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農行後面建行宮:一個受賄千萬縣委書記的情色人生

—縣委書記住銀行里

2012年6月27日,于都縣某酒店停車場一角

官方報道,僅供參考

  2012年6月20日,江西于都縣原縣委書記胡健勇,因貪污受賄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而他最初進入紀委的視野,並非因為貪污受賄,而是因為一起換屆期間的誹謗案。

  胡健勇親手導演了一個中國基層官場罕見的故事——誹謗自己的上級市委書記。江西省紀委很快介入查處,其縣委書記職務被免後,又查出胡還有嚴重的經濟問題。

  ■江西於都原縣委書記誹謗市委書記

  ■之後被查出受賄被判無期徒刑

  居所

  縣委書記住在銀行里

  「縣委書記住在銀行里,這是於都解放以來第一個。」

  于都縣紅旗大道41號,是中國農業銀行於都支行。院內深處,是一個安着電動閘門的小院子。裏面有一棟白牆紅瓦的平房。若無人指點,很難想到這就是原縣委書記胡健勇在於都的居所。

  這棟房子,曾是農行於都支行的食堂。經過改造和裝修,胡健勇帶着自己的父母住了進去。2009年,胡健勇從定南縣委書記調任于都縣委書記。于都縣接待辦副主任郭小文向記者介紹,胡健勇是異地任職,在長征賓館過渡性住了一段時間後,就搬進了農行。

  2012年6月28日,農行於都支行行長劉貫策告訴記者,胡健勇之所以會住進農行院內,主要是過去兩人就認識。數年前,胡健勇曾任興國縣縣長,當時他則在興國任農行興國支行行長,兩人由此相識。後來,兩人相繼調到於都工作。

  指引記者找到胡健勇此居所的於都退休老幹部說,「縣委書記住在銀行里,這是於都解放以來第一個。」

  胡健勇在農行院內的這個居所,後來作為受賄場所,在贛州市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里被多次提到。

  贛州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胡健勇在擔任贛州市委副秘書長、興國縣縣長、定南縣委書記、于都縣委書記期間,單獨或夥同其妻劉曉、原司機李小華等人,受賄人民幣651.088萬元、美元4.1萬、港幣28.2萬、新加坡幣0.4萬、歐元0.5萬。除了受賄,胡健勇還被指控貪污公款近20萬元。另有706.105299萬元的財物,胡健勇不能說明其合法來源。

  起訴書顯示,胡健勇有十多筆受賄是在農行院內的居所里收受的。除在銀行里住過,任興國縣縣長時,胡健勇還在縣交警大隊的院子裏住過。這一居所,也成為他近20次受賄的場所。辦公室也成為胡健勇受賄的主要地點。起訴書顯示,胡健勇的多數受賄都發生在其辦公室內。

  根據檢察院的指控,1992年到2012年3月的20年間,胡健勇與妻子擁有的財產達到2474萬餘元,20年間夫妻倆的支出不足50萬元。其中,合法收入為393萬元,其他均是非法所得。案發後,胡有1713萬餘元的財產被作為贓款追繳。

  誹謗

  提拔

  指使人捏造散佈謠言

  胡健勇對當時的市委書記不滿,在贛州官場並不是什麼秘密。

  胡健勇派人攻擊誹謗時任贛州市委書記,導致其落馬被查。2011年4月以來,胡健勇因自己未被列為擬提任副廳級幹部人選而心存怨恨,指使原司機李小華組織其妻侄劉鵬等人,肆意捏造虛假信息,通過電子郵件、手機短訊、匿名書信、知名網站發帖等方式,對贛州市2011年換屆工作和有關領導同志進行造謠污衊。2011年6月4日,李小華被查證參與散佈上述謠言且存在經濟問題被雙規。隨後,李小華交代出了胡健勇是幕後指使者。

  2011年7月17日,胡健勇被從農業銀行的住所內帶走。目擊者稱,被帶走時胡健勇穿的是短褲和背心。2011年7月27日,江西省紀委、組織部發佈消息,胡健勇被免去縣委書記職務。

  胡健勇對當時的市委書記不滿,在贛州官場並不是什麼秘密。記者從多個渠道獲知了一個相同的故事:這位贛州市委書記曾未事先通知而突擊到於都調研。到於都後,讓秘書給胡健勇打電話問其在哪裏,身在外地的胡健勇謊稱自己在辦公室。「那好,你用你辦公室的電話馬上給我回個電話。」發現胡健勇撒謊後,這位市委書記怒了。最終,胡健勇被迫承認在外地而不在於都。兩人從此心生罅隙。

  提拔

  昔日司機被重用

  領導秘書出身的胡健勇,提拔重用自己的司機,並不讓人意外。

  2011年6月,參與散佈謠言的李小華和劉鵬相繼被查處。當時,李小華是興國縣政府辦副主任,劉鵬則是興國縣應急辦副主任。

  領導秘書出身的胡健勇,提拔重用自己的司機,並不讓人意外。2005年12月31日,時任興國縣縣長的胡健勇將李小華提拔為縣政府辦副主任。此後胡健勇雖然調離興國,李小華卻一直在政府辦副主任位置上未動。李小華的妻侄劉鵬,也被提拔為縣應急辦副主任。

  2011年12月23日,興國縣免去了李小華縣政府辦副主任、劉鵬縣應急辦副主任的職務。據《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現代快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1008/263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