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陳雲一句話促成鄧小平對越南動武

作者:

1979年在鄧小平決策攻打越南之前,很多軍方高層和文職官員都懷疑是否明智,葉劍英粟裕等將帥都反對。還有一些官員擔心,這有可能把蘇聯的龐大軍力拖入衝突。鄧小平徵求其他元老對蘇聯可能干涉的看法。陳雲仔細評估後認為,蘇聯在中蘇邊境的兵員嚴重不足,進攻中國需從歐洲調兵,而這得一個月才能完成。如果作戰時間很短,蘇聯插手中越戰爭的機會極少。本文選自《鄧小平時代》,作者系親共學者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Ezra F.Vogel),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1978年夏天,蘇聯和越南不斷加強合作,使中國官員擔心越南軍隊可能利用便於調動摩托化部隊的旱季進攻柬埔寨。越南在1977年7月已經佔領了老撾,而12月就將進入旱季。

鄧小平曾對美國人說,為遏阻蘇聯的擴張,必須展示不惜一戰的決心。柬埔寨已經成為中國的附庸國,如果中國對入侵柬埔寨的行為不作出強硬反應,蘇聯和越南就有可能自信地以為它們可以擴張到泰國和馬六甲海峽。如果越南打算入侵柬埔寨,蘇聯很可能會送去更多的人員和軍事裝備幫助它進行侵略。鄧小平堅信,中國必須對越南入侵柬埔寨作出強硬反應。

柬埔寨領導人波爾布特在1978年夏天已經認識到越南威脅的嚴重性,他請求鄧小平派「志願軍」幫助柬埔寨抵抗越南入侵,就像毛澤東當年對抗韓國和美國對北韓的入侵一樣。儘管波爾布特對人民的暴政受到西方的強烈譴責,鄧小平還是準備與他合作。鄧小平認為,波爾布特是唯一能夠有效抵抗越南的柬埔寨領導人。

然而鄧小平並不想出兵柬埔寨,他認為這會讓中國陷入代價高昂的戰事而難以自拔,乃至對這個地區的事態失去控制力。他更希望打一場「速決戰」,就像1962年中國軍隊在中印邊境取得的成功那樣。他想迅速而短暫地攻入越南,向越南和蘇聯證明繼續擴張將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中國很多高層的軍方和文職官員都懷疑攻打越南是否明智。有些人覺得,中國剛開始搞現代化,把建設現代工業亟需的稀缺資源挪作他用並不明智;有人擔心中國軍隊尚未作好適當準備;還有人從原則上反對進攻一個共產黨友邦;有人認為軍事攻擊將導致越南長期敵視中國。

還有一些官員擔心,這有可能把蘇聯的龐大軍力拖入衝突。鄧小平本人則相信,蘇聯當時處在與美國談判「戰略武器限制條約II」(SALT II)的最後階段,不太願意因捲入亞洲的陸地戰爭而使談判破裂。但是考慮到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鄧小平徵求了其它老幹部對蘇聯可能干涉的看法。陳雲作了仔細評估後認為,蘇聯在中蘇邊境——這是最有可能進攻中國的地方——的兵員嚴重不足,進攻中國需從歐洲調兵,而這得一個月才能完成。陳雲的結論是,如果作戰時間很短,蘇聯插手的機會極少。

聽了陳雲的評估後,鄧小平宣佈作戰時間不會長於1962年攻打印度(33天)。只打地面戰,不動用空軍。鄧小平知道當時越南飛行員在訓練上強於中國,況且中國也沒有接近越南的機場。再者,避免空戰可減少蘇聯介入的機會。鄧小平仍然很擔心蘇聯可能作出的反應,他從靠近中蘇北部邊境的伊犁撤走了大約30萬中國平民,並命令情報人員密切監視蘇軍在邊境地區的一舉一動。

鄧小平遭到了中央軍委其它成員的普遍反對,因為他們覺得中國軍隊沒有作好作戰準備。人民解放軍還沒有從文革的破壞中復原,紀律渙散,訓練不足。除了1978年在邊境在線與越南有1,100多次小摩擦之外,中國軍隊自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以來從未打過仗;而越南軍隊卻跟法國、南越和美國軍隊打了幾十年仗。他們還擁有蘇制現代裝備,而且蘇聯在1975年美國越戰失敗後一直為越南提供大量經濟援助。

