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吳敬璉:扒掉「整詞兒」專家的外皮

—國家養只會」造詞」的專家 有什麼用?

作者:
導讀:所謂的「專家」用大家或領導過去沒有聽說過的「詞兒」以表現自己的研究深刻的、學問是淵博的,但「整完詞兒」就有解決方案嗎?我認為,摧毀日本經濟的關鍵問題是金融,是金融市場化、自由化過程中,至高無上的金融資本脫離了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重心的必然結果。

中國經濟中的「整詞兒」現象值得注意。

什麼框架、重構、供給側、需求側等等,過一段時間就出現一堆新詞兒,但問題還在那擺着。為什麼是這樣?這與中國經濟研究的膚淺密切相關。

我注意到,中國經濟研究存在兩大問題:

第一,更多地是在「歷史經驗中找類同」,套用某個國家、某個時期的歷史與中國經濟比對。於是,把人家的發展結果套用到中國,看作是中國未來也必然出現的趨勢。比如,以日本和韓國的歷史脈絡論證中國經濟減速的必然性。

第二,就是翻閱教科書,從中找到一些名詞,並把它當成時髦詞兒,然後用它去概述中國經濟。

第一種研究方法很討厭,它的關鍵問題是:把別人的失敗當成發展歷史必然,當成我們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不是大問題嗎?最近一家重要的智囊機構召開研討會,研究日本20多年的衰落問題。這對我們而言本來應當是教訓,但研討會上有人認為,日本的發展是歷史必然,認為我們的發展道路不可能超越日本的命運。我真不明白,國家養這樣的專家意義何在。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人家怎樣做、出了怎樣的問題,那我們應當如何去做,避免出現同樣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應當研究的是,我們怎樣做才能跨越「日本困局」,而不是如何去適應。

在最近許多論述「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文章當中也經常出現韓國和日本的例子,說這些國家在什麼的情況下,什麼樣的時間點出現了經濟高增長的拐點,而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點上也必然出現這樣的問題。

看了這樣的論述感到很難過。為什麼它們的昨天一定是我們的今天?為什麼它們的今天一定會是我們的未來?那我們的未來還有希望嗎?這樣的比對能帶給我們什麼幫助嗎?

第二種研究方法就是「整詞兒」。為什麼「整詞兒」?因為要「顯得深奧」。用大家或領導過去沒有聽說過的「詞兒」以表現自己的研究深刻的、學問是淵博的,但「整完詞兒」就有解決方案嗎?

沒新的,只是再告訴我們一堆詞兒,於是就有了什麼框架、重構,什麼供給側、需求側等等。用一堆「新詞兒」解釋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他們會告訴我們,失敗者是怎樣做的,我們應當向人家學習。

不是嗎?我們現在的做法不就是在沿着日本失敗的道路前行?看不到金融資本主義道路對日本經濟的摧殘,看不到金融短期化、投機化對日本實體經濟的危害,而所有人給出的方案都是「加槓桿」,那槓桿不是越去越高?這不是中國經濟的現實嗎?

我看到的事實是,金融的市場化、自由化摧毀了長期支撐日本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辦銀行制度」。當年,主辦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動輒5年、10年,甚至30年,企業依據這樣的資本期限所安排實業發展規劃,在金融市場化、自由化過程中泡湯了。

因為,金融投機盛行、金融短期化趨勢使得主辦銀行的資金周轉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尤其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發生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

企業已經把長期貸款使用出去了,不可能歸還銀行;銀行的存貸款期限錯配越來越嚴重,結果是資金鍊斷裂。加上企業間交叉持股,所以危機蔓延和傳導得十分劇烈。最終拖垮了日本經濟,而且一蹶不振。

所以我認為,摧毀日本經濟的關鍵問題是金融,是金融市場化、自由化過程中,至高無上的金融資本脫離了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重心的必然結果。在中國,有多人願意承認這樣的邏輯?

很少。為什麼不承認?因為他們所受的教育和讀過的課本沒有這樣的理論。這就是中國經濟研究的悲哀——理論到了無視現實的程度。

現在,日本開始實行「安倍經濟學」。「安倍經濟學」的核心是治理通縮,但有人把這個問題集中到物價上,這也太表面化、書本化了吧。我認為,「安倍經濟學」的核心是壓低日本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向市場輸送長期流動性,讓金融市場更加有利於資本的形成,並藉以培育日本新的實體經濟快速發育。

這當然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所以許多人僅僅依據一兩年的GDP、CPI數據就說「安倍經濟學」失敗,這實在太小兒科了,真有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覺。

一位剛從日本考察回來的朋友告訴我:日本經濟衰退是假象。原因是,以機械人為代表的日本高科技產品正在突飛猛進。所以我認為,日本臥薪嘗膽,正在準備彎道超車。

過去30年,中國的開放、日本的產業轉移和經濟、金融危機,使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在日本傳統優勢產業,中國幾乎全面超越了日本。但未來哪?全球經濟結構調整過程實際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日美重新合作,給中國攪局實際都有為自己贏得時間的韻味。

所以,中國經濟的關鍵問題還是金融問題,還是中國金融市場越來越遠離資本形成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能得到解決,中國經濟向好存疑。

(本文為吳敬璉2016年在中歐合春秋專題活動暨中歐管理論壇上的演講節選)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618/130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