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BBC記者:中國最後會變成什麼樣?

—BBC記者:中國最後會變成什麼樣?

龍

過去三十年,中國的騰飛舉世矚目

中國的經濟騰飛並沒有像許多西方人預期的那樣帶來政治上的改革,共產黨仍然牢牢掌握着統治權。BBC記者白麥克一家人在中國常駐七年。臨別時,他反思中國過去三十年的變化和未來三十年的走向。

在中國的最北邊兒,有一個叫黑龍江的省。在黑龍江,有一個地方叫雙河。顧名思義,兩條河九曲迴腸、穿過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在這裏匯成一體。

筆直的林蔭路,兩側是麥田、稻田、玉米田。雙河本身沒有什麼好看的,一條主要街道,一排排的平房。但是,雙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也就是幾十年前,雙河只有一家商店,商店裏的貨少得可憐。現在,這裏有好幾百家商店,賣的東西從高跟鞋到獸用藥,應有盡有。大街上甚至還開着一家教英語的學校。

中國各地,數不清的小城鎮都經歷了這樣的變化。所有在中國呆過一段時間----即便只是呆過很短一段時間---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這種變化。

七年多前,我帶着妻子和小寶寶、推着兩個行李箱剛到中國的時候,是從當時北京機場的候機樓出關。現在,這個候機樓已經被取代了。離開中國出境的時候,我們走出的是一個寬敞、嶄新的候機大樓。

從空中鳥瞰,新的候機樓就像是一條臥龍。

但是,經濟的騰飛也讓中國變得更加複雜、更不統一。這一點,在雙河也能看得到。

「永遠不會忘記」

我和一位中年婦女一起吃飯,她今年50歲,右手的兩根短樁夾着一根煙。短樁,曾經是她的手指。七年前,農場發生事故,她手上四根手指被斬斷。

她說,「那一天,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從那以後,她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雖然註冊為殘疾人,但是迄今仍然沒有收到任何賠償。

其他的雙河人有人抱怨退休金太少。最近有人要到北京去上訪,但是他們說,沒有到北京前就被綁架、送回老家。

最近,一位高層的大官兒要來雙河參觀,消息一直保密。當局擔心,憤怒的當地人可能會利用這個機會召集示威。

雙河人這樣的抱怨,在中國其他地方也經常能聽得到。這意味着,過去三十年中國賺取的紅利沒有平均分配。緊張經常爆發。每一年,中國都發生數千起憤怒的人聚在一起表述不滿的「群體」事件。

在中國,沒有變的,是政府。

統治中國的仍然是有特權、愛保密的共產黨領導人;他們仍然認為,壓制是對付民眾不滿的上策。但是,共產黨真該尋找更好的方式、來管理人們期望值的不斷升高以及越來越嚴重的貧富不均。

換句話說,面對正在忘記上一世紀艱難困苦的人民,共產黨需要找到更好的管理方式。

另外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共產黨執政的頭30年間,中國發生過許多次災難性的政治運動,造成數百萬人喪生。

過去三十年,中國致力於重建,讓中國更強大、更富裕。那麼,今後三十年呢?

幾星期前,雜誌主編洪晃(Hong Huang)告訴我,「他們讓我們去掙錢,我們掙了。但是,掙多少算個夠呢?」

今後三十年,中國何去何從?

今後三十年,中國何去何從?

誰也不信誰

未來,是共產黨不願談論的一個問題。這有可能引發一場全國性的辯論,說不定,會讓他們失去權力。

所以,中國繼續在變,沒有人知道最後會變到哪兒。

對於曾經有信仰的人----即使他們信奉的是已經失去信譽的一個政治體制,讓他們除了賺錢什麼都不信,有時候非常困難。

離開中國幾天前,我的自行車鏈子壞了。我出門到路邊一個小攤兒去修車。現在北京人都改開汽車了,修車攤越來越難找。

一位上了年紀的女人已經在車攤兒修車了。她的電動車車胎扎了,朝一邊兒斜靠着。她在給兒子打電話。

修自行車的人告訴她,需要換新輪子。但是,老婦人的兒子告訴她不要換,補一下內胎就行了。兒子說,別換。換個新輪子可能也是假貨,不是正牌。這位老婦人告訴我,「這年月,誰也不信誰。」

這樣說也許有點兒誇張,但是,這種心態在中國很常見。

過去幾年中,中國的領導人取得了令人艷羨的成功,給這個曾經貧困的國家帶來了財富與希望。但是,現在怎麼辦?

告別中國的時候,我仍然沒有搞清楚這個國家在往哪兒走。我也不知道,中國的領導人和老百姓是否搞清楚了這個問題。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BBC記者白麥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726/25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