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國教育部師德紅七條被稱「搞笑」

教育部網頁

中國民教育育部出台「紅七條」,被稱為標準太低。

中國民教育育部本周下發高校師德禁行行為及懲戒措施文件,注意到文件內容的評論人稱其「搞笑」,也有觀察人士稱其中強化思想專制的努力令人擔憂。

中國媒體報道,教育部本周四(9日)出台一份針對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的文件,被稱為「師德紅線」和「紅七條」。

新華網標題是「『性騷擾』學生首次列入師德紅線」;人民網標題突出「追究高校主要負責人責任」;香港鳳凰網轉發《京華時報》消息,標題點出高校師德紅線里「包括教學有違黨的路線等」。

「師德紅線」新規目前未成為中國網民熱議話題。

「紅七條」

人民網報道說,《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近來暴露出的高校教師師德突出問題,將「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索要或收取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係」等行為列入教師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

北京的自由撰稿人彭定鼎對BBC中文網表示,從紅線規定大學老師不許做的七種行為來看,劃這條紅線其實「多餘」。

在他看來,禁行行為中有些屬於學術操守缺失,有些屬於個人道德品質低下,有些屬於犯法,都已有相關的規則規定。

「這些都是從事學術教育和研究人員的基本行為準則,」他說,而就像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所說的,如果不斷重申一些基本準則,那就說明這個社會出了問題,不正常。

教育部劃定高校教師師德紅線,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些問題普遍存在,而且嚴重到需要發部級文件的程度。

濟南山東大學管理學院退休教授孫文廣對BBC中文網表示,這些作為師德的最低限,確實有點滑稽。

「具體措施」

據報道,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是:

損害國家利益,損害學生和學校合法權益的行為;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在科研工作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違規使用科研經費以及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

在招生、考試、學生推優、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索要或收受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財物;

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係;

還有其他違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對中國媒體表示,這些禁行行為「具有警示教育意義」。

跟以前不同之處是文件明確了六大「長效機制」,尤其是追究高校主要負責人的責任等具體懲罰措施,針對的是以往「師德建設」誰都管誰都不管的狀況。

孫文廣認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得有「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這條規定放在第二條的重要位置,說明是要加強中國共產黨對高等教育的意識形態控制;有了具體的懲罰措施,實際上是強化了對大學校園的思想鉗制。

違背黨

他說,這一條等於是說在大學裏只能為黨做宣傳而不尊重學術、不尊重教師,是以前傳言「七不講」的強化。

今夏,網上盛傳中央指示「七個不要講」,範疇據稱包括「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錯誤歷史、權貴資產階級和司法獨立」。不少學者因在網上就此發表批評言論而受到不同的懲戒,包括微博帳號被封等。

孫文廣認為,其它涉及個人道德品質的禁行行為,在現實中發生最多的「重災區」是大學政工部門,因為那些部門執掌的權力極大,可以插手學校教學和師生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他們的權力又不受什麼實際的制約和監督。

政工部門要負責「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學校的貫徹執行和監督。

「違背黨的路線反正政策的言行」這一條戒律的內涵外延被任意解讀的空間較大,操作中被濫用的可能性也較大。

彭定鼎稱之為「黨化教育」,由來已久。

這次公佈的文件對於目前中國高校存在的亂象,短期或許能起到類似「嚴打」的威嚇作用,但風頭過後一切又將照舊。

曾有觀察人士表示,只要還在用行政命令、政治動員等方法來統一思想、歸攏人心,其結果往往與目標適得其反,而中國的政治、社會生態也難有根本好轉。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011/45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