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廣州網友曬家庭消費 月入8000元僅夠維持生活

曬窮帖」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近日,廣州媽媽網一條網帖《曬曬一個家庭的最低消費》引發熱議,網友「鍾村遷遷媽」細算了一家三口每月開支,指出即使不供房、不養車,廣州一個家庭的月開支也要7000多元。   個人的月收入要達到

「曬窮帖」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近日,廣州媽媽網一條網帖《曬曬一個家庭的最低消費》引發熱議,網友「鍾村遷遷媽」細算了一家三口每月開支,指出即使不供房、不養車,廣州一個家庭的月開支也要7000多元。

  個人的月收入要達到多少,才能在廣州生存?記者查詢了近年來網友曬開支的帖子,發現從2007年1500元,到2009年的2500元,再到2011年的3000—4000元,廣州生活成本正在不斷走高。最近一項調查顯示,當前廣州青年人的平均月收入為3163.45元,「月光族」佔了35%。

  算賬:不養車不供房,一家三口每月花費7200元

  「現在看來簡單的活着成本也得要七八千元。如果工資只有8000元一個月,只可以維持……」在廣州媽媽網上,網友「鍾村遷遷媽」的網帖引發了熱議。「遷遷媽」對近兩年來的家庭開支細細算了一筆賬,找到了自己從「月光族」變「負婆」的原因。

  「遷遷媽」列出的支出項目一共有20項,從上網費到衣服鞋子再到柴米油鹽,可以說非常細緻,但她表示仍是不完全統計。其中包括:上網費,平均每月140 元;有線電視,17元;物業水電,400元;電話費,200元;社保,880元;贍養父母,600元;一家三口衣服,200元;鞋子,210元;孩子學費(高中),350元;孩子生活費,600元;孩子住宿費,平均每月150元;化妝護膚品,平均每月80元;日化用品,平均每月50元;柴米油鹽加上買菜,一個月1800元;社交,300元;交通費,200元;看病吃藥,平均每月100元;父母朋友生日結婚送禮,平均每月670元;逛街,每月100元。

  20項費用相加,一共是7200元。「還沒有包括喝酒吃飯什麼的,還是在我沒有車不供樓的情況下,這個數字是差不多2年來的統計結果。接下來孩子讀大學估計每個月要增加1000元左右,到時每個月還得要8K(8000元)基本消費。」網友「遷遷媽」感嘆,「難怪老公天天哀嘆工資不夠平均工資的10倍,沒有幸福感。廣州平均工資5000,也就是月入5W(5萬)才會幸福。按照這樣計算,我還差4倍。」

  省錢: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記者昨日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鍾村遷遷媽」的感嘆引起不少人的共鳴。市民李小姐深有同感:「我家裏還有房有車要供養,日子也很緊張,月光是平常事,經常還要吃下老本。」市民楊先生一家三口,小朋友還沒上幼兒園,他隨便算了筆賬,發現一個月家庭開支在八千左右,如果加上供房養車,家庭月開支將達到一萬四。在媒體工作的張小姐抱怨說:「我是結婚前有些積蓄,結婚生子後完全月光!」

  對於「遷遷媽」提出月入五萬才有幸福感的說法,許多人表示不認同。網友「bluesky_lola」表示:「家庭月收入八千已經維持小康溫飽了。一家人身體健康、小朋友聽話懂事、關係融洽,就是幸福的啦。」家庭收入每月約八九千元的李小姐說:「幸福只是一種感覺,生活說到底還是要看菜吃飯。」許多市民表示,在滿足小康生活水平後,幸福和錢就沒有太大關係了,富豪也不見得都幸福。

  錢多就多花,錢少就少花,是多數人的生活態度。物價高企下,許多市民表示,今年以來許多不必要的家庭開支都縮減了。許多市民砍掉的第一項開支就是「外出吃飯」,市民李小姐說:「我們已經決定以後不要外出吃飯。又貴又沒營養。」其次就是節省買衣服的錢,不少女性市民表示今年以來幾乎沒有買過新衣服。再次是減少了給父母的錢,在五羊新城上班的白領郭先生說,他兩年前結婚了,婚後家庭開銷變大,郭先生從以前的略有盈餘變成了「月光」族,已經沒有餘錢給老人,因此只有逢年過節才適當「表示」一下。住在西關的市民王阿姨說,為了省錢,他們全家連看病的錢也儘量省,平時有小病小痛,都是上網搜索中醫方子自己抓藥煎藥。

