位年輕的護士給一位墜落摔傷的患者做穿刺時,不小心刺破了PE手套,忐忑地等了幾個小時,檢查結果出來了,得知患者攜帶了HIV,當場嚇得癱在地上

防護措施也不是沒有,劉陽介紹到,一般醫院會配有手套、護目鏡等,但帶着手套做穿刺非常不方便,因為手術本身是高度精細化的。

危險,防不勝防

在某個醫生交流論壇上,一位醫生講起了一段令人後怕的經歷。臀位宮口開全的孕婦送到手術室,緊急助產,第二天才檢查出產婦HIV為陽性,但是一家人留下的電話、姓名和所有資料都是假的。

她猛然意識到,自己與危險,如此擦肩而過。

曾有媒體報道,一位患者因為一點小傷,被醫院要求做愛滋病乙肝等檢查。網上對醫院一片聲討,稱其過度醫療,但從醫生的角度考慮這件事情,又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很多患者刻意隱瞞病史和病情,是把醫生置於危險境地的元兇

史麗芸是一位剛入行的護士,所在的科室是骨科,某次一位腿傷患者送進醫院,按規定,患者要進行常規檢查,但報告一時出不來,時間又很緊急,醫生向家屬詢問了病情後,稱患者並無病史,醫生就緊急做了手術。

給病人做護理操作時,極不方便,她臨時取下了手套,但不想手被針刺了一下,一滴小小的血珠冒了出來。主治醫生安慰她,‌‌「不礙事‌‌」。

但當事後醫院查出病人一家隱瞞了乙肝小三陽的病情時,史麗芸傻眼了。更不巧的是,她不久前剛體檢出自己體內的乙肝抗體不足,一個星期前才打了第一針疫苗

她聯繫護士長,上報了職業暴露,但院感科那裏當時沒有乙肝免疫球蛋白,而時間已經過去20個小時,眼看要錯過最佳時機,她心急如焚地跑去了疾控中心。

有媒體報道,四川省人民醫院的李醫生為一位急診孕婦緊急助產,一般情況下,為了避免風險,手術前,醫院要進行輸血全套檢查。然而時間緊迫,加上家屬表示,孕婦沒有乙肝、愛滋一類的疾病,請醫生立即助產。

手術期間,羊水和血液污染了醫生的腳,而恰巧她的腳上又帶有傷口。

第二天,血液檢查結果出來後,孕婦是一名HIV病毒攜帶者,李曉霞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服用愛滋病緊急預防用藥後,接下來,等待着她的,自然是四個星期的漫長折磨。

有數據統計,不做任何干預的情況下,醫生在職業暴露的情況下感染愛滋病的幾率大約是千分之三,如果可以及時服用隔斷藥,這個幾率還能再降低90%。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說,即便是極其微小的幾率,也是一個難以承受的過程。

史麗芸在微博上吐槽了那位乙肝患者,大意是,以後看到梅毒、愛滋和乙肝患者,心理都有陰影了。不知道哪裏來的幾位網友,對她的‌‌「歧視言論‌‌」展開了攻擊,並說,‌‌「醫生的本職不是治病救人嗎?‌‌」

她覺得自己辯解很無力:‌‌「醫生護士也是人,也是普通人啊‌‌」。隨之刪除了微博。

系統的困境

劉陽說,目前業界普遍推行標準防護,要求醫護人員把所有的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都看作是有傳染性的。

事實上,它還要求醫院制定相關政策,診療過程使用手套、面罩、護目鏡、隔離衣等防護用品。這套體系最早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1995年提出,1996年在全美實施。

該理念也寫進了2009年衛生部發佈的《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但它沒有強制性,而是一個推薦性的技術規範。

