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縣文物部門,於一座完整的南宋磚石古墓中所發現全球最老粽子。(圖/翻攝自騰訊視頻)
端午節,想必許多民眾都會吃粽子應景,但你可否曾想過古時候的粽子是長怎樣?根據大陸考古研究,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實物粽子,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從南宋古墓中所挖掘出來,堪稱最老粽子。
綜合陸媒報導,這個號稱全球最古老的實物粽子,是由江西德安縣文物部門,於一座完整的南宋磚石古墓中所發現,距今已有700多年。在墓里,一位女性右手拿着一根40公分的桃枝,上面則吊有2顆菱形狀的粽子,皆長6公分,寬3公分,外皮有粽葉包覆,並用苧麻綑紮而成。
至於為何古墓中會有粽子出現?依照專家的說法,粽子源起是在春秋時期,當時主要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才成為端午節慶的食物。因此,早期粽子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以示親屬的哀悼。
此外,德安縣博物館副館長邱文斌指出,隨葬的粽子會擺2顆,而不放單顆,是為了成雙成對,象徵吉祥如意。而出土的這2顆粽子,邱文斌說,在工藝上保持着江西地方傳統特色,與現代做法頗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