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呂月:改革開放30年「總設計師」不見了,「英明領袖」回來了

—中國最大的「凡是」究竟是什麼?

華國鋒、鄧小平

在京奧最喧囂的時分,2008年8月20日,中國一位最沉寂的政治老人華國鋒離去了。當奧運歷史和奧運精神隨着倫敦的雙層巴士從北京的鳥巢駛回英倫三島,一黨專政下的"大國崛起",很長時間內還需要北京這場用金錢和權力打造的奧運之夢來裝扮,還需要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披上電子合成的聲光色的華麗外衣。華國鋒的去世影響之大,如同他從歷史中重新走了出來。鄧小平隔代指定的接班人胡錦濤最後也給於華國鋒――這位被鄧小平打倒的毛澤東指定的接班人高規格的禮遇,顯示出了中國現實多重的政治符號,非常耐人尋味。

鮑彤一破"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神話

京奧結束,意味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動的開始,這是胡錦濤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給2008年確定的兩大政治任務。毛死後,你死我活爭奪權力的雙方,隨着當年最年輕的55歲的華主席的離去,都已經消失完了。但是親歷者仍在,當年還是中共基層幹部、工農兵學員的九常委為了今天的共同利益,必須找到合適的說辭來總結這30年。關於30年的爭論已經在中國展開,操刀者發社論,能者出書,無權者上網。胡錦濤主政六年,嚴控新聞和出版,使中國處於整體失憶的狀態。這種局面是必須要打破的。

今年年初,前中央委員、政治局常委的政治秘書、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鮑彤,公開了"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頭銜是他本人提出,由薄一波造神造出來的一個神話。詳情如下: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薄一波找鮑彤幫忙,為他起草一個講話稿,要在"七一"老同志座談會上着重講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時代的重要地位。薄一波說明他的意圖:"恩格斯講過這是一個需要巨人的時代,產生了巨人。我們現在是改革開放的年代,也是需要巨人的時代,也產生了巨人,就是鄧小平這個巨人。"鮑彤按照薄一波的意圖,當天就為他起草好了"鄧小平是時代巨人"的講話稿。着重強調:我們的時代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在改革開放的重大問題上,我們要向鄧小平這個巨人請教,因為他的經驗最豐富。起草好之後,鮑彤對薄一波的"鄧小平是巨人"的提法,再反覆斟酌,想起鄧小平在中央說的話:"我個子矮,天塌下來,有他們兩個(指胡耀邦趙紫陽)頂着。"如果薄一波的講話全國一宣傳,老百姓聯想不到文藝復興時代產生巨人怎麼辦?如果老百姓只拿鄧小平的外形和身高和巨人做比較,是不是要產生非常滑稽可笑的效果?上邊會不會誤會為有意在諷刺和挖苦?鮑彤試探着創造了一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新詞組,代替了薄一波的"鄧小平是巨人"。稿子交給薄一波後,薄很高興,他評價:"寫得好!"兩天之後,中顧委常務副主任薄一波照稿宣讀,新華社全文照發,鮑彤為鄧小平創造的封號,立刻風靡全國,走向世界,入史,入文、入傳,成為全國人的口頭禪。

鮑彤二十一年之後將自己的這一"知識產權"公佈,黨內著名農業學者姚監復公開呼籲,"鑑於鮑彤為中宣部提供了一個沿用二十多年的崇高詞組,有關部門應解除對鮑彤的監視居住,恢復他的人身自由、言論自由。"此事如同一顆驚雷轟炸了政壇。細心人發現,"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崇高稱謂,從此沒有在今年官方新的文本中再出現。最後的檢驗,要等待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隆重的紀念大會,看看胡錦濤能不能夠找到一個新的替代詞組。

▲鮑彤二破"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的大會"的神話

中共一向按照鄧小平的意志將197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始的標誌。因為這次會議使得鄧小平成為中共權力的最大贏家。記載、歌頌這次會議的文字如汗牛充棟。今年3月鮑彤繼續撰文披露真相,令中共當局又一次五雷轟頂,因為鮑彤完全揭穿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的大會"的神話。

三中全會是1977年6月恢復了黨的副主席、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要職的鄧小平提議召的,他還提議討論三個問題:1、通過農業問題的決定;2、討論李先念在1978年國務院召開的經濟務虛會上的講話;3.討論計劃問題。從鄧小平決策的三個議題看,根本不是討論改革開放。從會議最後通過的農業問題決定仍然堅持"不准包產到戶"看,會議不是改革開放的會議。