‌‌「中國大部分醫院都沒有落實好防護制度,儘管它如此簡單。‌‌」劉陽說。

這背後指向了一個粗暴的事實。

中國勞動科學研究所、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中心等機構曾聯合發佈過一份調查,其中,85%以上的醫務人員從來沒有接受過職業防護培訓;超過75%的醫護人員不知道什麼是標準預防;發生銳器刺傷後,不到50%的醫護人員可以正確處理傷口。

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困境,背後卻由千千萬萬個不同的困惑所構成的。《南風窗》記者採訪不少一線醫護人員,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情況緊急,沒時間。‌‌」

‌‌「用不用,看個人習慣。‌‌」

‌‌「安全注射器太貴了,醫院節省成本,用不起。‌‌」

‌‌「資歷老的醫生都不用(護目鏡和面罩),我怎麼敢說用?‌‌」

如此種種的原因,是多重矛盾拉鋸下的結果。中國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哈曉斯曾在一次會議上談到,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和標準預防存在多種矛盾,包括個人防護需求與技能欠缺的矛盾,醫院防護開支與成本核算的矛盾,醫護人員待遇較低和超強工作負荷帶來職業暴露增高的矛盾。這些矛盾背後存在制度性的障礙,並非一朝一夕能解決。

某種程度上,‌‌「刀鋒‌‌」是制度障礙擠壓的結果,處處透露着醫生的生存處境。

誰來買單?

劉陽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硬結消失後,複查時各項指標顯示為陰性。事實上,他所在的醫院有一套完整的職業暴露管理流程,填取一張表格即可,各項開銷也均有醫院承擔。

但並非所有醫生都這樣幸運。事後,醫院駁回了史麗芸的報銷,理由是違規操作。‌‌「因為沒有戴手套,不符合醫院職業暴露的規定。‌‌」

史麗芸自認倒霉,‌‌「算是個教訓,以後再不方便,也不能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中了,但我還是有些暗暗的不爽,其他護士也經常不戴啊。‌‌」

這並非特殊個案,一位長期從事感控的醫生告訴《南風窗》記者,醫院對於職業暴露的報銷比例,各有不同的理解。全部報銷的機構並不多,多是醫院、科室和個人分比例來處理。

如果感染發生,應對如何應對呢?《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規定,可依法享受工傷待遇。

事實上,這個推薦性的規範,過去常常被一些臨床醫務人員指為流於形式、執行不力。《工傷保險條例》《職業病防治法》等權威法律法規的認可和保護,才是醫務人員的核心訴求。

但是,過去幾年來,《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幾經修訂,職業性傳染病一類里,只有愛滋病等四個種類被納入其中,被廣泛熱議的乙肝,一直沒有被選中。

各種裂縫之下,難免有人栽了跟頭而不得不自認倒霉。深圳市福田法院曾審理了一起很特殊但又很典型的糾紛。當地的人社局駁回一起職業暴露的工傷認定後,當事醫生起訴了人社局。

醫生姓吳,雪象醫院康復科的主治醫生。2014年,因腰椎間盤突出,吳醫生手術住院時,檢查出乙肝小三陽。排除其他感染源以後,吳醫生很快鎖定了過去三年來在工作崗位上的職業暴露。

他的工作以針灸推拿為主,在工作中,拔針、丟針的時候,不小心就會扎到手。累計起來,也有十多次了。

吳醫生陳述到,他一直在想意外是在哪一次發生的,患者多有刻意隱瞞的情況,當時並不知道患者有乙肝,事後查出來,大家大吃一驚。他擔心過好一陣。但可惜的是,他認為自己打過多次疫苗,加上科室一忙,他也把事情拋諸腦後了。

法律面前,他呈交的證據並不能證明職業暴露發生經過。院感工作人員也未接到其報告,因此醫院也提供不了證明,加之因為乙肝不在職業病的範疇內,人社局並沒有受理他的工傷認定。從多份判決書可以看出,吳醫生曾多次上訴,但法院都維持了原判。

此時,他開始無故乏力、身重、腹瀉,已經是亡羊補牢了。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南風窗NF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817/133041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