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大陸街邊兩塊錢一根的烤腸 裏面到底是什麼肉?

在中國的每座旅遊城市,都有一條大同小異的商業街。

除了販賣在義烏批發的小商品掛件外,烤腸更是遊客的寵兒。

它的售賣非常隨意。僅需要挪動一架小巧的烤腸機,學校、商圈、車站任它生根發芽。

人與人口味不同,但對烤腸,卻好像天然有種極高的接受度。

從「台灣熱狗腸」,發展到今天「火山石烤腸」等琳琅滿目的種類,它始終在街邊勾引着一批批吃貨。

烤腸的大受歡迎,與親民的價格脫不了干係。

即便是在2016年,豬肉最貴賣到24元一斤,烤腸也依然能保持2元左右的價格巋然不動。

2017年7月,「央視新聞」爆出黑心烤腸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在原料中使用廉價的狐狸肉、貂肉,還摻雜大量豬肉香精、紅曲紅色素、防腐劑、澱粉等非肉類材料掩人耳目。

在中國媽媽們眼裏,烤腸早就被划進了「垃圾食品」的行列。

然而,面對「烤腸配奶茶」的混合雙打,年輕人還是毫無招架之力。

騙人的「台灣烤腸」

中國人有多愛吃烤腸?

十年前《中國食品報》估算烤腸的市場規模,就在160億以上,年銷售量18億根的數據,足以載入史冊。

這種國民小食,幾乎是所有人的共同回憶。烤得「皮開肉綻」的,再裹上一層調料,一口下去滿嘴的熱氣,嚼得嘎嘣脆。這樣的美味,叫人難以割捨。

去年11月,就有網友偶遇林更新、朱楨等明星趁着浙江溫嶺錄製節目的間隙,十分「接地氣」地跑去買烤腸吃。

中國人雖然擅制風乾的臘腸,但烤腸卻是一種舶來品。

它最早起源於13世紀法蘭克福,後傳到美國演變為「熱狗」。20世紀中葉進入日本,再在台灣地區流行。

美國人對Hot Dog同樣欲罷不能,不僅能單吃、夾漢堡,更是每年「獨立日」的必備節目。

美國熱狗香腸理事會統計,美國人在獨立紀念日這天,能吃下1.5億支熱狗。

把這些熱狗連成一串,可以從西岸的洛杉磯拉到東岸的紐約五趟有餘。

烤腸的全球風靡,讓食品商嗅到了商機,20世紀90年代,烤腸借着「台灣小吃」的名號打入大陸,迅速發展。

21世紀初,大陸每月烤腸原料的需求量近萬噸,是台灣的50倍。台灣食品專家羅榮茂感嘆道:「台灣烤腸在大陸的發展軌跡簡直是一個奇蹟。」

不少大型企業紛紛投產,許多地方品牌也加入其中。有企業甚至喊出了「一根烤腸,撬動的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更是千百萬個閃光夢想」的口號。

不過「烤腸」這塊蛋糕只有這麼大,參與廠商多了,惡性競爭也逐漸浮出水面。

在拼價格、降質量的大戰之後,如今市面上的「台灣烤腸」,大多是掛羊頭賣狗肉

地道的台灣烤腸是把純豬絞肉灌進腸衣,用明火燒烤。而大陸的「台灣烤腸」中加入了大量澱粉,用金屬架加熱,口感鬆軟無嚼勁。

直接的差別在於,台灣賣的烤腸價格多在20元左右。

2016年各種肉類的價格丨華夏養豬網

但就在大陸版「台灣烤腸」將錯就錯的二十多年裏,為了維持低價銷售,烤腸廠商仍在費勁做着局中局。

浙江台州的一位食品生產人員說:「烤腸的用料太亂了。

他們的工作人員檢驗產品品質,烤腸都是嚼兩下就吐出來,甚至還要漱口,因為他們清楚這是什麼做成的。

烤腸原料不可描述

2016年,湖北15歲的小程在吃了3根烤腸後,在半夜突然嘔吐、腹痛,高燒到昏迷,被推進ICU急救。

小程肝腎器官嚴重受損,經醫生診斷為膿毒症及感染性休克。

而致病的起源,就是食用了變質的烤腸。烤腸里含有的肉毒桿菌、大腸桿菌等,人體進食過度,很容易導致感染

《2017-2018餐飲行業大數據》顯示,中國餐飲行業規模雖然位列世界第二,但人均餐飲消費水平很低。

始終保持低價的烤腸,正是中國餐飲行業魚龍混雜的一例典型。在它膨脹式發展背後,存在着食品安全隱患。

一方面,烤腸生產的准入門檻低。一個小型的烤腸廠,硬件設施只需要10萬元左右。一旦在原料上偷工減料,就能薄利多銷。

另一方面,烤腸製作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企業一般只對部分方面進行了規定,比如澱粉含量不大於10%,蛋白質含量不小於10%,但對於產品的等級劃分等很多方面都沒有明確提及。