為三中全會做前期準備的,更為重要、影響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是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開的。鄧小平和華國鋒的意見是一致的:向前看,不向後看;不算過去的老賬,不糾纏過去歷史遺留問題,也不擬提出文革遺留的毛澤東欽定的大案,包括1976年天安門事件的平反問題。因此,華國鋒的講話是重點工作要轉移到"四個現代化"上來。胡喬木會前為鄧小平起草的講話稿中說:"實行工作着重點的轉移,還是要處理好階級鬥爭的問題。社會主義社會還有階級鬥爭,黨內還有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一點無論如何不能忘記。不但王張江姚是走資派,河南省委的王維群、駐馬店地委的蘇華,也都是不折不扣的走資派,他們的罪惡比三反時候河北省的劉青山、張子善嚴重得多。"這個稿子的思想體系仍然是"文化大革命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為指導,以階級鬥爭為綱、以兩條道路你死我活的鬥爭為視角。鄧小平於11月5日-14日偕夫人訪問東南亞新加坡、泰國、緬甸,並沒有參加會議,會議由華國鋒主持。

鄧小平沒能參加的這5天會議,非同尋常。1978年11月10日胡耀邦為部長的中央組織部為中央工作會議,提供多種材料和信息:1、關於薄一波等61人"叛徒集團"案的材料和中組部的複查報告;2、彭德懷複查材料;3、陶鑄等人複查材料;4、關於康生誣陷603人的材料;5、胡耀邦複查一系列冤假錯案中的講話和中組部複查平反的案例;6、組織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帶來的群眾和高層領導對天安門事件的深刻覺醒的有關信息材料。13日胡耀邦在西北組做了發言。陳雲11月10日在東北組發言。他參考了胡耀邦提供的材料,根據他本人在中組部和白區地下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提出了六個問題:1、薄一波等61人所謂叛徒集團一案,毛主席知道吧?2、關於所謂自首分子問題;3、陶鑄、王鶴壽等定為叛徒問題;4、彭德懷同志問題,彭德懷同志開除了黨籍沒有?沒有吧?骨灰現在放在哪裏?是不是應當放在八寶山?5、關於康生的錯誤。6、關於天安門事件。群眾悼念周總理是反革命還是革命行動?陳雲的發言寫成簡報發到各組。

從"九大"以後,陳雲就沒有被選進政治局。只是中央委員,同已在台上、恢復黨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軍委副主席職務的鄧小平的處境,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和重點有很大不同,因此陳雲帶頭衝破了華國鋒、鄧小平為會議設置的框框,使整個會議失控了。

同會內的熱烈討論文革問題相配合,天安門、西單民主牆的群眾的大字報也開鍋了,矛頭直指向文革、"四人幫"和華國鋒、汪東興等凡是派,甚至指向毛澤東和一黨專政。

11月14日北京市委第一書記林乎加在北京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表示:"廣大群眾到天安門廣場沉痛悼念周總理,憤怒聲討'四人幫',完全是革命行動"。胡績偉、曾濤、楊希光、于光遠商量,這是事件發生地最高領導人對事件的正確評價,新華社要當作重大新聞向國內外發佈。當晚7時多,新華社的新聞稿發佈。鄧小平11月14日從東南亞出訪歸來之後,發現中央工作會議在陳雲、胡耀邦發言的帶領之下,已經跳出華國鋒和他設置的框框,他自己已經沒有了會議的主動權。胡喬木為他起草的大會講話稿也根本不能用了。1978年12月1日鄧小平對胡耀邦說:"喬木的思路不行。你給我找人寫。",

12月2日,鄧小平邀胡耀邦和國務院研究室的于光遠到他家商談起草講話稿。按鄧小平親自草擬的三頁500字的講話提綱,這份提綱搜集齊了會議湧現出來的新觀點。胡耀邦、于光遠、林澗青等人5、7、9、11日接連四天,到鄧小平家共同研究討論,最後定稿,題目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以此文做報告。

中央工作會議、三中全會成為陳雲和鄧小平爭英雄的一場暗中較勁的公開比賽。前期陳雲高舉平反的旗幟、高喊民主的口號,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和會議代表的真誠擁護和歡迎。出訪歸來的鄧小平看清了、看懂了形勢的緊迫。看到陳雲的講話預示着東山再起,有些好話誰先說,誰將拔得頭籌。同陳雲爭奪民心、黨心也就是爭奪最高領導權。甚至是未來的第一把手,名義上的主席和背後的婆婆由誰擔任的問題。客觀地看,鄧小平最後的講話也是不符合鄧小平本意的。同鄧小平原來交代胡喬木起草的講話基調完全不同。為了比陳雲的講話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鄧小平講了黨和國家的制度問題、民主問題、解放思想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問題。可惜的是,鄧小平講出的只是一些很好聽但不擬執行的好話。