  回顧:

  網帖曝「最低生活工資線」不斷提高

  「曬窮帖」年年有。記者查詢了近年來廣州網友有關生活成本的網帖,從2007年每月1500元能夠基本維持生活,到2011年每月需要三四千元,儘管不是權威調查,不過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物價逐年上漲、生活成本逐步提高的過程。

  網友「蘿蔔表姐」2007年12月在論壇發表的網帖《小女子月收入1500的廣州生活》中,通過每日記流水賬,算出一個月最少開支需要1500元,而樓主的工資是1660元。

  同樣是在論壇,網友「茅道」發表網帖《在廣州2000多月薪我這麼過》抱怨,他一個月到手工資是2400—2600元,開支最少也要2000元。

  還是在論壇,2009年的網帖《月薪2500元在廣州的悲哀生活》中說,在廣州生存一個月最少2200元。

  到了2010年,有網友在紅網上發帖《每日須賺到125元才能生存》中就說,月收入3100元,但每月支出也要將近3000元。

  從這些網帖可以看出,近年來廣州工資水平逐步上升,不過生活成本也在同步上升。記者注意到,眾多「曬窮帖」披露出的支出中,增長最快的是房租和吃飯支出。曾在白雲區打工的楊先生說,2007年230元/月在新市的城中村還能租到小單間,而現在一房帶廚衛的小單間主流價格是每月四五百元。在五羊新城上班的陶小姐也說,2007年一個盒飯大約5—8元,現在10元以下的盒飯在五羊新城已經找不到了。

  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發佈的一項調查指出,當前廣州青年人的平均月收入為3163.45元,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在1000元到4000元之間,分化並不十分顯著,而「月光族」佔了35%。迫於壓力,不少「月光族」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彌補虧空,在廣州有7%的青年人公開表示贊同「啃老族」的做法。

  分析

  生活成本提高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

  如果說家庭月收入7000(平均每人月薪3000以上)才能在廣州維持基本生活,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達到這個標準、在廣州安家落戶呢?廣州市最近出爐了一項調查數據,普工平均1677元/月、初級工1883元/月、中級工2172元/月、高級工2579元/月、技師3114元/月、專業技術及管理人才 3571元/月、高級技師4102元/月,本科生平均月薪達到6000以上。

  今年上半年,我國城市居民消費價格(以下簡稱CPI)平均增長5.4%,9月CPI達到6.1%。而據從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公佈的數據,今年1—9月 CPI同比上升5.8%。物價高企,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給城市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什麼樣的「連鎖反應」?今年9月28日,北京大學厲以寧教授做客廣州市政協大講堂時,曾經對此作出分析。

  厲以寧教授指出,中國的通貨膨脹是綜合性的,既有需求拉動型,也有國際輸入型,還存在成本推動的因素。成本推動造成的通脹在中國是一種新型的通脹。物價房租等生活成本提高,帶動人力成本提高,構成了社會生產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

  厲以寧指出,新生代的農民工與老一代農民工不同,他們會將「距離成本」計算入內。距離成本,包括每年離家回家的交通成本,父母與孩子分居、夫妻分居的情感成本。所以,如果農民工工資不能提高到足以彌補他們因距離而產生的缺失,農民寧可選擇在老家就近就業或創業。厲以寧預言,未來十年,中國大城市的保姆將十分缺少,而保姆的工資將逐步上漲。「保姆荒」只是「民工荒」的一個典型案例。

  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對農民工等低收入群體形成了「擠出效應」。在採訪中,不少在穗打工的農民工表示,如果不能在城市安家,他們就會往生活成本較低的大陸遷移,或者乾脆回老家。只有工資達到了在城市安家的基本要求,滿足基本的租房、醫療、孩子教育等需求,他們才會固定下來。來自湖北、在五羊新城萬佳超市當售貨員的廖姨說:「夫妻兩個加起來至少要四千塊錢,否則小孩就只能回老家,那我們在廣州也不可能長久打工。」

  而農民工工資提高,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如果不減稅,這部分成本將由消費者來承擔。其中上漲最直接的就是吸納了大量農民工就業的服務業,餐飲、理髮、洗車等傳統服務業近年來價格不斷提升就是一個直觀案例。

  厲以寧指出,在這種形勢下,為了給市場空間,政府就要減稅。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和低收入人群減稅,同時通過免息貸款等方式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微型企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南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1026/22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