正規一點的廠商一般會用雞肉作為主要原料,再添加豬肉香精等添加劑,和降低成本的澱粉填充劑。

黑心廠商則會選擇用養殖場剝皮剩下的免費狐狸肉、貂肉做原料,好賺取更多利潤。

甚至有些烤腸根本不是用肉做的,而是用一些植物蛋白及色素、香精等化學品調製而成。

記者48小時暗訪私宰窩點問題豬肉未經檢疫流向餐桌

近年來「烤腸里吃出異物」的新聞也屢見不鮮,「贈品」包括骨頭、棉絮、蛆蟲等,包羅萬象無奇不有。

實際上,不僅是中國烤腸「原料豐富」,2017年7月,美國農業部也曾宣佈,在全球範圍內召回700多萬磅含有碎骨的熱狗產品。

聯合國聯農組織甚至直言:「用於熟肉製品的原料肉是低級肌肉邊角、脂肪組織、頭肉、動物腳、動物皮、血液、肝臟和其它可食用屠宰副產品。」

在中國人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的今天,烤腸在原料上的「放飛自我」,讓它這一國民小吃不復往日風光。

烤腸等加工肉製品危害多

雪上加霜的是,一項針對逾50萬人,為期13年的醫學研究顯示:大量食用香腸、火腿、鹹肉等加工處理肉食品的人,健康和壽命都大打折扣。

每天吃160克加工肉食——即兩根香腸加一片鹹肉的人,比每天食用加工肉不超過20克的人,提前死亡率高出44%。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研究機構對加工肉製品的致癌性進行了評估。後來機構聲明:加工肉製品屬於最高等級致癌物。

每天食用50g的加工肉製品(相當於一根香腸),患病的風險增加19%;如果每天食用加工肉類達50g,患胰腺癌的危險能增加38%。

英國政府還曾向國民建議,每日加工肉製品攝入量小於70g。

特別是在香腸的加工過程中,亞硝酸鹽是醃製時常用的添加劑。因為它能防腐,還能讓肉色鮮艷,提升口感。

然而,亞硝酸鹽里的亞硝酸鈉很容易和肉里的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甲胺作用,生成二甲基亞硝胺。而亞硝胺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一種強致癌物。

中國是肉類消費大國,肉類消費總量達到8483萬噸,佔全球肉類消費總量的27.8%。

但幸運的是,與國外相比,中國人均加工肉製品食用量很低,人均每天遠低於致癌標線的50g。

德國紐倫堡銷售烤腸的攤位/視覺中國

一蹶不振的傳統烤腸

烤腸行業的黃金時期,一噸產品的出廠價通常都在2萬元左右,但到了2014年,出廠價格已經下滑到每噸1萬元以下。

一箱烤腸的利潤,低的時候只有幾塊錢。

為了扭轉局勢,不少企業開始投入創新,開發了玉米腸、燕麥烤腸、魚籽腸等新產品,卻收效甚微。

速凍食品的研發人員表示:「當前烤腸的格局很難突破,烤腸給消費者的印象太差了。」

在奶茶已經邁向均價20元的年代,一兩元的烤腸,敗局已定。

烤腸作為80、90後學生時代的寵兒,隨着一代人的長大,地位已經逐漸被關東煮、雞排取而代之。

只是,曾經對烤腸愛不釋手的他們有了孩子,也開始學着當初父母的語氣說:「雞排是垃圾食品,別吃!」

兩元烤腸太危險,所以選擇了一元一根烤腸的你,記得偷偷給文章點個讚喲~

參考文獻:

[1] Anne Harding: Study: Too much red meat may shorten lifespan.CNN.March13,2012

[2] F Days: Celebrate! Holidays in the USA- About the USA.VOA news.On July4,2016

[3]牛海力,孔保華:紅肉及加工肉製品與癌症風險關係的研究進展.肉類研究[J],2015(29)

[4]莫運喜,覃愉:台灣烤腸的生產工藝.肉類工業[J],2009

[5]張根生:紅肉、加工肉製品及飲食文化與癌症關係淺析.肉類研究[J],2015(29)

[6]姚冰冰:「後烤腸時代」:創新未奏效,救市難破冰.中國食品報[N],2014.12.11

[7]中國烹飪協會:2017-2018餐飲行業大數據,2018.2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SME科技故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310/125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