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下半年的四大隱憂

作者:

有時候,市場是最理性的。但有時候,市場似乎又是最感性的,以至於一致預期經常會變成一致誤判,預期差也經常左右市場表現。去年四季度,大部分人預期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結果今年一季度經濟失速下行。今年二季度,大部分人又預期中國經濟將一蹶不振,結果經濟增速逆勢回升。現在,大家又預期下半年經濟將加快復甦,這似乎又有過度樂觀之嫌。無論從內外環境來看,下半年經濟復甦至少面臨四點隱憂,市場可能從上半年的負預期差(過度悲觀)走向正預期差(過度樂觀)。

1、第一大隱憂:房地產真的企穩了嗎?

7月中旬以來,隨着地方政府放鬆限購的行動不斷升級,房地產銷售的確出現了一些回暖跡象,但效果並不明顯,持續性也令人懷疑。從購房者的角度看,房貸環境仍偏緊,二季度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從6.70%進一步攀升至6.93%,創2012年降息以來新高,剛需和投機性需求都會受到抑制。從地產商的角度看,壓力同樣有增無減。一是庫存壓力,這種壓力不局限於短期,而是中長期問題。從2010年以來,四萬億時期的投資逐步竣工,導致房地產供給持續快於銷售,庫存不斷積壓,目前商品房庫存/銷售比已從2010年的2.3升至5.1,處於2003年以來的高位,未來去庫存可能要持續數年,隨之而來的投資下行。二是融資壓力,非標收緊、銀行對地產項目愈發謹慎,疊加外資流入放緩,短期大陸產融資仍不容樂觀。自去年11月以來,房地產投資到位資金增速從27.6%連續下滑至3%。

與2008年和2011年的兩次地產調整周期相比,這次的問題更加嚴重:

1)前兩次地產調整主要是受到了貨幣政策收緊或限購政策加碼等外部因素的衝擊,今年地產銷售和投資的下滑是高按揭利率和高房價下的內生性收縮,因此對政策的敏感性降低。

2)對比三次放鬆政策,前兩次均有多次降准和降息這種強刺激政策,並伴隨着按揭利率的較大折扣,而今年的情況是,雖有央行的窗口指導,但銀行負債成本的系統抬升增大了按揭利率的剛性,今年二季度按揭利率不降反升。

3)目前限購政策鬆動的城市,人均房屋保有量較高,投資屬性明顯,因此在房價沒有可觀漲幅預期下,限購放開對需求的貢獻有限。

4)地產庫存再次上升至歷史高位。

綜合來看,銷售企穩尚不牢固,投資壓力也是有增無減。如果政策維持目前狀態,年內房地產難言改觀,而這將對上游製造業、地方財政收入、相關產業鏈消費等造成直接衝擊,拖累經濟復甦。

2、第二大隱憂:基建投資高增長能繼續一枝獨秀嗎?

上半年各項投資當中,基建投資增長最快(佔總投資的22.8%),是對沖房地產投資下行(拉動投資回升0.9個百分點)的主要動力之一,但這在下半年很難持續。從歷史上看,基建投資與國家預算內資金趨勢基本一致,後者略微領先於前者,6月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速經從上月的19.7%大幅回落至15.5%並不是一個有利的信號。除此之外,基建投資的另外一個資金來源政府性基金也是捉襟見肘,其中主要是土地出讓收入和一些預算外的非稅收入。受房地產低迷的拖累,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增速已從去年的44.6%大幅降至26.3%,對應的支出增速也從41.9%降至24.8%。而預算外的非稅收入也明顯受到八項規定的影響,導致政府性基金整體增速從39.2%降至23.3%。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將降低地產商投資的意願,未來土地出讓收入仍面臨較大壓力,這都將成為基建投資身上的鐐銬。

3、第三大隱憂:「微刺激」還會進一步升級嗎?

二季度的復甦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微刺激」政策。財政政策方面,國務院4月以來幾乎每次常務會都要推出穩增長政策,包括擴大鐵路投資、擴大出口退稅、小微企業減稅等,帶動財政支出明細回升。貨幣政策方面,連續採取定向降准、再貸款、PSL等寬鬆措施,維持了相對充裕的流動性環境。但下半年來看,政策寬鬆的力度可能難有增量。

貨幣政策將逐步從寬鬆回歸中性。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和近期的座談會中明確釋放信號:一是淡化經濟增長,表達的是總量寬鬆的必要性下降;二是強調債務風險,表達的是總量寬鬆的有效性減弱;三是擔憂通貨膨脹,表達的是總量寬鬆的操作空間變小、風險加大。總體來看,總量寬鬆的可能性基本可以忽略。一季度報告中央行認為貨幣信貸和社融總量是「合理平穩的增長」,貨幣供應總量是「略有回落」,而二季度央行認為貨幣信貸和社融總量是「較快增長」,貨幣供應總量是「明顯回升」。從這個變化也可以看出,央行認為目前的流動性環境已經較為充裕,並不是總量問題。而對於定向寬鬆措施的「反思」也意味着未來的定向寬鬆很難再有增量。此外,隨着豬周期和自然災害的影響逐步顯現,年底通脹或觸碰3%,這也將掣肘央行進一步寬鬆。

財政政策也被提前透支,下半年寬鬆空間不足。今年財政支出和往年有所不同,由於從二季度開始政府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出現了半年突擊花錢的現象,上半年累計盈餘僅5484億,比去年低3393億,下半年留下的財政赤字空間占當年財政赤字的140%,低於196%的歷史均值,這使年底突擊花錢的現象會減弱。

4、第四大隱憂:出口已經結束七年之癢了嗎?

