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外媒:台灣總統向中共主席展示什麼是真正的記者招待會

作者:

據《石英》雜誌11月7日報道,台灣和中國本周末舉行了兩「國」最高領導人之間的首次會晤。目標是展示兩「國」的相似程度,有着共同的語言、歷史和經濟利益。但是,通常是最枯燥的事——政治性的新聞發佈會,透露了更多他們之間的分歧。

台灣總統馬英九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六(11月7日)在中立領土新加坡會晤。在這個象徵性的會議上,他們彼此握手、互換禮節及發表含糊的承諾。此後,各方舉行了30分鐘的記者招待會。

在記者招待會上,即使面對最激烈的提問,也很少透露新的信息。但是,迫使他們躲避這樣的問題是新聞自由的一個重要作用,沒有一個真正的記者招待會沒有這種尷尬的倒退和明顯的矛盾。

由民主選舉產生的領導人馬英九給了一個真正的記者招待會。由共產黨的橡皮圖章「國會」任命的習近平則沒有。

比如,馬英九面對的一個提問是關於中共的飛彈,眾所周知這些飛彈瞄準的是台灣。馬英九說習向他保證,這些飛彈布署實際上「不是針對台灣」。這種說法頗為荒謬:根據五角大樓的報告,中共第二炮兵部隊在「準備對台的導彈攻擊和精確度打擊」,估計這些導彈的數目在數千枚。在台灣,人們經常不安地拿這些隨時可能打過來的飛彈的潛在破壞性開玩笑。

因此,台灣中央通訊社(CNA)的記者把問題推了回去,說「總統在一開始跟習先生表達兩岸降低敵意,提到台灣民眾關心飛彈布署問題,不曉得總統是否有具體向習先生提出撤除飛彈立場?」

馬的回答閃爍其詞,表明他並沒有做任何明晰的表示。「我想這是兩岸領導人間第一次談這個問題,我至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告訴他台灣人民有疑慮,希望他重視」,馬回答說。記者會上壓力持續。馬還面對着CNN和台灣其他記者的反覆提問,關於他是否向習近平提出台灣希望在國際社會上被多一點認同。

中共方面的新聞發佈會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習近平不願親自面對傳媒,而是派出了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張完全按照腳本發表了長篇講話。在那之後,他只允許提三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來自知名的親中共媒體。下面是他接到的三個軟球:

中共新華社:如何評價此次會面對當前及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香港中評社:身份和名義一直是困擾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問題,這次實現會面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台灣《旺報》:距離2016年台灣大選只有70天,此刻舉行兩岸領導人會面的用意是什麼?像今天這樣的兩岸領導人會面,未來是否可延續?

也許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中共的官方中央電視台(CCTV)沒有向大陸觀眾播出台灣總統馬英九的記者招待會實況轉播。大陸官方媒體只是通過一些畫面作了總結,在微博上,該記者招待會的完整文稿被封殺,至少至本文發稿時止是這樣的。

中共可能不希望人們看到馬英九的記者招待會有幾個原因。也許共產黨的領導人擔心馬英九會說出一些「禁忌」,或中國的觀眾會聽到西方記者們把台灣稱為一個「國家」。但更多的可能是他們只是害怕展示給中國人民一個民主選舉出來、講中文的領導人在一個真正的記者招待會上是如何表現的。

原文Taiwan' president showed China's what a real press conference looks like—and China blocked it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博談網記者趙亮編譯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1109/64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