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音樂大師馬思聰的錚錚風骨 中共不亡至死不回

—祝春亭:永遠的傷痛--音樂大師馬思聰的錚錚風骨!

作者:

1985年中央音樂學院邀請馬思聰回國出席35周年校慶,馬思聰寫下「禮能節眾,樂能和眾」的題詞,人卻沒回來。

1986年1月,北京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委員會正式向馬思聰發出邀請函。他依然沒有回來。

在這期間,馬思聰收到了當年造他的反、革他的命的學生寫來的懺悔信件,馬思聰置之不理。

有關方面還組織北京紅領巾班給馬爺爺寫信,匯報「當我聽到中國少先隊隊歌的時候」的感想,以期感化馬思聰,讓他的思想立場回到革命的崢嶸歲月。馬思聰沒任何回復,當然也沒回來。

郭沫若作的詞是: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為了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時刻準備,建立功勳,要把敵人,消滅乾淨<第一段>),不怕困難,不怕敵人,頑強鬥爭,努力學習<第二段>。為了理想勇敢前進前進,為了理想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1977年2月11日,馬思聰與兒子馬如龍在金門含淚眺望祖國大陸。大陸是生他養他的地方,那裏還有他的親人友人,怎能叫他不思念牽掛?照片拍攝人為馬夫人,她見丈夫表情太嚴肅,提議笑一笑,兒子馬如龍似乎笑得很開心,但馬思聰的笑容掩飾不了深深的悲涼憂鬱。

時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的吳祖強、著名作家徐遲等高級人士與大陸記者拜訪過馬思聰。他們交談的全部內容是什麼?據透露出來的部分內容,語焉不詳。儘管如此,我們仍在字裏行間挖掘不出馬思聰的傾向,也看不出他有回國看看的願望。同時,我感到納悶:把罪責推給四人幫,自己就乾淨了嗎?

馬思聰卻多數赴祖國的台灣訪問,登台演出,還站在金門含淚眺望大陸。我們可以肯定馬思聰念念不忘他是炎黃子孫,無比思念生他養他並且工作過的祖國大陸。

馬思聰如果回來,肯定會受到很高規格的禮儀,官方媒體會像捧楊振寧那樣捧他;他如果回國定居,政治與物質待遇都會非常高。我相信去遊說的高官作過某種承諾。馬思聰卻不領情,不給面子。按照大陸人的習慣思維,馬思聰沒有用行動證實他愛國。

然而筆者反覆思考得出這樣的結論:馬思聰是一位真正懂得愛國的音樂家!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馬思聰回來不存在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可是天嫉英才,1987年3月,馬思聰感冒住院,轉為肺炎並引發心臟病。5月20日,手術失敗,中國一代音樂巨子馬思聰,與世長辭。終年76歲。

馬思聰逝世後,美國友人及華僑舉辦了馬思聰音樂追思會。

2007年12月,馬思聰骨灰將由美國費城公墓移葬廣州。回國安葬不是馬思聰的遺願,因為他沒留下遺囑。馬思聰在國內的家屬有這個願望,加上廣東方面不懈努力,終於成行。

南方都市報報道了馬思聰骨灰安葬儀式。出席儀式僅馬思聰親屬,沒有邀請官方人士(其實是謝絕)。該篇報道引述馬思聰兒子馬如龍的一席話為題記:

父親生前一直對我們說,我沒有對不起祖國……

魔鬼害了人,難道會使人覺得冤屈嗎?

對的就是對的,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

――馬思聰之子馬如龍

官方非常低調對待這件事。有關馬思聰的研討會、音樂會、作品出版、作品傳播等,也都顯得十分低調。

根結就在馬思聰沒有配合,他「叛逃」後沒回大陸中國!

--------------------

附馬思聰主要作品:

小提琴曲《搖籃曲》、《第一迴旋曲》、《內蒙組曲》、《西藏音詩》、《牧歌》、《跳元宵》、《新疆狂想曲》、及兩輯《民歌新唱》等,另有交響曲兩部,管弦樂組曲《山林之歌》,大合唱四部;在美國期間還創作了舞劇《晚霞》,歌劇《熱比婭》、歌曲《李白詩六首》、《唐詩八首》。

《思鄉曲》作於1937年,為《內蒙組曲》的第二樂章(第一樂章《史詩》、第三樂章《塞外舞曲》)。樂曲表現了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故鄉的深切懷念,為三部曲式與變奏曲式的混合結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120/36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