內需不振的情況下,外需好轉成為二季度經濟企穩的重要動力。這次企穩是短期利好共振的結果:從外部看,全球經濟擺脫美國極寒天氣衝擊,迎來一輪觸底反彈;從內部看,5月之後虛假貿易造成的高基數擾動消失,政府也連續出台擴大出口退稅、通關便利化等「穩外貿」措施,同時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大幅貶值,對出口也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7月出口飆升至14.5%,但原因很可能是匯率波動造成的報關與生產時間錯位有關,不宜解讀為外需大幅提振。7月歐美進口數據並未明顯反彈,而且歐洲PMI連續回落,中國出口集裝箱指數也穩中有降,這些跡象都預示下半年出口增速很難有進一步提升,預計在5-10%之間波動,環比貢獻下降。長期來看,中國的出口存在明顯的天花板。一是勞動力成本攀升導致出口競爭力遭遇瓶頸。二是全球經濟仍未擺脫危機後的去槓桿過程,未來隨着發達國家儲蓄率的回升,其儲蓄-投資缺口將趨於收窄,隨之而來的是貿易逆差的收窄甚至逆轉。短期的回暖恐怕不會改變中長期的低速增長,指望出口超預期復甦的觀點也值得商榷。

 

民生宏觀對市場的判斷:

1、股市:短期樂觀,中期偏謹慎

短期謹慎樂觀,但大盤上行空間有限。理由如下:1)短期樂觀,地產、滬港通、貨幣等政策轉暖預期仍將支撐大盤;中報預披露情況較好,二季度相對一季度略有改善。2)中期偏謹慎,主要原因在於,其一,地產政策很難傳導至基本面,百城價格指數、地產 PMI值均不容樂觀;其二,貨幣環境改善空間不大,央行二季度執行報告看對債務風險關注度提高,而商業銀行負債端的成本剛性決定了結構性放鬆很難有效降低融資成本;3)從市場基本面看業績下半年進一步改善空間不大。前6個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明顯反彈,淨利率改善,但毛利率仍處於下滑通道,顯示利率率的反彈主要來自費用率壓縮的貢獻,考慮到經濟環比增速三季度見頂,企業利潤改善的持續性較差。

2、債市:三季度利率債窄幅震盪,信用債重票息,轉債博反彈

三季度利率債窄幅震盪,當前估值配置價值較佳,但交易空間有限;信用債重票息,重城投輕產業債(中低評級)。理由如下:

1)6月金融數據強勢反彈,經濟環比動量不斷累積,預計寬信用在未來1、2個月仍將持續,三季度環比增速仍較高,提升風險偏好,債券牛市基礎明顯削弱;2)進一步總量寬鬆難以看到,貨幣利率中樞小幅上移概率增大;3)短期來看,進入8月,抬高7月份資金利率的準備金大幅補繳、企業繳稅、IPO等因素明顯弱化,資金利率向常態回落;4)雖然我們不認為下半年社會融資成本能夠有效降低,但類似正回購利率下調等有益嘗試仍將穩定甚至改善資金面預期,利率債短期調整風險不大。5)企業盈利反彈持續性較差,下半年產業債違約風險繼續攀升。

3、銀行股:未來空間不大

這輪銀行股行情是基於政策放鬆、經濟企穩、增量資金邏輯,與基本面無關(不良生成的速率並沒有出現下降),未來這三者的催化作用減弱:1)政策繼續放鬆的可能性在下降。從地產放開限購、按揭重回95折來看,已經經歷了一輪從不放鬆到放鬆的預期差,未來股價刺激的邊際效果大幅減弱;從貨幣來看,下半年相對上半年收緊是確定的;2)3季度經濟難以比2季度更好,PMI等指標可能出現刺激政策以來的高點;3)滬港通只是一個短期題材,是對整個市場的利好,並不只是針對大盤藍籌股(估值是以不同市場的無風險利率為基礎的,這決定了 A/H差價不可能消除),後期熱點還會回歸小票。

這輪行情類似於2010年10月,前半段用金融、資源等大盤股拉指數突破,後段指數緩慢攀升,主要是小票表現,我認為目前已經進入後段,銀行再往上空間不大(板塊向上空間可能5%左右),股價在高位還能持續到8月底附近(中報出完)。

4、非銀:8月逐步轉空

看空8月份,主要原因在於原來看好7月份行情的因素均在發生變化。7月份經濟好轉、穩政策發力,但到8月份:1)政策方面,有關部門提交的16點意見正在高層討論,主旨在淡化穩增長,着力點放在改革。2)經濟方面,微觀調研的地方情況很糟糕,地方債未有任何改善,產能過剩越去越多,賣地越來越虛弱;不認為三季度經濟比二季度好。全年7.3%左右。因此認為大盤向上基本沒有空間,非銀作為跟隨大盤的板塊也很難有機會。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813/42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