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何清漣:中國未來:在「強大」與「崩潰」之間的「潰而不崩」

作者:
目前,「外部勢力」這一外敵其實只是虛擬,政變的概率很小,財政危機還只表現在地方政府一級,屬於可控級別;小規模的反抗雖然時時發生,但不足以撼動中共政權。上述因素使得中共不可能強大,但在它們沒有一齊達到臨界點之前,中國將在中共的強權統治下,繼續維持「潰而不崩」之局。

最近,美國一些中國通在各種渠道發言,表示對習近平的失望與批評,評論之尖銳,僅與鄧小平六四屠城之後的那段時期相仿佛。他們的評述之所以重要,不在於其觀點有何新穎之處(一些中國學者更早以前有過更深刻的論述),而在於其態度之轉變,這些中國通學者被稱為「擁抱熊貓派」,一直主張通過「接觸、影響」來構造美中關係,以促成中國向民主化邁進,是主張中美戰略同盟的主要支持者。

「擁抱熊貓派」的中國期望落空

說來有趣,這些中國通所論及的問題在中國早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習近平接管時中國就是個爛攤子,但那時這些「爛」不僅被忽視,還有人忙着勾畫中國的「和平崛起」。區別在於,習近平與前任不同,不僅沒有按照2012年訪美之前美國親北京力量對他的期望施政,反而表現出對西方民主政治的強烈排斥與敵意,讓不少「中國通」深感失望。

這一輪批評公開浮出水面始於今年1月。1月29日,《華爾街日報》發表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問題專家米高·奧斯林(Michael Auslin)的文章《中共步入黃昏》。文中提到,一位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在一次外交官的私人聚會上說:「我無法給你它垮台的確切時間,但是中共已經踏入遲暮之年。」2月中旬,孔傑榮教授在美中關係正常化40年演講會上的講話中表示,習近平執政固執缺乏靈活性,並對其治下的人權狀況十分不滿,他希望中國最終能實現他所理解的真正的法治:限制政府權力,減少酷刑、任意行為和審查制度。

各種評論當中,以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3月6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文章《中國行將崩潰》(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為代表。該文羅列了五個因素,資本外逃與富豪移民;加強控制輿論、打壓政治異議與少數民族地區的反對者;人心離散;瀰漫於政府、軍隊中的腐敗;中國經濟存在嚴重的問題且沒有出路。五因素當中的前四個因素在十年前就已出現,經濟危機徵兆則從2009年開始浮出水面,唯一的新因素是「打擊黨內對手」,也就是說,沈大偉教授認為,黨內高層的鬥爭可能招致中共崩潰。與他持同樣看法的還有哈佛大學的馬若德,即中國人熟知的麥克夸法爾,他也認為習近平強力反腐會危及政權穩定。

反腐導致官不聊生,但並非導致政權不穩定因素

上述表述如果止於反腐導致習近平在高層陷入孤立,那倒完全成立。習近平高調反腐,顛覆了胡錦濤時期那種由家國一體利益輸送管道支撐的利益格局;在全球展開的獵狐行動則斷絕了官員們在海外的後路,將這些人圈在國內,與中共這條大船共存亡。這種高壓態勢,與胡溫時代官場夜夜燈紅酒綠,美人在抱,日進萬金的黃金歲月相比,習王治下當真有點官不聊生,於是他們都懷念胡錦濤對官員們的寬仁體恤了。

但官員對「反腐永遠在路上」的憂慮,畢竟與盼中共垮台完全不是一種情緒。官員們都很清楚中國老百姓的仇官仇富情緒,也知道他們因腐敗被黨內清除的概率最多不超過5%,而中共垮台後被民眾清算的概率可是高達100%。因此,官員們只是希望趕快結束反腐,大家不再提心弔膽,繼續安心當官。

中國通們接觸的主要是官員及知識精英,官員們對反腐的不滿會通過交談傳遞給他們;但「擁抱熊貓派」對習近平的失望,其實也不緣於對反腐的擔心,而是緣於習近平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強烈排斥。習近平當政之後,毫不猶豫地打壓言論、控制互聯網,抓捕溫和的政治反對者;最近還正式宣佈,將加強對外國在華6千多家NGO的管理。通過這些政治舉措,習近平日益清晰地向世界展示,他想建成的是這樣一個國家:威權統治+政府控制下的市場經濟,阻斷中國與外部的政治文化交流,只進行經濟交流商貿來往。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最近批評習近平不懂何謂「軟實力」。從西方角度看,他這一批評無疑很正確,但他不了解的是,習近平根本不想奉行西方的軟實力標準,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潰而不崩」之局將長期維持