最終,鄧小平的權威和他認為必須對蘇越威脅作出強硬反應的信念,勝過了其它人對打越南的顧慮。北京的一些幹部相信,鄧小平發動並具體指導了這場戰爭是為了使他自己在掌權後加強對軍隊的個人控制。還有人認為,鄧小平知道美國因為與日本和韓國是盟國而向它們無償提供技術,所以他要向美國表明中國打越南就是要與蘇聯劃清界線,不存在與蘇聯人修好的可能。儘管沒有可靠的證據來證明鄧小平到底如何權衡這些不同的考慮,但有一點是清楚的:鄧小平對越南的野心很惱火,他對蘇聯在該地區的擴張深感擔憂。

廣州和昆明兩大軍區與總參謀部研究了增加邊境駐軍的可能需要。但是直到1978年9月的中央軍委會議之後,他們才開始制定對越作戰計劃。在這次中央軍委會議上,首先由總參的情報部門通報了中越邊境軍事摩擦增加的情況,兩個相鄰的軍區——廣州軍區和昆明軍區得到命令集結兵力為打越南作準備。從11月23日開始,空軍、海軍、總參作戰部和情報部的高級將領開了為期一周的會議。會後,東北、華北和西北的軍區全部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嚴密監視蘇聯可能的軍事反應。

11月,11個大軍區中有10個軍區的軍隊開始向靠近越南的邊境集結,這些軍隊多數來自廣州和昆明軍區。中越邊境長達1,300公里,大約一半位於雲南境內,由昆明軍區管轄。另一半在廣西,由廣州軍區管轄。中國軍隊被部署在整個邊境在線,就像國共內戰和南北韓戰爭時一樣,中國軍隊向越南邊境的調動都是在夜間進行,以便做到出其不意。美國方面估計參戰軍隊至少45萬,其中包括在中國境內提供後勤支持的人,越南的估計則是60萬人。

12月8日,中央軍委下令廣州和昆明軍區在1979年1月10日前作好進攻越南的準備,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在12月11日開始部署部隊。不久後的12月21日,許世友在臨近越南的廣西南寧設立了總指揮部,在那裏和他的部下制定了具體的進攻計劃。

同時,中央軍委預計越南即將入侵柬埔寨,因而在12月20日召集了一個座談會,由軍隊領導人細緻評估了越南的動向,並審查了進攻計劃。不出所料,12月25日越南的12萬大軍入侵柬埔寨,並在12天後佔領了金邊。

除了為進攻越南作準備外,鄧小平還作了外交努力。他分別於1978年11月和1979年1月向李光耀和卡特通報了進攻越南的計劃。1979年2月初訪美回國途中他在日本停留,把進攻越南的打算告訴了日本人,勸說日本不要向越南提供財政或其它援助。他在東京時還會見了美國駐日大使邁克.曼斯菲爾德。鄧小平知道他能影響美國國會的觀點,便把已經對日本和卡特說過的話又對他說了一遍:越南和蘇聯計劃包圍中國,中國打越南是要給它一個教訓。

在籌划進攻越南的那段日子,鄧小平忙於中央工作會議、三中全會、與美國關係正常化、以及為承擔頭號領導人的責任作準備,但是他仍抽時間領導着與對越戰爭相關的外交和軍事準備工作。戰事一開始,他每天都深度投入到軍事指揮之中。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和薛立泰後來研究鄧小平在打越南中發揮的作用時得出結論說:「無論是這次進攻的戰略思考還是戰爭目的及規模的確定,都是來自鄧小平本人。他選定自己最高級的戰將擔任戰場司令員,動員相關各省支持戰鬥,批准作戰細節,下達作戰命令。這是一場鄧小平的戰爭。」在整個戰事期間,鄧小平一直提供全面的領導——有人說他對中國軍隊的調動熟悉到排級。

就像中國的許多司令員一樣,鄧小平想打一場殲滅戰。當年打淮海戰役時,軍隊的目標是把國民黨軍殲滅在長江以北;同樣,鄧小平想迅速攻入越南,以速戰速決的方式殲滅越南軍隊的主力部隊,這次決定性戰役可以使越南威脅中國的能力拖後許多年。越南的軍官曾跟中國人密切合作抗擊美國,對這種戰略自然不會感到意外。他們迅速將主力部隊從中越邊境撤到河內附近,而他們在柬埔寨的軍隊則按兵不動,讓熟悉當地地形和居民的地方部隊和民兵與中國人周旋。

中國軍隊選在越南進入旱季、中蘇北部邊境烏蘇里江上的冰開始融化之後進攻越南,此時蘇聯軍隊無法從北部利用冰面越境進攻中國。2月9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軍委會議作出了進攻決定,2月13日鄧小平會見了他的柬埔寨盟友西哈努克親王。2月16日,距發動進攻只有17小時前,由華國鋒主持會議,鄧小平向中央高層幹部通報了作戰計劃。由於華國鋒難以擺脫參與作戰準備過程的干係,因此即便發生嚴重問題,他也無法批評鄧小平。

