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國際媒體關注新疆局勢:「恐懼和憤怒在沸騰」

一名23歲維吾爾族工程專業學生說,在這裏所有人都變成了爆恐嫌疑人。他去年11月與一位在土耳其的朋友通短訊後,被警方扣押一夜,「甚至接聽海外打來的電話,就一定能讓國家安全部門的人找上門來。」《紐約時報》中文網星期一發表題為《高壓下的新疆:恐懼和憤怒在沸騰》的報道記錄,該報記者傑安迪近期前往喀什、和田、吐魯番、伊寧、莎車,以及烏魯木齊等地為期10天的採訪,揭示出一個「充滿憤怒和恐慌」的新疆社會狀況。

china-xinjinag-unrest-police

圖片:中國武警在位於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扎外站崗。(法新社資料圖片)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1月4日發文,關注高壓之下的新疆局勢。有評論認為,中國政府近期通過《反恐法》以及強化在新疆武力監控,令當地的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面臨空前壓制,民族衝突一觸即發。

《紐約時報》中文網星期一發表題為《高壓下的新疆:恐懼和憤怒在沸騰》的報道記錄,該報記者傑安迪近期前往喀什、和田、吐魯番、伊寧、莎車,以及烏魯木齊等地為期10天的採訪,揭示出一個「充滿憤怒和恐慌」的新疆社會狀況。

報道說,中國政府認為,更嚴格的安全措施以及對伊斯蘭教更嚴密限制,是阻止一起又一起暴力的最好方法。因此記者一行經常要在公路邊無處不在的檢查站停下來接受檢查。全副武裝的士兵在檢查站翻查過往車輛的後備箱,檢查人們的身份證。維吾爾族駕駛員和乘客還被要求交出手機,以便警察在手機上搜索被指為對公眾安全構成威脅的內容或軟件。除了宣傳聖戰的視頻之外,警方還查找Skype和WhatsApp等能訪問被當局屏蔽網站的應用軟件。

一名23歲維吾爾族工程專業學生說,在這裏所有人都變成了爆恐嫌疑人。他去年11月與一位在土耳其的朋友通短訊後,被警方扣押一夜,「甚至接聽海外打來的電話,就一定能讓國家安全部門的人找上門來。」

在距離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不遠的新疆城市喀什,當地官員禁止清真寺用廣播喚拜,迫使宣禮員們站在城市各個地方的屋頂上,一天5次大聲呼喊發佈祈禱通知。這項新規是對禁止課後宗教班,以及禁止18歲以下未成年人進入清真寺等長期官方政策的補充。

另外在喀什東南部的和田市,民眾對政府取締依傳統命名孩子的做法怒不可言。據當地居民和警察表示,政府認為有些少數民族的姓名過於穆斯林化,如父母不給孩子改名,就無法註冊上學;而在新疆北方盛產葡萄聞名的吐魯番,葡萄園主也對當局禁止維吾爾人從事務工活動怨聲載道。這項新的限制導致成噸的葡萄枯萎在藤上;另外,在離哈薩克邊境不遠的新疆城市伊寧,緊張氣氛更由來已久。當地的兩名失業大學畢業生對當局嚴格禁止年輕男子留鬍子、禁止婦女用面紗遮臉等措施公開表示不滿。居民說,無視上述規定者甚至會被監禁。

報道批評中國政府為避免已導致數百人喪生的騷亂演化為叛亂,正不斷推出各種前所未有的措施,旨在影響中國1000萬維吾爾人的生活和信仰。

總部位於德國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星期一接受本台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近期通過的《反恐法》,令外界更擔憂當地少數民族的處境會進一步惡化。在沒有法律限制的情況下,當局武力鎮壓的力度正在升級:

「2016年,我們並沒有看到任何當局有緩解局勢的新措施。相反,近期頒佈的一些反恐名義的法規,甚至當地官員高調譴責所謂非法宗教的言論,包括從當地反饋的信息顯示各地軍警頻繁調動和部署,都證明當地局勢的確是令人擔憂的。」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2014年發生連環襲擊事件後,當局開展了「嚴打專項行動」。官方稱目前已消滅了約200個「恐怖」團伙,處決了至少49人。《紐約時報》的報道指出,中共官方雖宣稱嚴打活動中抓捕的是恐怖主義嫌疑人或所謂疆獨分子,並且上述人士受到境外勢力的影響和指使。但外國記者嘗試調查此類說法時,卻會面臨挑戰。新疆官員很少對採訪要求作出回應。檢查站無處不在,阻止記者前往發生騷亂的城鎮。而在其他一些地方,政府陪同人員會突然出現,令記者難以與當地居民交談。北京上周驅逐法國記者郭玉,更凸顯當局在新疆民族問題上的立場正變得日趨強硬。

長期關注中國民族問題的美國民間組織「公民力量」創建人楊建利認為,新疆問題的表象雖呈現為民族衝突,但其背後的根源卻來自長期性的政策壓迫。尤其是近年來,中共當局對新疆自然資源採取過度開發以及新一輪移民等政策,當地民族衝突的起因日趨複雜:

「每次在新疆發生暴力事件,中國政府一概控制信息。是不是恐怖襲擊?需要反覆論證、公開信息,才能確定。在新疆地區,只有發生什麼事情,馬上就稱為『恐怖襲擊』。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中國政府在利用反恐這一方便的工具,在新疆實施民族鎮壓。這應當引起我們的警覺。」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則認為,中共當局以反恐為藉口進一步壓制新疆少數民族權益,只會導致當地的民族矛盾日趨激化:

「中國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各種形式,從搶奪話語權到以所謂反恐名義立法,將維吾爾人的抵抗與國際恐怖聯繫到一起。中國無非是為鎮壓尋求政治藉口,避免外交壓力,同時推卸因自身原因引發當地動盪的責任。這是令人非常擔憂的。」

《紐約時報》記者引述澳大利亞籌伯大學中國民族問題學者萊博爾德的話說,中國政府目前滲透維吾爾社會的能力正變得五花八門,也越來越令人討厭。雖然這些新的限制能讓共產黨把很多問題掐死在萌芽狀態,但也同時導致了新的民族對立和暴力,並且最終會削弱共產黨自身的合法性和執政能力。國際特赦組織東亞分部主任林偉也認為,中共當局試圖通過壓迫性政策削弱維吾爾的文化及宗教習俗,這樣的手段只能導致新疆局勢出現進一步的惡化。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105/67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