早在2004年,我就在《威權統治下的中國現狀與前景》中指出,一個社會賴以生存的四個基本要素是:一是作為社會生存基座的生態環境;二是調節社會成員之間行為規範的道德倫理;三是社會成員最起碼的生存底線,具體指標是以就業為標誌的生存權;四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政治整合力量,這是從法律與制度層面對社會成員施加的一種強力約束。除了第四點與制度有關,可以在短期內改變調整之外,前三者是長期的生存要素,甚至不能通過政權更替在幾十年內有根本改觀。這些年來,中共拒不政治改革,透支中國的未來,支撐一黨專制;而民眾因缺乏自組織能力,有如一盤散沙,無法與中共這塊巨大的頑石抗爭,因而中共短期內不會崩潰,中國社會將長期處於「潰而不崩」的狀態,即生存環境會一天比一天更為潰爛,但卻不會崩潰。

毛澤東時代的極權政治依靠意識形態與計劃經濟,對人民實施全面控制;經鄧小平改革之後,主要依靠利益維繫,因此現在中共社會基礎之強弱,主要視政府控制的國家資源多少及其財政汲取能力強弱而定,而不是所謂「四項基本原則」之類的價值觀。這種利益結構導致變革成本發生變化,摧毀它的代價將比修補大得多。無論是政治、經濟精英,還是知識精英與中產階層,都很明白,維持並修補現存結構是成本最小的選擇;但如何修補,各類精英的看法有不同。各級政治利益集團成員與中共政權當然是榮損與共的關係;經濟精英當中不少腳踩兩隻船,這兩年海外投資擴張(2014年中國海外投資140億美元),就是他們對國內政治形勢加以研判的結果,因此,他們雖然是中共的堅定支持力量,但並非生死與共者;知識分子當中雖然有不少人具有關心民瘼的家國情懷,但大多數人既無移民外國之財力,也無在政權鼎革之際自保的武力,基本都會選擇支持現政權,但他們會因要求中共放寬言禁,給予一定的出版言論自由、實行更開明的政治而與當局發生齟齬。

《中共步入黃昏》中稱,有美國外交官認為,中國未來變革的希望在底層。這一看法只有部分基於現實。在數量高達數億的社會底層中,總會有一些人對民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並願意身體力行,但這些人的數量據說在全國加總也就20萬之眾(前幾年有項調查,根據微博上關心政治的人數推算得出),但如果考察這些人在其周圍人群的動員能力,很難判定這些「火種」何時才能形成燎原之勢。

事實很無情:更多的底層認同「有奶就是娘」的原則。這些人當中,有不少必須依賴中共生存,比如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才能生存下去的邊疆地區(新疆與西藏除外)的貧困人口,其中包括連日常生活用度及飲水都需要依賴政府供給的1.5億生態難民。那些每年不斷增加的失業大學生,有不少也需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網評員(五毛)工作生存。還有那占人口15%的60歲以上老齡人口,這些人最擔心的就是退休金與中共政權一道完蛋。對上述這些人來說,民主很遙遠,麵包很現實。澳門大學陳定定為反駁沈大偉而發表《對不起了美國,中國不會崩潰》,文中對中國現狀及前景估計雖然過於樂觀,但有一個判斷卻接近事實,即「只要中國政府在處理腐敗、環境污染和不平等問題上工作做得不錯」,中國人「對自由和民主的願望就會迅速消褪。」說得挖苦一點,只要習近平能夠繼續找到草料,中國這座動物農莊的羊群還會不斷地繼續哼唱「四條腿好,兩條腿壞」,並將「兩條腿」的動物,即追求民主自由的人,視為異類。

正如我以前所言,一個政權的崩潰需要內部統治危機(政變、財政危機)、官民勢同水火、有殺傷力的暴力反抗不斷發生、外敵入侵等四個因素一齊發作。目前,「外部勢力」這一外敵其實只是虛擬,政變的概率很小,財政危機還只表現在地方政府一級,屬於可控級別;小規模的反抗雖然時時發生,但不足以撼動中共政權。上述因素使得中共不可能強大,但在它們沒有一齊達到臨界點之前,中國將在中共的強權統治下,繼續維持「潰而不崩」之局。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314/52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