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虧哭了!中國人財富一夜蒸發30% 樓市圖窮匕見

因為遭受黑客攻擊,比特幣平台上,比特幣價格出現近30%的暴跌,而近期中國人蜂擁進入比特幣交易領域,比特幣成了中國用戶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因此,一部分持有比特幣的中國人財富將在一夜之間蒸發30%。但投資大鱷索羅斯認為,相比比特幣的損失,樓市更加危險。

綜合媒體8月9日報道,上周,來自香港的比特幣交易平台Bitfinex遭受黑客攻擊,該平台約有11.9756萬個比特幣從賬戶中被盜,損失價值約7000萬美元。當外界報道這一消息後,比特幣價格出現近30%的暴跌(其最新對手,ether平台也未能倖免)。

這一事件再次顯示了數字貨幣所存在的巨大風險。儘管業界不乏相反的聲音,但來自外部的黑客依然是持有數字貨幣的任何用戶所面對的最大威脅和風險。

現在,對那些在被黑客攻陷的平台上「持有」比特幣的用戶來說,他們還要面對另外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因為Bitfinex平台宣佈,自己將會引入一個正確的歐洲銀行解決機制,並將採用該機制對大量黑客攻擊事件進行審查。

受此影響,所有平台的用戶將會失去他們36%的比特幣存款。通過這種方法,Bitfinex平台也希望有史以來首次設定比特幣「內部救助機制」。

隨着Bitfinex平台相關聲明的發佈,本周日早盤交易中比特幣價格攀升至599美元。截止到上周五結束的一周時間內,這種虛擬貨幣價格已下跌12%至577.23美元,出現自6月份以來最大跌幅。與8月2日出現的最低470美元的價格相比,現在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的趨勢已經結束。

Bitfinex平台在上周六的一篇博客內容中表示:「經過慎重思考、分析和諮詢後,我們最終達成一個決定,這種損失必須完全覆蓋平台上所有的賬戶和資產」。「在發生損失的每一個錢包里,我們都會以信用擔保的方式生成一個BFX標識的令牌,用這個令牌來記錄每一位客戶的不連續損失。」對客戶來說,這種好運被貨幣化為「令牌」。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來自Bitfinex平台的一位代表在給新聞網站Reddit的一份郵件中表示,36%的資產損失「適用於該平台上所有的資產,也就是涉及所有的用戶」。

跟外界在一年前的預測一樣,比特幣數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來自中國用戶對虛擬貨幣需求爆炸式的增長所造成。

為了能夠繞過中國政府對資本外流的資本控制,中國人蜂擁進入比特幣交易領域,比特幣成了中國用戶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對於像Bitfinex平台遭受的這種黑客攻擊,將會影響到大量中國比特幣用戶。

分析認為,有待外界進一步觀察的是,考慮到比特幣價格的大幅反彈,還將會帶來大量的黑客攻擊事件,也許將會給中國用戶對數字貨幣的熱愛潑上涼水。

但相比較比特幣黑客的「兇殘」,樓市的風險可能更值得關注。

最近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國家大型投行集體唱空股市,認為人們應該趕緊出手手中股票資產。但有分析認為,除了股市,房地產市場似乎更加危險。這些上流社會的人士也可能會感到苦惱的是,他們的另一個大資產遭遇困境:高端住宅地產。價格的無限上漲似乎已經停止,銷售已明顯放緩,特別是在那些出現天文數字的地方,如紐約、加利福尼亞和佛羅里達。

高端住宅指的是價值超過250萬美元的房屋。今年早些時候疲軟的股市,加上美元的走強,被視為交易放緩的原因。根據電話會議記錄,受到影響的關鍵市場有紐約市區、漢普頓、佛羅里達沿海地區、加利福尼亞北部和南部。對於活在現實世界的你來說,這些地區的房價已經高到不可思議。

美元走強讓富裕的外國買家要付出更高的價格,他們手中的比索、雷亞爾、盧布、歐元或者英鎊現在買不了那麼多的美國房產了,而他們中的許多人把美國的房產當做是實質上的安全保險箱,他們認為把財富放在美國能夠遠離海外政治風險。

與此同時,股票市場遭受的衝擊可能不會讓富人縮緊腰帶過日子。但如果他們的淨資產受到影響,市場下跌就會使他們暫緩大筆購買計劃,他們的財富幾乎都與能源相關。那些靠技術起家的人應該不會感到疼痛,但是在技術通脹的加州北部,它的價格似乎會受到影響。

套用一位紐約州長候選人說出的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主要問題就是價格高得該死。

Realogy董事長兼CEO斯密斯(Richard Smith)在電話會議上指出:「從估值角度來看,高端市場存在相當程度的泡沫,所以還會有一些市場調整。」隨着賣家需求的減少,價格現在開始「安頓下來」——他稱之為「希望」——這樣更契合市場。

斯密斯繼續表示,隨着時間的推移就會出現「市場定價」。高端房地產消費者沒有買房的急迫性。另外他們通常用現金購買,也不擔心抵押貸款利率。他認為:「好消息是,當價格最終來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水平,一個非常低的水平,顯然他們便會進行交易。」

換言之,要完成交易,「市場定價」就要帶來一個較低的價格。這個過程仍在繼續。他預計這種現象會貫穿今年,至於明年是否會繼續還無定論。

雖然普通住房供應不足,但位於昂貴海岸線區域的高端住宅卻似乎是供應充足。如果低於住宅所有者的「目標」價,他們不是特別願意出售。這一水平的買家也往往不需要急於達成協議,因為他們很可能對現在的住房也感到舒適。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全球央行們所吹動的流動性浪潮已經把這類資產的價格抬升到儘可能高的水平。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進行市場定價。

中國房地產市場也並未「置身身外」。近期,中國大陸城市深圳房價下跌引發了人們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拐點是否到來的大討論,有分析提出警醒,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五大炸雷。包括中央出手抑制資產泡沫;證監會、銀監會以及保監會對風險的控制;以及財政部發聲對房地產稅的改革等。

官媒也發聲認為,首先要關注的是,「地王」由一線城市蔓延至二線城市,南京蘇州合肥等2016年「地王」雲集之城,也正是今年以來房價上漲最迅猛的地方。必須關注的是,在傳統房價與地價關係即「麵粉」「麵包」問題之外,作為「和面的水」的流動性起了多大作用?在當前相對寬鬆政策下,部分開發商通過融資舉債、加槓桿等方式造「地王」,企圖以房價上漲自我解套;在積極擴張戰略下,部分企業上半年債務融資規模較大,後續償債壓力如何舒解?擊鼓傳花的風險如何防範?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810/78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