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地方債首例違約 中國GDP全靠債務支撐

日前,山東濟南齊魯銀行發佈年報,披露濟南一家城建開發公司3507萬貸款本金違約,成為大陸地方債首例違約樣本。目前,中國經濟對舉債的依賴度非常高,舉債投資成為中共拉動經濟增長難以戒除的模式,外資證券機構表示,中國經濟的GDP增長實際上是靠債務支撐起來的。

地方債首例違約齊魯銀行否認

陸媒《第一財經日報》7月3日報導,此前山東濟南市齊魯銀行發佈2013年報,披露濟南市歷城區城市建設綜合開發公司3507萬貸款本金違約,並欠息高達613萬元,成為大陸地方債首例違約樣本。

分析人士稱,直到最近,中資銀行通常都對地方政府支持實體的債務實行展期,且一般不公開透露止贖情況。但由於經濟放緩、房地產市場疲弱、信貸收緊,讓更多的不良資產案件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中國地方政府一般不被允許直接舉債,因此許多地方政府設立了特殊目的融資平台以便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籌集資金。由於這類融資平台缺乏透明度,且借款規模龐大,一些經濟學家對隱約可見的信貸危機愈加擔憂。

齊魯銀行稱,歷城城建在2005年向該行申請了總計人民幣3,520萬元的貸款,其中一筆人民幣1,500萬元的貸款由濟南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Jinan Chengtou Corporation,簡稱:濟南城投)為其提供擔保。濟南城投是濟南市政府下屬的融資平台。

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公開信息顯示,歷城城建的經營範圍包括舊城改造範圍內的房地產開發以及房屋租賃。

記錄顯示,歷城城建從齊魯銀行申請的貸款在2008年到期,並辦理了展期。該行在2010年為歷城城建辦理了借新還舊手續。到2012年2月,歷城城建在償貸上出現違約,被齊魯銀行訴至法院。

濟南中級人民法院在今年3月份裁定,歷城城建須償還齊魯銀行人民幣1,490萬的貸款本金和人民幣250萬元的貸款利息。法院還裁定,貸款擔保方濟南城投也應承擔連帶責任。

甚至在判決之前,就已出現了對濟南城投信貸風險的警示信號。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在去年針對濟南城投債券發行發表的一篇信用評級報告中稱,濟南城投為其他公司提供了數額可觀的擔保,因而存在一定信用風險。

消息披露後,齊魯銀行7月2日發表聲明否認歷城城建被納入融資平台機構,這筆貸款也不屬於政府融資平台。

陸媒報導稱,為歷城城建提供擔保的濟南城投是已被列入清單的融資平台,但齊魯銀行聲明中對此辯稱,濟南城投雖然是已被列入清單的融資平台,但是該筆業務是歷史延續的業務,與企業正常經營有關,並非融資平台貸款。

目前,大陸不少地方債的融資平台對外擔保比重較高,擔保對像除了低一級的政府平台、開發區,還包括不少地方政府扶持的國企、民企,後者的債務風險將更為隱蔽,最終這些債務兜底方都指向了地方政府。

城投債暴跌:中登使出「大絕招」

6月底,城投債突然遭遇滑鐵盧,6月30日AA-債券平均跌幅在2%-5%,而AA-評級的債券以城投債為主。城投債的危機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中證登取消AA級以下債券回購資格,二是外媒稱中國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債務違約。

超日債違約後,市場普遍青睞城投債,認為城投債的地方政府隱性擔保是護城河,尤其是評級AA-但有質押擔保的城投債,其高收益率和高折扣回購係數的特性吸引了進行槓桿操作的機構投資者。

但6月底,城投債突然遭遇滑鐵盧,6月30日AA-債券平均跌幅在2%-5%,而AA-評級的債券以城投債為主。

城投債的危機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中證登取消AA級以下債券回購資格,二是外媒稱中國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債務違約。

大規模舉債投資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對舉債的依賴程度非常高,舉債投資拉動增長成為中國不可戒除的經濟模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3年5月底數據顯示,如果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包括在內,中國的廣義政府債務估計已增加到GDP的近50%,2012年這個比例僅為10%左右,1年之內增長了40個百分點。

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高路易,在今年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截至去年末,中國總債務相當於GDP的210%,其中家庭債務相當於GDP的34%,政府債務相當於GDP的57%,而企業債務,包括貸款和債券,相當於GDP的119%。

大陸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劉煜輝表示,中國通過大量舉債來刺激投資驅動型經濟增長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GDP靠債務支撐

今年5月,里昂證券在一份報告中警示了中國不斷增長的債務風險,其預計,2015年中國債務規模佔GDP比重將升至245%,債務評級將面臨進一步走低的風險。

該報告顯示,在2008至2012年間,中國債務規模與GDP之比從148%暴漲至205%,使中國債務水平達到了歷史高點。

里昂證券中國大陸及香港策略研究部主管張耀昌表示,中國早已是借債成癮,通過大量舉債來推動經濟增長已成常態,中國的GDP實際上增長是靠債務來支撐的。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704/41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