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王海濤:「感動中國」的垮塌竟然只有一次

作者:

當生命的安危,建立在英雄的‌‌「及時趕至‌‌」之上,那麼,危樓里的生命,基本上就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當我們熱衷於歌頌無家可歸的英雄,熱衷於驚嘆連夜敲門的傳奇,熱衷於慶幸毫髮無損,下一次災難,往往已經在路上。

遵義。6月14日早上,一棟樓居民樓突然垮塌。這是5天來,這個城市第二棟居民樓垮塌。

第一次發生在6月9日凌晨。

‌‌「凌晨1點多,我和丈夫準備關燈睡覺時,發現房間一側的牆壁有裂縫,而且牆面的石灰在掉。‌‌」39歲的駱開素家在6樓,她在一樓租了門面開小賣部。

這棟樓本來只有3層,後來被房主擅自加蓋到7層。

發現危險後,駱開素和丈夫上樓一層一層的敲門,把樓房的住戶全都喊醒後集中在一樓的空地里。

半小時後,整座樓垮塌,全樓68人毫髮無損。這件事情,傳遞出的正能量已經被官方媒體總結出若干條,我摘抄如下:

1,它反映了中國城市的鄰里關係並不冷漠。

2,它展現了人間大愛,釋放出人性的光輝和力量。

3,駱開素夫婦用自己的義舉書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讚歌。

4,對於駱開素夫婦這樣的平凡好人,我們不僅要鼓掌喝彩,還要大力宣揚和學習。

總之,遵義的這次居民樓垮塌,因為這對夫妻的壯舉,感動了很多很多人,堪稱一次‌‌「感動中國‌‌」的垮塌。這對農民夫妻,在遵義市打拼多年,在城裏買了房子,買了在3樓之上擅自加蓋的房子,最後因為包括自己房子在內的整個樓的垮塌,以一種無家可歸的方式,成為了英雄。

英雄必須獲得他們應得的讚美。但讚美之餘,又會讓人疑問:

1,危樓里的人們的生命安全,能否依賴這種民間英雄?

2,當這樣的‌‌「正能量‌‌」成為輿論的主旋律,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掩護‌‌」了某種‌‌「負能量‌‌」?

當危樓里的68個人毫髮無傷,災難變成了皆大歡喜的英雄讚歌,68個無家可歸的人以及那一片廢墟成因,似乎變得無足輕重。

遺憾的是,遵義過於不幸。災難本來已經被壯舉所掩護,5天之後,又發生了一起無人掩護的居民樓垮塌。6月14日早上的這次居民樓垮塌,因為沒有英雄的拯救,顯得‌‌「平淡無奇‌‌」:有人死亡,有人失聯。

官方初步判斷,這座建於1994年的居民樓,是C級危樓。剛滿20歲的樓發,已經是危樓,所以,當一場地震到來的時候,為何傷亡會那麼慘重變可以理解了。

我總覺得,當下許多人就活在‌‌「傳奇‌‌」之上。這種傳奇包括,住在危樓里的人,沒有遇到地震,以及,房子快要垮塌的時候,有英雄的鄰居敲門。這類似於,有的官員的仕途安穩,建立在沒有遭遇反腐風暴一樣。

當然,住在豆腐渣里的人們,也可能安穩度過一生。我們僥倖地活着,活着活着,也許一生就圓滿地結束了。至於睡夢中樓房突然崩塌這種小概率事件,攤到13億人頭上,那比中彩票還要‌‌「難‌‌」。

5天出現兩次塌樓,似乎是上天故意與遵義過不去。假如你是遵義的長官,一定會暗道蒼天作弄人。可是,蒼天如果會說話,可能也會辯解:68人毫髮無損,蒼天已經很眷顧。

蒼天多無情,只需看遵義。

危樓里的人們是如何住進危樓的,到底是誰在‌‌「懲罰‌‌」危樓里的人們,我麼難以定論。可以定論的是,當生命的安危,建立在英雄的‌‌「及時趕至‌‌」之上,那麼,危樓里的生命,基本上就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當我們熱衷於歌頌無家可歸的英雄,熱衷於驚嘆連夜敲門的傳奇,熱衷於慶幸毫髮無損,下一次災難,往往已經在路上。

是的,如果我們希望那種‌‌「感動中國‌‌」的垮塌還有第二次,連我們自己都會不好意思。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海濤評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619/57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