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卷不動的中國中產們 正在悄悄「退」向香港

卷不動的內地中產們,正在悄悄「退」向香港

搞個身份,搞套房子,搞娃的教育,搞上保險......

一切的一切,都在試圖守住自己的自由,以及財富階層不滑落。

「中產」是被經濟發展製造出來的一波人,光鮮背後,脆弱至極。隨着高速增長不再,中產們面臨收入下降和失業風險,昔日「資產」不再增值,甚至開始貶值。

年齡35+,職位中高管,年入50萬,房貸500萬,兩娃上國際,砸碎鐵飯碗,股市被割慘,老婆不上班……

「輕奢漸欲迷人眼」的中產們,做夢都不會想到,如今自己正在慢慢消亡。

如今,保守又審慎的他們,在香港看到了守住階層,不要滑落的機會。

一 搞身份·對沖自由 深深的不確定感

從去年開始,許多內地中產找到他諮詢高才優才申請,他們多數在內地已經有相當穩定的工作,比如醫生、大學教授、國企員工,「希望能保留內地工作的同時,申請香港身份作為一個備選。」

這背後,是來自中產深深的不確定性。

高才通申請開放後,95%申請來自於內地

二 搞保險·對沖資產的安全性,保守的退路

港險在內地中產的眼裏,經歷過兩波受追捧。

第一波在2013年左右,大量內地中產直奔香港購買重疾保障險,一人兩三萬美金,他們的目標極其精準,香港平均壽命高,意味着保費便宜,美元賠付,又能分散貨幣風險,用簡單的話來說——有病拿錢,沒病儲蓄。

第二波從去年開始,港險再度走紅,但中產的需求卻發生了變化。

2023年全年,內地訪客赴港新增保費約590億元,較2022年飆漲逾27倍。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儲蓄型保險比重開始飆升,佔到6成。「往年投資環境好的時候,我買個好房子就能翻倍收益,何苦要買儲蓄險?」

時移世易,人們再買儲蓄險,看中的是美元資產,是利率穩妥,換句話說,當下資金安全性已經勝過一切。某種程度上,房產和保險一樣,香港如今承接他們的,是一種保守而安全的退路。

三 搞房子·對沖資產的安全性,保守的退路

而全面撤辣,正讓這條「退路」變得更加通暢。

「全球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幾乎不可避免,如果你的銀行卡只有幾十萬,作用還不明顯,如果是數百萬、千萬甚至以上,再碰上房價下跌,你的資產實際每天都在流失,不虧錢都算好事了。」房子再也難以承擔那些投機和狂熱的欲望,相反,中產們保守、審慎、理性,這是個人的選擇,也是一種順流而下的必然。

2月28日,香港全面取消限購辣招,激增的內地買家湧入香港,最受內地買家歡迎的樓盤是500-800萬港幣之間,近地鐵、有校網的30-50平米小戶型,它們的優勢很明確,好上車,高保值。

4月5日,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BLUE COAST項目,超額認購超30000票,凍結資金約30億,首推442套房子,算下來大概70人搶一套房子。預計將成為香港樓市的「新票王」。

撤辣後,香港房地產商並沒有對一手住宅實行加價。這背後,是地產商對香港樓市長期交易的隱憂,香港樓市還面臨極高的庫存壓力,沒有人敢在此刻漲價。截止2023年底,香港樓盤的庫存量已達2.03萬套,達到20年以來的新高,潛在新盤也創了歷史新高,達10.9萬個單位。

四 搞WEB3·對沖實體世界+傳統金融風險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失落三十年的香港科創,能否靠Web3翻身?

香港經歷了三次產業轉型,傳統製造業基本搬離本土,但早期偏重地產和金融的發展模式,這種輕資產模式塑造了香港曾經的輝煌,也成為單一的「資源詛咒」,在給香港重回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帶來一系列問題。

這幾年的香港一直在嘗試轉型升級,大致經歷了從金融、地產和傳統製造業,轉型到金融服務貿易和互聯網經濟,再到當前的以Web3.0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三個階段。

202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通過草案,虛擬資產交易所須要申請牌照,也等於認定了拿到牌照就可以成為持牌機構,正式給了虛擬資產交易所「名分」。

過去,新加坡的確是加密圈公認的最優選擇,但移民浪潮的持續高漲,也讓新加坡的機會成本不斷上升。如今在新加坡,買車要花費上百萬元,買房更是一戶難求,而隨着越來越多的 Web3項目湧入,新加坡加密行業的門檻變得更高,新項目和小團隊在這裏融資發展的難度早已不比當年。於是,資金,技術,人才所有與web3資源越來越多把機會的目光瞄準香港。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懂樓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06/204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