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日本對中國發出金融危機警告

作者:

日本央行副總裁西村清彥21日表示,地產泡沫、人口結構變化和貸款增長迅速會加大一國遭遇金融危機的幾率,而中國正進入這方面的「危險區域」。

日本央行副總裁主要是根據經驗和已經發生的案例推出自己的猜測。他的案例是日本和美國已經發生的情況。日本上世紀90年代的資產泡沫與美國2000 年代的房市泡沫有相似之處。兩者均是勞動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到峰值,而同時房價處於高位、貸款急速攀升,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了催生金融危機的「惡性」泡沫。

從上述三個因素來看,勞動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日本是1992年初接近70%,然後直線下跌。中國2010年達到72%,據有關部門測算,未來中國勞動力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急劇萎縮,幅度遠超過美國。根據聯合國的一項估算,中國在2005年時15-19歲的人口尚有1.2億以上,2010年下跌到1 億出頭,到2015年預計下跌到不足9500萬。十年的時間進入勞動市場年齡的人口減少2600多萬。勞動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小。當勞動力供應充裕時,經濟就出現高增長;當勞動力供應萎縮時,經濟就出現低增長,甚至負增長。這已經成為一個基本規律。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中國經濟增速破八,就出現了大批農民工返鄉失業的狀況。當前,我國沿海地區農民工返鄉潮又現,勞動力人口開始出現失業性佔比減少,情況十分不妙。

從房地產來說,中國房地產泡沫是舉世共睹的。十年房價爆炸式增長的根基扎在貨幣信貸無節制膨脹上。截止2011年底,中國M2與GDP比值為 1.89倍,而同樣比值在美國為0.64倍;2011年底M2存量為85萬億、而2000年底則是13萬億,增長了6倍以上,而同期GDP僅增長4.7 倍。人民幣的超發達到了驚世駭俗的程度。人民幣嚴重超發大大推高了房地產泡沫,使得房價年年呈現兩位數上漲。十年房價爆炸式增長的根基扎在投機投資需求上。房地產泡沫嚴重過當年的日本和美國。這種泡沫已經到了不破裂不可的程度。一旦破裂,超發的貨幣信貸泡沫就會裸露出來,引發金融風險不是沒有可能。我們需要做的是,讓這種泡沫不發生急劇裂變,把導致的風險限制在最小程度。

從貸款急速攀升來看,2011年我國GDP為47萬億元,而各項貸款餘額達到了55萬億元,貸款佔GDP比例高達117%,嚴重地超負債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說過,我國企業負債佔GDP比重高達107%。OECD(經合組織)企業的負債如果佔GDP的90%就很危險,就會發出強烈預警信號。按照經合組織的標準,中國企業負債率已經到達危險之危險的境地。企業高負債在「順風」情況下,即在全球經濟向好、蒸蒸日上前提下,可能慢慢被高增長稀釋,風險可能被消化和掩蓋。但是,經濟發展不可能總是「順風」,在經濟下滑下行情況下,風險就會突出暴露出來。經濟不好,企業經營業績受影響,加之高負債成本,最終將把企業徹底壓垮,一大批企業可能集中倒閉或者在倒閉邊沿徘徊,實體經濟異常低迷,整個經濟走向低迷不振。企業高負債最終拖垮的是整個經濟,最終可能引爆金融風險。中國目前就面臨着類似情況。

不僅是日本央行副總裁,多個國際組織都對中國發出了警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中國正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中國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只有60%。美國當前的全工業利用率為78.9%,而在金融危機高峰期這個比率為66.8%。這意味着中國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尚不及美國2008-2009年金融危機高峰期的水平。

因此,日本央行副總裁關於中國正進入金融危機危險區域的告誡,絕不是危言聳聽。當然,無論人家說什麼,自己身上的病自己最清楚。對國際社會的警告決不可掉以輕心。當務之急是應對經濟持續下滑的一系列政策要立即出台,刺激消費的一攬子政策不能再等待觀望,不能一直處於摸查研究階段。特別是大幅度減稅降費的財稅政策應該迅速實施。通過一系列應對措施使得經濟增速真正能夠穩定住、軟着陸,那麼,泡沫破裂的程度就不會太劇烈,就可能在經濟穩定增長中被慢慢稀釋和消化掉。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903/25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