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那些年 哈佛教會了我什麼?

大學精神的本質,並不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深奧,而恰恰是恢復人類的天真。天真的人,才會無窮無盡地追問關於這個世界的道理。關於自然、關於社會。

大學要造就的,正是達爾文的天真,愛因斯坦的天真,黑格爾的天真,顧準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顧的「呆子氣」。

——劉瑜

我在哈佛做一年博士後,除了領錢,基本也沒有什麼別的任務。為了防止自己整天縮在家裏,把薄薄的那一沓錢翻來覆去地數,我決定去旁聽幾門課。

那天我去學校我所在的機構,跟機構里的秘書表達了此意。她非常乾脆地說,沒問題啊,只要教授同意,都可以呀。

我問,有沒有一個什麼社科方面的課程清單,我看看有什麼課可選。我問的時候,想像的是幾頁紙,可以站那順手翻完。結果說時遲那時快,柔弱的女秘書突然掏出一個龐然大物,向我遞過來,我伸手一接,胳膊差點因為不堪重負而當場脫臼。

定睛一看,這本1000多頁的玩意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幾行字:

Courses of Instruction2006-2007

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Colleg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s.

就是說,僅僅就本科和文理學院的課程表及課程的簡單介紹(一般3-5行的介紹),哈佛就一口氣列了1000多頁。我估計,把哈佛全校的課程名單一一排列出來,是不是得繞上赤道一周兩周啊。

以前在哥大聽課,我就覺得自己已經見過世面了。現在,捧着這個龐然大物,我有種金輪法王突然路遇蕭峰的悲涼感,過去六年建立起來的牛校感當即化作片片飛屑,隨風而逝。

端着它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仔細研讀起來。如同一個飢餓無比的人,捧着一個寫滿了各種山珍海味的菜單,邊咽着口水邊往下讀。讀到最後,就是《廊橋遺夢》裏面女主角遇上男主角的感覺,之前和丈夫風平浪靜的婚姻,原來都是不算數的,這才是真正偉大的愛情。

當然,讓我產生偉大愛情的,不僅僅是哈佛所提供的課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課程之人性化。

國內的媒體,時不時地就會把「大學精神」這個話題拿出來討論一下。基本上大家都會達成一個共識:大學不是職業培訓機構,大學精神不應當僅僅是訓練工作技能的精神。據說,大學應該薰陶的,是一種人文精神。

雖然「人文」這兩個字,因為靠「文人」兩個字太近,已經臭大街了,我覺得,大家還是應該再給它一次機會。

哈佛大學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學,當然是因為它最有錢,然後用這些錢買了最先進的設備和雇了最牛的教授。但是同時,也是因為它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而這一精神,最集中地體現在它的「核心課程」上(哥大也有,但是跟哈佛比,是小巫見大巫)。

核心程:

學校提供給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礎課,學生必須從中選出幾門作為必修課。這些基礎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進入知識的細枝末節之前,能夠對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個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這樣當他置身於自己的專業時,能夠知道自己所學習的,不過是一個巨大有機體裏面的一個毛細血管。

摘抄一段關於「核心課程」的說明:

「The philosophy of the Core Curriculum rests on the conviction that every Harvard graduate should be broadly educated, as well as trained in a particular academic specialty or concentration.

It assumes that students need some guidance in achieving this goal, and that the faculty has an obligation to direct them toward the knowledge, intellectual skills, and habits of thought that are the hallmarks of educated men and women.」

哈佛的「核心課程」分成七個板塊:

Foreign Cultures

Historical Study

Literature and Arts

Moral Reasoning

Quantitative Reasoning

Science

Social Analysis

Moral Reasoning這個板塊做為例子,所給的課程包括:

1、民主與平等

2、正義

3、國際關係與倫理

4、倫理學中的基本問題

5、儒家人文主義

6、有神論與道德觀念

7、自我,自由與存在

8、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隸制

9、社會反抗的道德基礎

10、共和政府的理論與實踐

11、比較宗教論理

12、傳統中國的倫理和政治理論

13、古代與中世紀政治哲學史

14、現代政治哲學史

拿科學這個板塊來說,所給課程包括:

1、光與物質的性質;

2、空氣;

3、宇宙中的物質;

4、觀察太陽與恆星;

5、時間;

6、愛因斯坦革命;

7、環境的風險與災難;

8、現實中的物理;

9、Cosmic connections;

10、音樂和聲音的物理學;

11、看不見的世界:科技與公共政策;

12、能源、環境與工業發展;

13、Life as a Planetary Phenomenon;

其它的板塊,就不列了,太長。

基本上,「核心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在開始研究樹木之前,能夠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夠把這個森林地圖印在大腦上,以後走到再細小的道路上,也不會迷路。

我再列一些「本科新生研討會」的課程(freshman seminar)――這個freshman seminar是什麼宗旨,什麼來頭,我不大清楚,但是有些課程名稱開得非常誘人,因為名單太長,我只列上那些我感興趣的課程――也就是如果我有三頭六臂會去旁聽的課程。

1、人的進化

2、翅膀的進化

3、細菌的歷史

4、銀河與宇宙

5、象棋與數學

6、疾病的話語

7、DNA簡史

8、美國的兒童醫療衛生政策

9、道德判斷的本質

10、火星上的水

11、醫藥公司與全球健康

12、傳染病對歷史的影響

13、非洲的愛滋病

14、關於意識的科學研究

15、什麼是大學,它的目的是什麼?

16、俄羅斯小說中的愛情

17、懷疑主義與知識

18、一個社區的研究

19、基督教與美

20、怎樣欣賞畫

21、浮士德

22、黑人作家筆下的白人

23、香蕉的文化歷史

24、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25、蘇格拉底及其批評者

26、怎樣讀中國的詩歌

27、互聯網與法律

28、美國的70年代

29、The American Creed Exceptionalism and Nationalism.

30、語言與政治

31、信任與民主

32、美國的總統選舉

33、60年代的青春文化

34、盜版

35、全球變暖與公共政策

36、當代印度

37、公共健康與不平等

38、公墓的歷史

39、人權

40、政治演講與美國的民主

41、「犯罪」的概念

42、現代歐洲國家的民族主義

43、煙草的歷史

44、酷刑與現代法律

45、大腦的測量:心理學實驗的興起

你看,隨便這麼一列,就有45個。對於一個求知慾很強的人來說,這些課程簡直就是一場饕餮之宴,舉着筷子,不知從何下手。不知道清華北大,能給那些剛剛背井離鄉的18歲孩子,開出上述45門課中的幾門。

我相信,大學精神的本質,並不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深奧,而恰恰是恢復人類的天真。天真的人,才會無窮無盡地追問關於這個世界的道理。關於自然、關於社會。

大學要造就的,正是達爾文的天真,愛因斯坦的天真,黑格爾的天真,顧準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顧的「呆子氣」。

「成熟的人」永遠是在告訴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變的。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領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務主義引起的短視,來到星空之下,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數學、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樣在深藍的天空中閃耀,大人們手把手地告訴兒童,那個星叫什麼星,它離我們有多遠,它又為什麼在那裏。

劉瑜,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著有《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等作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美國留學中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426/128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