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袋——平均使用壽命雖然只有25分鐘,然而徹底腐爛卻需要500年。如果這樣的白色垃圾進入大海,就會造成嚴重後果。專家呼籲停止發放免費膠袋。
常在海邊度假的人應該都熟悉這樣的場景:當你在海水裏暢遊嬉戲的時候,突然有東西繞住了腳踝--但那不是調皮的小魚,而是一個廢棄膠袋。這算是巧合嗎?專家並不這麼認為。據統計,在全球各海域,一共漂流着大約1億到1.5億噸的垃圾--這一數字還在繼續上升。每年海洋內的塑料垃圾都會增加650萬噸。聯合國環保組織統計,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就有13000個塑料垃圾碎片在漂流。而大洋洋流則帶着這些垃圾「環遊世界」。
在柏林召開的國際海洋保護會議上,大約200名專業人士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4月12日,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BUND)向德國環境部長阿爾特邁耶爾(Peter Altmaier)提交了一份由各歐洲環保組織聯署的宣言。這份題為「讓塑料垃圾遠離海洋」的宣言呼籲,到2020年將歐洲海域內的垃圾總量減少一半。其中的主要問題就是膠袋,還有去死皮磨砂膏或者沐浴液中含有的塑料微粒。這些顆粒非常的微小,以至於過濾設備無法將其濾出。
塑料垃圾導致魚類餓死?
海洋保護專家齊巴爾特
可是這些膠袋、塑料瓶和包裝紙是怎麼進入大洋的呢?八成的垃圾都是從陸地進入海洋的。像英國和荷蘭的一些開放式垃圾堆放處理場,就可能導致垃圾被風吹走,然後通過河流進入大海。--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的海洋保護專家齊巴爾特(Nadja Ziebarth)向德國之聲記者介紹道。還有漁業也會生產海洋垃圾,比如扔到海里的廢棄漁網等。
這樣的垃圾污染對於海岸居民來說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齊巴爾特指出:「海洋生物是看不到這些垃圾的。它們會因此而迷失乃至受傷致死。」此外,微小的垃圾碎片還有可能被魚類誤當作飼料吞食。然而它們並不能消化這些垃圾,這些有害物質就會殘留在胃裏,最早的情況下,如果它們的胃被這些廢物填滿,就只有活活餓死。而且,這些垃圾最終也有可能危害人類,畢竟這些胃裏殘存有害物質的魚類有可能成為我們餐桌上的美食。
從盧旺達學習
滿目垃圾
也就是說,未來我們最好拿着自帶的購物籃去超市,而不要再使用塑料購物袋?德國聯邦環保局和自然保護組織正是這樣建議大家。日化用品超市、百貨商場和服裝店應該停止發放免費的膠袋。綠黨要求,每個膠袋收取22歐分。這種做法雖然在德國聽起來還是未來的遠景,但在世界上一些其他國家已經成為現實。尤其在垃圾回收處理工業不發達的地區,人們非常重視垃圾問題,並且試圖抬高膠袋的價格,或者徹底避免使用。
成果是顯著的:比如愛爾蘭的膠袋消費量就直線下降了90%,達到平均每人每年只用18個膠袋,就是因為那裏所有的塑料購物袋都要顧客掏錢買。相比之下:德國每人每年則要消費71隻膠袋,在保加利亞這個數字甚至高達421,而歐盟的平均值是198個。
在肯雅和烏干達,薄膠袋是徹底禁用的,厚實一些的膠袋雖然可以用,但價格很貴。東非的盧旺達和坦桑尼亞至今已經禁止膠袋流通長達七年之久,亞洲的孟加拉國和不丹也是如此。
行動的障礙
零售業有話說:法爾克
對於自然保護組織來說,即使這樣也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要降低塑料消費量。必須要從產品設計開始做起:儘量減少市場上流通的一次性產品,增加耐用品,增加可維修再利用的產品,減少包裝材料,這才是最重要的。」--德國自然保護聯邦(NABU)的戴特羅夫(Kim Detloff)認為,垃圾處理和回收利用產業也必須要進行改進。
不過德國零售業協會(HDE)卻對這些建議持懷疑態度:提高膠袋價格並不能起到關鍵作用。該協會負責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法爾克(Kai Falk)認為:「在德國目前53億個膠袋的消費總量基礎上,這就意味着,需要額外增加12億歐元的負擔,這部分要分攤到消費者身上,企業也要承擔一部分。而這是否能夠真的降低膠袋的消費量,令我們感到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