2月17日黎明,大約20萬中國軍隊從分散在整個邊境的26個地點同時向越南境內發起進攻。進攻之前中國就在邊境不同地點發動襲擊以分散越南的兵力。中國要用優勢兵力集中奪取俯瞰五個越南省會城市——諒山、高平、老街、河江和老山——的山頭,他們預計幾天之內就能攻下這些地方。

鄧小平的這次入侵行動發生在一個戰略時刻:不到三周之前他剛成功地出訪美國,並在日本作了短暫停留。鄧小平的出訪使蘇聯擔心美國可能向中國提供情報,假如蘇聯採取行動,美國有可能支持中國。布列茲尼夫甚至給卡特打電話,想讓美國保證不會暗中幫助中國。但是卡特向他作出保證後,布列茲尼夫疑心猶在。

中國軍隊一攻入越南後就發現,越南人的有效抵抗超乎他們預料。中國軍官因準備不足而陷入慌亂。入侵的中國軍隊都被安排了具體任務,然而他們缺少情報,與上級通訊不暢,無法迅速採取行動。各部隊之前的協調也很差,供給線拉得太長,只好派一部分軍人回到中國搞物資供應。中國軍隊用炮兵支持部隊推進,試圖集中優勢兵力對付抵抗。然而與對日抗戰和國共內戰時不同,那時共產黨軍隊能依靠當地老百姓的幫助,而越戰中的越南當地民眾卻在為越南軍隊提供情報和後勤支持。

中國預計一周內拿下全部五個省會城市,但直到開戰三周後他們才攻下諒山。而最慘烈的戰鬥就發生在諒山附近,中國軍隊在這裏集中兵力要取得對通向南邊河內的要道的控制權,向越南人表明他們可以威脅到越南的首都。中國軍隊人多勢眾,決心堅定,確實攻下了五個省會,但傷亡人數遠高於越南。據估計,中方在這次戰鬥中有25,000人陣亡,37,000人受傷。

3月6日攻下諒山後,中國立刻宣佈取得勝利並開始撤軍,並在撤退過程中儘量破壞越南的基礎設施。鄧小平曾保證,戰鬥不會長於1962年33天的中印戰爭。中國軍隊從越南撤軍始於3月6日,3月16日完成撤軍行動,距離入侵時間不過29天。

在入侵越南之後的宣傳中,無論對內對外,中方都把它稱為「自衛反擊戰」。中方辯解說,這是對1978年越南人在邊境多次襲擊作出的回應。駐紮在邊境地區並要對付越南人襲擊的軍官以及他們的上級,都不難理解「反擊戰」的必要。還有些中國官員也像鄧小平一樣,為越南不顧中方警告對華人進行迫害和驅趕感到憤怒。但是也有一些中國高級軍事將領從未對這場戰爭表示支持。

鄧小平聲稱中國已經給了越南一個教訓,但西方的軍事分析家在評估了這場戰爭後認為,事實上是久經戰火考驗的越南人給了中國一個教訓。正如軍事分析家所指出的,這場戰爭暴露出中國軍隊除了缺少現代武器外,還有很多弱點。中國軍隊從11月到次年2月匆忙開戰,意味着它沒有作好充分準備。中方的指揮和控制功能薄弱,而且缺少準確的情報。具體說來,兩大軍區的指揮部在越南作戰時缺乏相互協調,互相不了解對方的行動;它們分別給下級單位下達任務,卻不知道另一方的下級單位在做什麼。解放軍很難為它的表現感到自豪;有些司令員抱怨說,應當允許他們一直打到金邊,奪取全面勝利。軍隊的很多將領,包括葉帥和粟裕在內,雖然沒有公開說出自己的觀點,但他們完全反對打這場仗,他們覺得中國受到的包圍還沒有危險到非要發動這次進攻。民眾也有自己的懷疑:北京民主牆上的一些大字報指出了中國軍隊的糟糕表現,有些人甚至批評鄧小平發動這場戰爭。

但是,無論是在黨內還是對外國客人,鄧小平都說中國完成了它所宣佈的攻佔五個省會城市的軍事目標,更重要的是達到了整體戰略目的,即向蘇聯和越南表明,蘇聯在這個地區進一步擴張要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李光耀認為:「西方媒體認為中國的懲罰行動是失敗的。但我相信它改變了東亞的歷史。越南人知道了如果他們越過柬埔寨再進攻泰國,中國將會發動攻擊。蘇聯人不想在亞洲一個遙遠的角落陷入長期戰爭。」事實上,蘇聯九個月後對阿富汗的入侵確實給蘇聯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因此,即使中國沒有進攻越南,此後蘇聯在東南亞擴張的危險也會變得很低。

