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彭博:中共債務泡沫或導致一場撼動全球的金融危機

中共最近重新支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放鬆影子銀行借貸規定,壓低地方債券收益率,鼓勵地方政府和企業借貸,以求避免違約和刺激萎靡的經濟。但是外媒評論說,這將把債務泡沫吹的更大,可能導致一場撼動全球的金融危機。

彭博社5月26日報導說,鼓勵地方政府借貸尤其令人擔憂。在中國許多可疑的信貸工具當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尤其突出。它們允許省政府使用國有資源和資產比如土地從銀行借貸。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已經成為中國2008年之後深陷債務的有力象徵。地方政府債務現在超過了整個德國經濟。

此外,像日本等難以去槓桿化的高債務國家一樣,中國沒有顯示出對疼痛必要的忍耐。一個例子是,北京當局5月15日決定命令銀行支撐它先前宣佈要遏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然後央行本周決定將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引導到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通過操縱該利率,央行在幫助地方領導人加速其不可持續的借款。

這些步驟都無法幫助中國避免日本式的危機。相反,它們可能將導致數年之後發生一場撼動全球經濟的遲來的財務清算。

中共政府也在敦促銀行增加借貸給深陷流動性困境的企業,放鬆影子銀行借貸的規定,並督促央行不惜一切代價限制地方政府債券收益率。同時,當局允許地方政府將融資平台債務轉化為新的債券,減輕融資成本。

報導說,為什麼北京當局對借款人大發慈悲?首先,中共政府希望避免違約的連鎖反應,那將導致債券信用評級下調,其後果將令中國今年難以達到7%的增長目標。它也可能令投資者寢食難安。在過去六天,上海綜合指數飆升15%。北京當局的策略似乎是維持好時光,同時讓信貸市場逐步去槓桿化。

麻煩是,中國的債務泡沫在擴大,而不是在收縮。與其舒緩地方政府的疼痛,中共政府不如更密切的監管它們。在這裏,日本的前車之鑑值得留意。在它的資產泡沫在九十年代破裂之後,東京花費幾十年試圖走出破產。到政府2000年開始逼迫銀行處置壞賬的時候,它已經太遲了。借貸已經如此緩慢,以至於金融系統已經無可挽回。中國可以避免日本命運的唯一方式就是接受更緩慢的增長並且減少借貸。

從北京官員的言論來看,他們了解這個國家債務問題的規模。但是糟糕的是,他們缺少實踐信念的勇氣。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528/56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