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柏林圍牆倒塌周年:回顧柏林圍牆的建立

作者:

建造柏林圍牆

11月9日標誌着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美國之音採訪了英國史學家、柏林圍牆專家同時也是《柏林圍牆:分割的世界1961-1989》(「The Berlin Wall-A World Divided1961-1989」)的作者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談到東德一開始為什麼建起柏林圍牆。

依據1945年《雅爾塔協定》,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同盟國將德國劃分為四大佔領區:美國區、英國區、法國區和蘇聯區。

德國首都柏林深處蘇聯佔領區大約160公里內。這座城市也跟全德一樣被劃分為四個部分。

戰後幾個月到幾年間,蘇聯與西方同盟的關係不斷緊張。在1949年,德國西部地區同與蘇聯結盟的共產黨東德分裂。柏林四周被東德包圍。

泰勒說:「柏林處在蘇占區的中心,在蘇聯人和他們的德國共產黨盟友們看來,這有點像是資本主義的特洛伊木馬。在不斷僵化和壓抑的冷戰蘇聯集團內,存在這樣一個西方生活方式的標誌。」

泰勒說,東德和西德之間建起了一道邊界。

他說:「到1952年,其實就有了這麼一道加強過防護的邊界。如果你想穿過它從東德到西德,你可能會被槍打死。但在柏林,由於它具有軍管區的特殊城市地位,即使是在兩個德國政府建立之後,仍有許多的檢查哨卡,但人們往返東西柏林也相當簡單。」

這意味着,對共產黨東德統治下的物質貧乏和政治不自由感到厭倦的東德人,可以輕易進入西柏林。事實上,到了1951年,東德跟三年相比,不是更富裕了,而是更窮了。

泰勒說,在1949年至1961年間,東德1700萬人口中有大約250萬人流失到西德。

他說:「實際上,東德政府清楚,而且最終到1950年代末他們的蘇聯上司也明白了,進入1960、1961年時,他們的國家人口不斷流失,是在慢性死亡。最好,最智慧的人才流失到了西德。所以,必須得做點什麼,問題就是到底該做『什麼』呢?」

這位史學家認為,東德領導人本來有不同的選擇。

泰勒說:「他們本來可以選擇改革,他們本來可以發展更有效率和生產力的經濟。他們本來可以滿足大多數受過教育的、文明社會成員的要求,提供政治自由和旅行自由。但是,他們當然沒有走這條路,他們依賴斯大林主義的計劃經濟模式。如今,大概只有朝鮮和古巴極少有的國家仍在使用這種模式。」

泰勒說,東德領導人認為,阻止東德人向西德大量遷移的最好辦法就是建一道實體壁壘,於是決定在東,西柏林之間建起一道牆。

他說,從1961年的8月12日夜晚到13日凌晨,大批木材、煤渣磚和帶刺鐵絲網被運到了東柏林。

泰勒描述說:「他們做的基本上是,把帶刺的鐵絲網繞在所有的東西上,用阻擋坦克的混凝土材料和煤渣磚封阻從東柏林到西柏林的很多岔道口。每幾碼就會有衛兵監視工人們修建屏障。幾乎在12小時內,他們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到星期天早晨,1961年8月13日星期天的早晨,每個人,包括東德人和西德人一覺醒來發現,一道屏障建好了。這還不是牆,只是一道藩籬,用煤渣磚和帶刺鐵絲網組成,封鎖街道,阻止車輛通行。」

泰勒說,柏林圍牆的始祖是這些帶刺的鐵絲網,一夜之間,居民區、家庭和朋友被殘忍、決絕地分割開來。

「不論那晚你在哪,你必須作出決定,」泰勒說,「如果你是一個待在東德的西柏林人,他們會讓你回去,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你是待在西柏林的東德人,例如東邊的人在西邊串親戚,實際上那會兒正趕上周末,有幾千人都在西邊。他們必須作出決定,到底應該是回到親人身邊還是滯留在西柏林。許多、許多的人決定留下來,並為此付出了很多犧牲。但還有些居民區,這堵屏障完全就是從街道中間穿過。」

這位歷史學家說,差不多一個星期後,在勃蘭登堡門南面,第一堵看起來真正像牆的結構建了起來。柏林圍牆最終建好後,穿過柏林中心地區的牆體約43公里,劃分西柏林和東德的牆體超過110公里。除此之外,還有超過300座瞭望塔,還有布雷區和泛光燈以及自動開火的機槍。

泰勒描述了許多東德人的感想。

他說:「這是時代的大悲劇。這是破滅的希望,是失望,是像不能自由動彈,不能自由呼吸,不能自由感覺的幽閉症般可怕的感受。我認為,和經歷這一切的人交談永遠都是一件令人驚嘆的事。我認為我們是很難理解的。」

在之後的幾十年裏,東德人用過各種方式逃向自由,從翻越柏林圍牆到牆下挖地道。但是成功的機會卻十分渺茫。但是史學家泰勒說,就在柏林圍牆的另一邊,有着美好生活的應許,為此,人們甘願冒各種風險。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030/46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