中國軍隊的官員試圖掩蓋戰爭成本,但1979年的國防經費支出是223億元,大大高於1978和1980年;與越南接壤的省份所承受的負擔使這場戰爭的成本更高。西方分析家估計,僅戰爭的物資裝備成本一項就高達55億元。外交人員關心的則是另一種成本:這次進攻使中國難以站在一個有原則的立場上批評西方干涉別國內政。國內批評對越戰爭失敗的意見未見公開,而中國和越南在1990年代恢復關係時一致同意不再提過去的衝突。官方的三卷本《鄧小平軍事文集》收錄了他從1978年到1979年的26篇講話,其中只偶爾提及中國的對越戰爭,但沒有一篇講話與這場戰爭直接有關。有些中國人把攻打越南稱為「中國最後的戰爭」。鑑於中國沒有關於這場戰爭的公開討論,不妨把它稱為「中國被遺忘的戰爭」。

沒有證據表明鄧小平對攻打越南是否明智表示過懷疑。但戰爭之後,鄧小平確實利用軍隊在越南戰爭中的糟糕表現強化了他自1975年就開始的工作:讓無能的軍官退休,嚴肅紀律,增加軍事訓練,使用教育程度更高的軍官。他指示解放軍認真分析戰爭中暴露的弱點。中國軍隊終於開始正視美國軍事分析家指出過的很多問題:戰爭前後情報質量低下,各單位之間通訊不暢,裝備質量差,軍隊領導沒有能力提供全面協調。

戰爭之後,鄧小平指示中國軍隊在中越邊境駐紮大量軍隊,對越南人進行騷擾。正如鄧小平對到訪的美國參議員傑克遜(綽號「鏟車」)所說,他要殺一殺越南人的氣焰,繼續教訓一下他們膨脹的野心。此後幾年裏,至少有14支師級部隊被選派輪流駐守於中越邊境附近老山的中國一側。越南則在它的北部邊境駐紮了80萬軍隊以防中國進攻。越南人口大約只有中國的二十分之一,它在此後十年為保衛其邊境耗費了大量資源。

在此期間,中國利用中越邊境上不斷的小型衝突來訓練自己的軍隊,衝突的規模偶爾能達到動用一個師的兵力。在1980年代,中國大多數步兵部隊都曾被輪流派往邊境參與小型衝突。有軍事分析家指出,與世界上最驍勇善戰的地面部隊打仗,為中國軍隊提供了極好的訓練。大量中國軍隊的駐守也使蘇聯在為越南提供更多援助時變得更加謹慎。

越南對較弱小的東南亞國家的威脅,加強了後者與中國合作對抗這種威脅的願望。越南的侵略行為也導致東南亞各國加強了東盟組織的合作。當越南在1984年奪取柬埔寨一條通往泰國的要道而威脅到泰國的安全時,中國發動了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一次邊境攻擊,迫使越南人撤退。鄧小平在1979年攻打越南以及在中越邊境不斷進行的軍事活動,增強了其它東南亞國家抵抗越南野心的信心,它們知道中國會像幫助柬埔寨和泰國那樣幫助它們。

就像下圍棋一樣,鄧小平要阻止蘇聯和越南佔據有利空間圍住中國,同時又要護住自己的眼位。他在1984年盡力護住了眼位,阻止了越南進入泰國進而染指重要的馬六甲海峽。在鄧小平看來,到1980年代初時,包圍中國的威脅已經被消除。

越南對柬埔寨的佔領和中越邊境不斷的軍事摩擦讓它不堪重負。早在1979年8月鄧小平會見來北京訪問的美國副總統蒙代爾時就已經看到了這種可能。他對蒙代爾說:「越南現在的處境還不算太難,不會接受政治解決。或許,越南人的麻煩多到無法承受時,他們就會接受了。」他對蒙代爾說,越南背着沉重的雙重負擔,它要佔領柬埔寨,又要在中越邊境維持一支60萬到100萬的大軍,越南人遲早會認識到,蘇聯不可能滿足他們的所有請求。

鄧小平退休時越南已不再威脅東南亞各國,而是開始謀求與諸國建立友好關係。1980年代初,正是由於越南對這個地區的威脅才導致東南亞各國加強東盟合作。有意思的是,1990年代越南自己也開始努力與東盟改善關係,並在1995年被接納為東盟的成員國。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鄧小平時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128/84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