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地產央企大手筆降價 房產稅推廣料成定局

近日多家央企背景的地產商開始調整銷售策略,積極開展降價行動以增加銷售量。專家分析,這一行動是基於對未來國內房價進一步下行的預判,推廣房產稅已是勢在必行。

大陸微博近日風傳消息稱:一些央企內部發文通知全國各地分公司,不惜降價也務必要在今年7月前賣完手上所有存量房。各方據此推測,京城或許會在6、7月出台一些重磅型的調控政策。
 
《中國證券報》周日報道,華潤置地等央企地產公司有關人士均表示,集團並沒有下發「限時清庫存」的內部文件。但近期,房地產企業已普遍採取「以價換量」的策略來加快周轉。比如,保利地產在全國40多個主要城市進行聯合促銷,展開大手筆的降價行動,總共涉及100多個在售項目2萬餘套房源,部分項目減價超過兩成。招商地產更是傳出「全國性降價是政治任務」的說法,上海別墅項目佘山瓏原近期以7到8折推售。
 
北京的經濟學者仲大軍周三就此接受本台訪問時說,未來房價應當會進一步下行:「我想儘管可能不會是暴跌的趨勢,但整個趨向可能還是降價這個方向。」
 
央企背景的大型地產商的降價行為也是基於這個判斷:「越大型的地產企業對前景的判斷往往越較準確,他們預感到房價下跌的趨勢就儘可能在價位較高時銷售掉房子。」
 
地產界人士普遍認為,今年政府將繼續實施房價調控政策,包括限購政策不放鬆,並加緊研究和推進房產稅試點。周三,《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房產稅會增加普通民眾負擔嗎?」的文章說,房產稅不會增加普通民眾負擔,其目標針對高端住宅,旨在打擊囤房炒房,對於調控樓市來說可能比限購令更有效果。
 
民間經濟研究人士王海濱接受本台訪問時說,從中國房價形成的基礎看政府必然會推廣房產稅:「中國的房價問題實際上是一個財政問題,是一個財政收入從哪來的問題。實際就是政府稅收從哪來。在這樣一個人民幣資產被低估的情況下,政府利用土地市場,通過土地槓桿作用來分配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把資源集中到政府手裏,是這麼一個過程。現在面臨的一個困局就是這樣的發展是不是可持續的。通過這幾年進行的龐大的財政擴張、支出,在未來不會獲得稅收的支持,所以他面臨的是怎麼獲得新的稅源的問題。現在比較明顯的就是房產稅這塊,以前沒有這麼存量龐大的房地產市場,現在有人估計總價值大概在200萬億,如果只是百分之一,一年也就是2萬億額外稅收,現在中國總共稅收去年才10萬億多一點。這對地方政府來說是一個非常穩定的財政收入。」
 
溫家寶兩會上就房地產問題表態,說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而合理的房價應該與居民的收入相適應。此言一出,引來議論紛紛,網友甚至以此為出發點,計算了各地的「總理房價」。利用「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構成人口(按2個人計算)×合理的房價收入比/90平方米」,之類的公式算出所在城市的所謂「合理房價」 水平,計算結果北京只有4387元/平方米、上海4831元/平方米、廣州4573元/平方米,各大城市合理房價均低於現價一半以上。
 
仲大軍介紹:「房價要降到一個普通居民收入的大約6、7年的工資收入的水平這才合理,這是國際公認的一個標準。」
 
而王海濱提醒老百姓注意,大家的願望是左右不了房價的:「這和老百姓的想法沒什麼關係,中共政府不能說完全不考慮老百姓、不考慮經濟發展,但他首先考慮的是他要花錢、他要投資,只有政府級別的老大到馬仔各個層級的人有錢花,這個政體才能繼續運行。」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江沛的採訪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329/24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