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幾億家庭的一顆大雷:一半家庭零儲蓄 2/3資產是房地產!

作者:

今年6月,中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長8.4%,這一數據可謂是近40年「谷底」。過去39年間,中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速從未跌破9%。今年以來,1月至7月各項存款餘額基本在170萬億元左右。

央行發佈的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新增存款5352億元,從存款結構看,當月新增存款主要來自企業部門,住戶存款則大降1.32萬億元,為歷史單月最大降幅。西南財經大學發佈的《中國家庭金融報告》顯示,中國儲蓄最多的10%家庭,擁有全部儲蓄的75%;另外35%的家庭佔了全部儲蓄額的25%,他們被稱為儲蓄較多人群。而剩下55%的家庭,他們的儲蓄額是0。也就是說,一半多的家庭實際上是零儲蓄。

華人社會歷來有重視儲蓄、勤儉節約的傳統。那麼,中國一半以上家庭零儲蓄意味着什麼?居民手裏的錢都跑去哪裏了?近幾年與居民低儲蓄同時出現的,是家庭高槓桿,後者是造成前者的重要原因。那麼,當居民高槓桿與低儲蓄並存,這也是一種值得重視的金融風險。

近幾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緩,是導致居民存款增速放緩的根本原因。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另外,除去互聯網金融興起、P2P網絡貸款等因素之外,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是低儲蓄的最大原因。

當前100城房價已保持連續11個月超過1.2萬元的均價水平,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是在增加的。簡單做個平均,大概每月有70%比例的城市房價是上漲的。近幾年,很多中小城市房價起來了,很多都是翻倍上漲。

房地產火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將買房當做一種投資行為,當做一種增值保值的手段,而不屑於傳統的銀行儲蓄。與2008-2015年房價波動周期相比,本輪房價上漲周期中,新進入購房者的購房目的已由滿足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為主,向投資性需求為主發生根本性轉變。投資型購房行為佔到一半以上。

從更為直接的購房目的看,過去十年內,剛需型購房比例逐年下降,改善型購房比例穩步上升,投資型購房比例則快速上升,這一趨勢在最近三年表現得尤為明顯。投資型購房佔比,今年一季度已達到50.3%,改善型購房佔比也上升到17.8%。投資型購房行為佔到一半以上的原因,是居民把房產當財富保值的首選目標。

在投資型購房行為興盛的同時,居民住房個貸增長明顯。據Wind數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26家上市銀行的涉房貸款合計達25.52萬億元,較2017年年底的23.85萬億元增長了1.67萬億元,半年時間的增幅為7.02%。其中,26家上市銀行對房地產公司類貸款餘額為4.82萬億,增幅為8.25%;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20.7萬億,增幅為7.52%。

銀行半年報數據顯示,國有大行房地產貸款投放規模仍居高不下,尤其是上半年三四線城市的個貸增長明顯。建設銀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餘額45012.16億元,較去年末增加2881.49億元,增幅6.84%。

截至2017年5月,央行公佈的境內居民住戶存款總額為62.6萬億。雖然居民住戶存款月月攀升,但更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是,境內居民人民幣貸款已經從2010年的8.8萬億飆升到現在的36.4萬億元。把境內居民的人民幣存款減去住戶的貸款後發現,中國人手裏已經沒有大量存款了,全國居民淨存款僅剩26萬億。

有一個數據,現在對於居民來說,個人資產的三分之二左右是房地產;對於銀行來說,直接和間接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佔據貸款比例的40%甚至更高。中國社科院此前發佈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7-2018)》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居民購房抵押率升至50%,已經接近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水平。該報告還認為,中國家庭在金融機構的負債以消費性貸款為主,約佔居民負債的2/3,大約是經營性貸款的2倍。而在消費性貸款中,以住房貸款為主的中長期貸款佔八成左右。

部分居民只能依靠更多的按揭貸款來購買房屋,客觀上也推動了居民槓桿率的升高。因此網上流傳月掙3萬還過着月工資3000的生活,住在高檔小區和別墅里吃榨菜。當高房貸與低儲蓄並存,不得不引起警惕。美國2008年債務危機,就是因為它的居民開始負債。適當的債務率有助於經濟的發展,但是較高的槓桿率和零儲蓄,則意味着抵禦風險的能力在下降,存在潛在的金融風險。

責任編輯: 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909/117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