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僅在位九天最後慘遭當眾斬首的英國女王

作者:

通常情況下,我們提到英國女王,一般指的是瑪麗一世、伊麗莎白一世、瑪麗二世、安娜一世、維多利亞一世、伊麗莎白二世這6位。而事實上,還少了一位,那就是在瑪麗一世之前的「英國第一位女王」的簡·格雷。不過,簡·格雷僅僅在女王寶座上坐了9天就被廢,半年後遭處死,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名畫《簡·格雷的處刑》(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英國公投脫歐後,90歲高齡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對媒體自嘲說:「不管怎樣,我還活着。」(查爾斯王儲內心OS:我的時間不多了……)自1952年2月6日登基以來,伊麗莎白女王已在位64年之久,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但是今天想講的,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簡·格雷的故事。提到歷代英國女王,通常指瑪麗一世、伊麗莎白一世、瑪麗二世、安娜一世、維多利亞一世、伊麗莎白二世(現任英國女王)6位。其實嚴格地說還有一位,就是在瑪麗一世之前即位,號稱「英國第一位女王」的簡·格雷。

不過,她登上女王寶座僅僅9天就遭廢,半年後被處死,成為宮廷權力鬥爭的悲慘犧牲品。

就讓我們從這幅名畫背後的故事講起(見本文配圖)。

這是發生在1554年的事,恰好在莎士比亞出生前10年。自那以後,簡受刑的情景為眾多畫家所描繪,不過最受歡迎的作品直到300年後的浪漫主義狂飆中才出現,就是法國畫家保羅·德拉羅什取材於異國歷史而創作的這幅畫。

整個畫面經過精心謀劃,極具舞台風格。畫面左邊有一根巨大的圓柱,看上去像是某座宮殿,以此作為行刑地點。緊靠着圓柱的是兩個侍女,一個轉過身去哭泣,另一個則六神無主。放在後者膝上的披風和鑽石首飾等剛剛還戴在簡的身上。斬首的時候,必須把這些礙事的東西除去。

年輕的前女王只戴着一枚嶄新的婚戒,潔白無瑕的絲質長裙應該是她的嫁衣,同時也像是在表達她的清白。因為被蒙上了雙眼,她不知道是否有斷頭台,只好用手摸索,而一個中年祭司像是要將她圍攏起來一樣引導着她。斷頭台上鑲嵌着鐵環,用鎖鏈固定在地面不能移動。簡的腳下還有考慮到她身份的帶流蘇的豪華坐墊。她可以俯臥在上面,把頭伸出去。地面上鋪着黑布,上面撒着吸血用的稻草,令人聯想到即將發生的事情,動人心魄。

右側站立的劊子手頭戴紅帽,身着紅褲,乾淨利落。巨大的斧刃格外厚重。和日本刀那種「斬」的鋒利不同,這種斧頭給人一種「砸」的恐怖。他的腰間還有繩索和匕首。繩索用來綁縛人的手臂,那麼匕首究竟做什麼用呢?實際上,割下頭顱時會用到它。

在「人道的」斷頭台出現以前

斬首過程中的失誤非常多

比如頭髮使刀刃打滑(所以簡把頭髮紮起來露出脖頸),或者劊子手的技術不夠嫻熟(一刀斃命需要高超的技巧),有時劊子手的精神也不集中(眾目睽睽之下,劊子手所承受的壓力也相當大)。

17世紀下半葉的劊子手傑克·凱奇就是很有名的例子。他在將企圖謀反的蒙茅斯公爵斬首時,由於心神不定,第一下只是傷了對方的脖頸。據說公爵居然能站起身怒目而視,可見當時劊子手的力道實在是差太多了。當公爵重新俯臥,凱奇,又砍了第二下和第三下,只能使對方徒增痛苦,卻不能氣絕。最後凱奇扔下利斧號啕大哭(儘管真正該哭的是公爵)。在圍觀者的責罵聲中,劊子手拾起斧頭又砍了兩次,結果還是不行。最後,他只好用隨身攜帶的匕首把公爵的頭活生生地割了下來……

這個過程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但特別無能的劊子手並非只有凱奇一個。因得罪伊麗莎白一世而被處死的埃塞克斯伯爵的遭遇就與蒙茅斯公爵不相上下。而如果說女性因為脖頸較細而容易下手的話,那麼了解歷史的人都會為瑪麗·斯圖亞特鳴冤叫屈(1587年,年僅45歲的瑪麗·斯圖亞特被伊麗莎白一世以謀反罪名押上斷頭台。據說行刑時,劊子手第一刀砍在了她的後腦勺上,第二刀才砍進脖子裏,直到第三刀才把頭砍了下來)

總之,和鈍斧相比,匕首同樣可怕,受刑者只能祈禱劊子手不要用到匕首。現代人往往以為女性可能有其他方法受死,可是在冷兵器時代,斬首乃是一種高貴的死法,被處以絞刑的多為平民。

不過,這幅畫上的劊子手仍然存在違和感。他簡直心不在焉,對前女王流露出同情的眼神,很難想像他能拿出一刀斃命的氣魄來行刑。在執行如此重大的任務前,怎麼能如此無精打采呢?難道他的本領不令人懷疑嗎?(很幸運,簡的行刑很快結束了,並沒有拖延很長時間。)