鄧小平最不願意看到的是會外西單民主牆的議論;他看到了文革遺留的難題,但不願延伸到反右派鬥爭的徹底平反問題,因為他自己就是反右派鬥爭五人小組組長,只願意為右派分子個人"改正",而不能為反右派鬥爭平反,仍舊堅持說:"反右派鬥爭是必要的、正確的,只是擴大化了。"沒有真正做到也不願做到胡耀邦堅持的"有錯必糾","毛主席批的錯了,也要平反。"對於民主、自由、人權、三權鼎立,他認為都是西方的資產階級的東西,都不能用。因此,他贊成抓魏京生,反對西單民主牆,取消"四大",這些做法正是他讓胡喬木起草的講話的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毛澤東的"六項標準"的延續,鄧小平自己的"四項基本原則"的思想根源。從會議結果看,陳雲是會議當然的英雄,因此搖身一變,由中委成為副主席,洋洋得意;華國鋒以主席身份挨批,他為他和鄧小平共同為會議定的框框,為"兩個凡是",為"英明領袖",向大會做了檢查;但是同樣應當承擔會議框框和"兩個凡是"責任的鄧小平卻能能搖身一變,把會議成果拿過來,只用一句話:"北京市委關於天安門事件平反的決定就是中央的決定",變成他自己的功勞。中央工作會議、三中全會成了鄧小平變臉的表演會。

假如認真閱讀鄧小平的三中全會的講話,會發現鄧小平通篇只講民主作風,沒講民主制度;着重講經濟發展,即使講農業發展,也沒講農村改革,三中全會關於農業的決定強調的是"不准包產到戶",這個文件起草的負責人是紀登奎。至於後來批評華國鋒搞"洋"躍進,搞十個大慶的錯誤,實際上,"十個大慶"是李先念提出來,鄧小平支持的,為了大干快上的新躍進,最後把帳算在華國鋒的頭上。那時翁永曦四個年輕人寫封信,主張"輕改革重調整",陳雲評價很高。

鮑彤說三中全會不是改革開放的大會。把這次會議人為地掛上光環說成是"改革開放的大會",這是編造出來的一個神話。鮑彤認為三中全會之所以成功,是在於它是失控的大會,但是符合人民心願、符合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它的成功原因,全部在於七嘴八舌,可以各抒己見,講自己的話。三中全會失控,在於失去領導。既然陳雲可以對毛澤東說不;既然陳雲、胡耀邦可以對毛澤東批准的幾個文革大案說不,那麼老百姓也可以對文革說不;也可以對人民公社說不。三中全會上代表們可以七嘴八舌,那麼老百姓也可以在政治生活中七嘴八舌,這種自發的對民主的追求,對憲法言論自由權利的捍衛和運用,推動了改革。至於權力方面的鬥爭,從領導人排序看,華國鋒為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汪東興、李先念為副主席,從三中全會以後,陳雲從中央委員升到副主席,排列第五;而鄧小平實際上從第三位變成了握有實權的第一位。最大的贏家乃是鄧小平,今年6月10日《財經》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胡耀邦長子胡德平撰寫的《耀邦同志在"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前前後後》中篇,一反30年的官方宣傳口徑,繼承其父在全黨開展的實事求是的學風,他對主持會議的華國鋒做了以下的評價:"1978年年底,中央工作會議期間,華國鋒同志講:我是下了決心叫大家講話,既然把大家請來了,就要讓大家講話,集思廣益。""華國鋒同志的這種民主精神和作風,在當時也是難能可貴的,也不是誰都能夠做到的。"

▲"四項基本原則"是最大的凡是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病逝之後,2月,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中央政治局通過,華國鋒為國務院代總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4月5日民眾涌到天安門悼念周恩來,表達對"秦皇時代"的憤怒和不滿,遭到首都民兵的鎮壓。導致鄧小平徹底下台。4月6日根據毛澤東提議,中央政治局通過,華國鋒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在"批鄧反擊右傾反案風"中,以葉劍英為首的軍隊元老和將領與"四人幫"的矛盾已經白熱化,葉劍英被逼的向毛澤東請病假,躲在家裏。葉劍英通過在一線工作的熊向暉對華國鋒做細緻的考察,先後認定"華國鋒不是極左派一夥的"。"這人作風也好"。"很穩重,應該支持"。"這個同志確實好,應該支持"。葉劍英和華國鋒兩個人第一次單獨談話之後,葉認定華是""非常之時,非常之人"。"9月9日0時10分毛澤東病逝,次日華國鋒就通過李先念聯繫葉劍英,隨後親自去和葉劍英、汪東興聯絡。10月6日晚一舉粉碎了四人幫。葉劍英認為,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晚政治局會議一致通過華國鋒任中央主席,是黨和國家新的領袖。葉劍英說:"英明領袖華主席",是我提的。他當之無愧。就拿粉碎四人幫這件事來說,把他們捉起來,周總理不會,小平他也不會。我就沒有想到!這一招是挽救了國家,挽救了黨。

