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富豪只顧着海外花錢 中國經濟亮紅燈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2日報導,從富人不在國內消費和投資、港口堆積的煤礦、政府拋售名車等跡象來看,中國經濟已亮起紅燈,這對其國內政治和社會,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引發全球關注。

  原本在大陸蓬勃發展的奢侈品銷售,卻從今年起銷售開始放緩,但這並不代表富豪不願意花錢,而是他們對中國國內市場失去信心,有錢人寧可把錢投資海外金融產品或是高檔房地產,以規避中國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的風險。此外,中國許多貪官和裸官也已把大量非法獲得的金錢送到海外。

  最近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的借款下降、製造業生產減少、利率突然調降、出口持平,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預測下降,以致一些人說中國已經進入衰退。總理溫家寶3月說,2012年的中國經濟成長目標是7.5%,當時略顯保守,現在來看是先見之明,經濟成長率果真是如此的話,將是中國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 GDP年成長率,而當年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國際孤立中國的一年。

  外交政策雜誌香港資深記者莫斯(Trefor Moss)在報導中指出,從中國地方政府拋售名車、停止賣地;廣東省出現地區暴動;暴發戶消失、奢侈品消費放慢;用電量降低、煤價下跌;以及豬價跌、蛋價漲的五大跡象分析,中國經濟已亮紅燈。

  由於中國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推出5860億元的刺激經濟計畫,以紓解地方政府的困境,現在地方政府被要求還債。浙江溫州市政府在財務壓力下,計畫拋售政府持有的1300部車輛,許多城市也都出現官方賣車的特殊現象;此外北京打壓房價措施,使得地方政府無法從出售公有地牟利,房地產炒家手頭也緊,造成房價下跌,都衝擊地方政府的收入。

  夏天原本是用電高峰的季節。為了省錢,中國民眾從今年夏天起減少使用冷氣,導致用電量降低。中國過去進口的煤礦堆積在港口,現在供過於求,今年煤價下跌了10%。

  過去五年中國豬價每年大漲五成,民眾叫苦連天;但過去四個月計算成本的豬價和飼料比率已低至使養豬無利可圖,養豬戶苦不堪言,政府還得「買豬救市」。中國民眾不買豬肉,轉買較便宜的雞蛋攝取蛋白質,使得蛋價飛漲,「棄豬買蛋」使市場失調,此外中國一連串食品安全醜聞也讓消費者信心動搖。

  經濟增長的放緩,可能會引發社會動盪。香港美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陸挺表示,受到歐洲和美國經濟不振的影響,以往工廠三班制拼外銷的熱絡場面不再,許多工廠已減低至每日一班,大批勞工不滿現狀和收入,將憤怒轉向僱主和地方官員,地方政府近期雖然控制了暴動,但也不能保證能平息未來的騷亂。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707/25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