這幅畫描繪的情景實在是太震撼了,甚至因過分流於感傷而受到批評。儘管有人認為侍女的存在使畫面顯得誇張而凌亂,但這幅畫卻有着令人難忘的魔力。如同成功的戲劇,無論配角怎樣,主角都具備壓倒一切的力量。簡·格雷的巨大魅力決定了一切。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她既沒有抵抗,也沒有恐懼,對周圍人的悲泣充耳不聞,下定決心,從容就死。她那副姿態如同脆弱的白色花朵,凋零之前的美麗與芬芳衝擊着觀眾的胸膛。

如此充滿朝氣、楚楚動人的少女,轉瞬之間將身首異處、肝腦塗地,永遠地化作冰冷的屍體。只要一聯想到這些,這幅殘酷的繪畫所流露出的美就令人不寒而慄。

而現實比人們的想像更為悲慘

根據反叛者的裁決,簡·格雷的行刑地並不是宮殿之類的室內,而是在倫敦塔的廣場上公開行刑。對當時的民眾而言,王公貴族的斬首是如同「虐熊」(驅使多隻惡犬圍攻被捆在木樁上的熊)一樣大受歡迎的雜耍。大家都會蜂擁而至,享受這種殘酷場面。劊子手將簡的頭顱砍下,抓着她的頭髮,高高舉起,展示給眾人。遺體在現場放置了4小時之久。

那麼,

簡為何被處以死刑?她犯了什麼罪?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至強勢的亨利八世(參考《膽小別看畫1:方塊A的作弊者》)。簡·格雷是亨利八世的妹妹的外孫女。由於這樣的血統,簡一出生,厄運就隨之而來。亨利八世為了得到男性繼承人,或者與王后離婚,或者乾脆殺害王后。最後他終於得償所願,與第三位王后簡·西摩有了一個男孩兒(即後來的愛德華六世)。但問題也因此產生,就是他還有與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女兒瑪麗以及與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生下的女兒伊麗莎白。由於亨利八世多次結婚,觸犯了天主教的規矩。儘管是暫時的權宜之計,也得將這兩個女兒貶為庶民,使她們不得具備繼承王位的權利(這一點恰好令陰謀家有機可乘)。

最後亨利八世撒手人寰,留下遺言,恢復了兩個女兒的王位繼承權。繼承權排序為:第一位是愛德華,第二位是瑪麗,第三位是伊麗莎白,第四位是簡·格雷。如果愛德華能夠長壽並生下個兒子就好了,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愛德華體弱多病,不可能在位很久,所以一場政變很早就在謀劃之中了。

主謀是誰呢?是簡·格雷的舅舅。

在簡很小的時候,懷有野心的舅舅約翰·達德利就以她的監護人自詡,最後讓簡和自己的四兒子吉爾福德·達德利結婚。約翰·達德利的如意算盤是,愛德華死後,他藉口瑪麗和伊麗莎白都是庶出沒有繼承權,讓簡即位,這樣他就可以獨攬大權。愛德華15歲時早逝,約翰·達德利馬上採取行動,宣佈簡繼承王位。

據說直到這時,簡一直被蒙在鼓裏,面對這一切只有驚愕的份兒。如果這是事實的話,那麼簡的確應該受到責備——她對自己敏感的身份實在是太缺乏警覺了。在這一點上,伊麗莎白恰好和她形成鮮明對照。簡雙親齊全,生活溫暖,而伊麗莎白的母親(安妮·博林)則被父親(亨利八世)殺掉。其後伊麗莎白飽嘗辛酸,察言觀色的同時不敢有絲毫懈怠,多次逃脫劫難。

要說達德利陰謀失敗的最大原因,應該是他沒能逮捕瑪麗。(瑪麗同樣工於心計,早已聞風而逃。)其實只要瑪麗和伊麗莎白死掉,簡還是有可能長期安坐王位的——儘管只是傀儡。可是逃走的瑪麗很快以民眾的擁戴為後盾殺了回來,9天之後就將達德利一家一網打盡,登上王位。

不過,此時瑪麗女王的人氣也如春天的融雪,很快就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血腥瑪麗」的綽號。簡的丈夫吉爾福德被處死,只有他的弟弟羅伯特·達德利因年幼不諳世事得到了赦免。歷史的樂趣正在於此。正是這個羅伯特,日後成為伊麗莎白一世「眼睛一樣」的戀人。

政變主謀達德利當然很快身首異處,但如何處置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簡,瑪麗一世曾猶豫不決,只好將其暫時囚禁在倫敦塔里。此時,簡還是有可能保住性命的。然而,當瑪麗打算和天主教國家西班牙的腓力二世結婚時,反對聯姻的新教教徒發動了叛亂。這一次,居然是簡的親生父親格雷和叛亂首領有瓜葛。這實在太致命了,簡的生命只能到此為止。

從某種角度可以說

簡是被自己的父親和公公聯手害死的

臨刑前,簡得到通知,只要她改信天主教就可保命,但她拒絕了。她或許想到,縱然時光倒流,自己也可能不知什麼時候替人背上叛亂的黑鍋,或者一生都被囚禁在倫敦塔里不見天日,倒不如儘早追隨自己的亡夫而去。

總而言之,在那以血洗血、以牙還牙的政爭時代,只有以堅強的意志和力量衝破艱難險阻的人——就像伊麗莎白那樣——才可能生存下去。如果簡像這幅畫中所表現的那樣嫻靜,人生註定很艱難。可是我們同樣不能否認,如果她真有這幅畫中所表現的這種引頸受死的從容,那麼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將來沒有君臨天下的那一天。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膽小別看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731/77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