華國鋒去世後,熊向暉之女熊蕾一篇《華國鋒和葉劍英"結盟"》不脛而走,使得億萬人得識廬山真面目。

在鄧小平當選軍委主席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華國鋒的錯誤也做出"決議",華國鋒不得不主動辭職。這些錯誤包括"推行和遲遲不改正'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錯誤方針;壓制一九七八年開展的對撥亂反正具有重大意義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拖延和阻撓恢復老幹部工作和平反歷史上冤假錯案(包括"天安門事件")的進程;在繼續維護舊的個人崇拜的同時,還製造和接受對他自己的個人崇拜。""對經濟工作中的求成過急和其他一些左傾政策的繼續,華國鋒同志也負有責任"。8月31日新華社公佈的《華國鋒同志生平》所有錯誤都變成了成績,說明21年前,鄧小平主持做的黨中央的重大決議對華國鋒是非常不公正的,華國鋒同後來的胡耀邦、趙紫陽一樣,都是鄧小平搞個人獨裁的犧牲品。

在華國鋒主政的1976-1978年,啟用了胡耀邦和趙紫陽,胡耀邦展開平反冤案和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胡的一生干出最大成績的兩年,胡德平寫道:"當時的輿論還是以"兩個凡是"為主宰。但是,《光明日報》、《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並未因刊登《實》文,它的社長、總編輯就遭到撤職查辦的處分;耀邦同志也未因組織、引領、推動這一討論而停止他的黨校副校長和中央組織部部長的工作。其原因,就是"文革"結束以後,黨內還是恢復了一些民主生活的生氣,政治空氣畢竟沒有"文革"之中那樣恐怖可怕。國鋒同志的克制、寬容態度也是相當重要的。"鄧小平復出是1977年7月16日―21日中共十屆三中全會做出的,距離粉碎"四人幫"10個月,粉碎四人幫之後,葉劍英對鄧小平的復出發表過明確的意見,他說:"小平是要出來工作,不過要晚一點。車子轉彎轉得太急要翻車的。小平這個事是毛主席提的,政治局通過留黨察看、以觀後效的,現在一下子馬上出來不行,要一個過程。不然真成了宮廷政變了。"他還說:"我們這些老傢伙們要幫助樹立華國鋒的威信。小平這個人哪,不甘寂寞,擅權,他一出來就會喧賓奪主,就顯不出華主席來了。我不說別的,華國鋒五十幾歲,我們都快八十了,小平也七十多了,選擇這個人不容易啊!大浪淘沙,沙裏淘金啊!"葉劍英還對老幹部們介紹:"《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華國鋒主持正在編輯的),一反原來的編輯方針,原來凡是涉及、講到劉少奇、鄧小平、林彪好話的地方全刪;現在反過來,凡是講鄧小平好的地方,一概不刪,保留。保留了十幾處。將來大家看了,知道毛主席讚揚過他。這其實都是在為鄧小平復出做鋪墊啊!"根據1978年9月葉劍英的建議,1979年1月18日-4月3日中共中央又舉行理論務虛會議。當時"文革"和歷次政治運動中積累如山的種種黨內問題、社會問題,集中爆發,元旦,西雙版納農場7萬知青罷工,要求返城,數千人下跪請願,群體臥軌。上海人民廣場上人山人海,絕大多數都是從新疆、雲南、黑龍江、江西、安徽返城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他們呼喊"回城過春節"、"回城參加四化"的口號。據1979年年初的統計,中紀委成立不久便已收到群眾來信三麻袋,中組部每月收信1萬多封,中央每月收信6萬多封,上訪常住人口4000多人,有的地方還發生了衝擊黨政機關,影響社會治安秩序等問題。胡耀邦認為98%、99%都是合理要求。在1979年1月3日召開的中宣部例會上,胡耀邦傳達了華國鋒的意見:"無論如何不要反右派",要"避免出現1957年那種反覆,千萬防止'翻燒餅'。"3月30日鄧小平在理論務虛會議發表"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這是鄧小平對五人小組為他起草的講話搞不滿意,當面口授的內容。這是對華國鋒和胡耀邦兩年撥亂反正和思想解放翻的一個最大的"燒餅",是一黨專政最大的"凡是"。鄧小平生前表示"一個字也不能改"的十三大報告確定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也成為建立權貴資本主義最大的"凡是"。南行講話就是鄧小平自己對這條基本路線的宣講。這條路線使得當前中國積累的一切問題又回到文革之後。今年有"第二央視"之稱的鳳凰衛視網做了一個網絡調查,贊成改革開放不朽功績而且不能令人遺忘的,在11343人中僅有3346人,僅佔29.5%,而反對的有7997人之眾,佔70.5%。民心民意已經宣告鄧小平一黨專政之下的改革開放已經死亡。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310/28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