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長篇連載 > 正文

(音頻)中國古典樂曲欣賞15集-江河水

《江河水》是一首令人心碎,也讓人心醉的樂曲。它從另一個側面演繹着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新婚剛過,丈夫就被抓去做勞役,一去幾年不歸。可憐的女子決定去千里尋夫,可在路上遇到回來的人,得知丈夫早已死去,她悲痛欲絕,來到數里相送,與丈夫分別的河邊失聲痛哭……知道故事的人相對少些,但並不影響對音樂所表達情感的領會和感受。 阿波羅網編者注
2004年7月18日 星期日     節目長度:14分  

『江河水』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中國古典音樂欣賞節目。我是徐蘭。聽眾朋友:你們好。
在今天的節目裏,我要為您介紹的樂曲是『江河水』。提到江河水,我想大部分的聽眾朋友對它都是比較熟悉的。

這首樂曲音樂形象深刻動人,扣人心弦,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樂曲的背後有一段說明,大意是:傳說在古時候,有一對勤勞的恩愛夫妻,丈夫被官府抓去服勞役,遭到百般虐待死於他鄉;妻子聞訊,悲憤欲絕,(音樂漸起)來到當時送別丈夫的江邊遙祭,對着滾滾逝去的江水,嚎啕痛哭,悲憤的曲調,控訴了統治者的罪惡。(音樂漸弱)

『江河水』是一首改編、移植的二胡獨奏曲。它的原型是「遼南鼓吹樂」中的笙管樂曲牌『江河水』和『梢頭』,由王石路、朱廣慶、朱長慶和谷新善等改編為管子獨曲。後被黃海懷根據改編曲移植為二胡獨奏曲。

『江河水』的全曲由引子和『A-B-A』,三個段落組成。
淒涼的引子,(加進引子)從樂曲的最低音開始,連續三次以上行四度跳進,再從高音區的調式主音(LA)以分解和弦為骨幹音,下降到中音區的調式主音,婉轉低回,催人淚下。

樂曲第一段由「起承轉合」四個樂句構成,而且各句篇幅不等,除第四樂句與第一樂句遙相呼應外,中間兩句各具特色,給人以一唱三嘆的感覺;第二句以十度向上大跳起句,並兩次向上衝擊,拔地而起,剛健雄勁;第三句峰迴路轉,氣息悠長,欲罷不能,令人感慨萬千。

樂曲的第二段與第一段形成調式上的對比,由G羽轉入G微,同主音大二度轉調,這一手法在民間稱為『雙借』。調式色彩的變化導致情緒上的突然轉變,樂曲從悲痛的哭訴轉為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仿佛在發出「這到底是為什麼」的疑問。
在這一段,二胡與擔任伴奏的揚琴採用對仗的句法,一問一答,很有特色。
在經歷了第二段末尾的減慢和短暫的休止之後,樂曲突然出現了漸強,且幅度極大(由很弱一直推進到全曲的最強音),速度也加快了,表現出一種悲憤交集的強烈的控訴,這已不是第一段的簡單的再現,而是一種升華,一種爆發。
然而,這似乎並無濟於事。樂曲又慢了下來,弱了下來,最終以和第一段完全相同的結尾結束了全曲。

『 江河水』是一首無關意境的經曲,但它也不是樸素、自然完整的民間曲,而系就一種人間至情,以中國音樂特有的氣、韻張力宣洩的淋漓盡致的樂曲。雖不言意境,卻能使鬱憤一掃而空,故可百聽不厭,只是人不能時時處於情感的激憤狀態,因之,此曲自然也不能作為短時間內品味再三的樂曲。
本次節目有閔惠芬和吳素華兩種演奏版本,作為風格的對比,閔氏風格與這些年來大陸音樂的激情有關,而吳素華為黃海懷的學生,保有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傳統的時代氛圍,因此,雖較不淋漓盡致,但局限性也較少。能夠達到同樣的渲染氣氛的效果。
好,聽眾朋友,我們剛才為您介紹的和您聽到的背景音樂就是由閔惠芬演奏的。下面我們來一起來欣賞吳素華的作品。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907/21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