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過剩產能輸出引發不滿 中國提振消費有多難?

伴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訪華,中國過剩產能衝擊世界市場的問題再度引發輿論關注。那麼,中共當局能否放棄依賴外銷的傳統經濟模式?而提振民眾消費的瓶頸又在哪裏呢?

2023年4月15日,北京一條購物街上的顧客。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蔡崇信日前接受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總監坦根(Nicolai Tangen)的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如今的消費力不足,根本原因在於房地產價格低迷,而民眾的資產又經常和房地產捆綁在一起,因此人們感到存款下降,所以出現節儉效應,再加上民企發展受限,導致青年就業率低、不敢消費。

蔡崇信的上述言論似乎反映出當前中國實體經濟所面臨的困境。不過台灣中央社的報道指出,蔡崇信同時認為,中國會持續作為世界製造業強國,儘管很多國家試圖將產業鏈移至墨西哥、越南等地,但是就人口基數而論,中國14億人口的生產力勢必大於越南的1億人口,而且「中國儲蓄率非常高,家庭現金仍然非常充裕」。

耶倫吁中國不要再以出口支撐疲軟經濟

不過,蔡崇信對中國製造業的信心也揭示出西方國家對中國輸出過剩產能的擔憂。本周三,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展開了為期七天的訪華之旅。此行中,她預計將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會晤。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耶倫強調,中國的清潔能源產品(如太陽能板、電動汽車等)產能過剩,正在拉低全球價格、衝擊世界市場。因此,在此次訪華中,她將呼籲中國高階官員不要再依賴出口支撐經濟,而是需要推行政策提振國內消費。報道說,由於耶倫被視為美國對華鴿派,外界推估,北京當局有更高的機率傾聽耶倫的警告。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商學院教授謝田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高度依賴出口的根本原因在於,北京需要透過出口取得外匯,而過剩產能輸出的問題則需要國際市場合作應對:「中共又不想出現失業增加,所以不想減少它的產能,產能中國國內消化不了以後,它就一定要迫使出口。……過剩產能輸出的時候它經常要予以補貼,過剩的產品進入其他國家以後,就會打垮其他國家的廠家。」

美國的獨立時評人鄭旭光則告訴本台記者,中國經濟如今高度依賴出口是一個政治問題而非經濟問題,習近平雖然希望維持高經濟增長,但是房地產、中小銀行、地方債陸續爆雷,使得他只能拉攏投資、依靠出口產業:「它還得走過去的老路,過去的老路在80年代叫『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就是來料加工,完了以後再往外輸出,沿海發展戰略一步步帶動中西部,這樣的一個格局到現在也沒有什麼變化。」

經濟學家:中國解決消費問題必須完善社會保障

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的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日前接受本台粵語組專訪指出,中國面臨嚴重的中長期增長問題,而結構性阻力使中國的消費表現不佳,需要社會保障改革以減少恐懼驅動的過度預防性儲蓄。

對此,謝田認為,中國政府不積極推動全民醫保、義務教育等社會福利政策的原因,是因為當局缺乏資金以及執政者缺乏意願:「它(中國政府)沒這個錢去搞全民醫保,中下層、底層的貧困人口的數字實在太大,他們沒辦法、沒有這個錢去搞,他們也沒這個意願。」

記者:唐緣媛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06/204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