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金融時報:中共「依靠內需」仍是望梅止渴



  乍一聽是合情合理。經濟危機之下,各國同甘可以,共苦免談。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行為層出不窮,貿易壁壘更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中國出口的老東家美國更似患了「三高」綜合症:高失業率、高負債率、高反傾銷稅率,對「中國製造」拒之千里。既然東西沒人要,還談什麼外需拉動經濟?


  問題是,如果外需不行,內需就行嗎?

  內需大體可分三塊:消費、投資和政府購買。去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政府投資和政府購買佔了大頭。但政府退出是早晚的事。既然政府拉動經濟風光不再,消費和私人投資似乎就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後一根稻草了。可是,消費和私人投資卻分明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為什麼這麼說?先來看三個指標。

  第一個是城鎮化率:當前中國的城鎮化率是45.8%。就是說,只有四成六的人在城鎮「享福」,另外五成四的人分散在廣袤農村。請注意,這個指標是指「城鎮」,既有像京滬穗這樣的一線大都市,也有鄧麗君提到的邊陲小鎮,所以這個指標對中國的城市化率是往高里算的。但即使如此,相對於歐美的高達80%的城市化率,還是只能望其項背。當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可能有人更想住在農村。問題是,農民的收入比城裏人低多了,平均不到城裏人的三分之一(2009年城鄉收入比為3.5:1)。55%的農民即使想消費,腰包里也沒錢。

  那城裏人就敢燒錢嗎?再來看一個指標:邊際消費傾向率。粗略地講,口袋裏多揣了一塊錢,你願意花掉幾毛?最近日本名古屋大學的一個研究發現,中國的邊際消費傾向率約為0.54,基本上也是全球最低。看來,城裏人也捨不得花錢。事實上,邊際消費傾向率是一個長期慢性指標,它受一國的文化風俗習慣等影響。中國人的好儲蓄是早就出名的。不過,事出總有因。原因也好想,看看一線城市高得離譜的房價,還想不想存錢買房取媳婦?醫療社保跟不上,誰又敢隨便花錢。

  最後一個指標,人口撫養比率,跟需求不大沾邊,但跟供給卻是莫逆之交。人口撫養比率是一個經濟中老幼人口與全部人口比。數字越小,說明社會中充裕勞動力越多。去年中國的人口撫養比率是0.39,基本上也是世界最低水平。人口大量集中在農村,農村青年又紛紛進城奮鬥謀生。因為有源源不斷的農村勞動力湧入,加之每年大批的畢業生加入工作大軍,很多企業都是一職難求,薪水更是少之甚少。除去支付便宜的勞動力成本,企業的大部分剩餘利潤便用於追加投資,造成很多行業產能過剩。當然有錢的都是國企,中小企業因為借貸限制等諸多困難都朝不保夕了。老百姓囊中羞澀,企業又不斷擴張,形成了巨大的供需缺口,內需如遠水解不了近渴。剩下的東西,還得賣給老外。

  說到外需,經濟危機老外的荷包在縮水,還有錢為進口品買單嗎?沒關係,化整為零,分割銷售。雖然世界經濟總體下滑,但仍然有一些新興工業國家逆流而上,比如巴西和印度。近年來,這些國家從中國的進口量逐年攀升,正漸漸成為我們潛在的大客戶。

  再說美國,雖然經濟下滑,失業率居高不下,但究竟會多大程度影響到購買「中國製造」呢?去沃爾瑪看看吧,真是嚇人一跳,裏面充斥着大量質優價廉的中國貨,很多東西和國內的價格不相上下,甚至比北京的大超市更便宜。要知道,美國人的平均年收入算成人民幣差不多有20萬,有多少中國人能有這種收入水平?況且美國人不用為衝破天的房價擔憂,也不用擔心看病養老,生活基本沒有後顧之憂。更何況,這些便宜貨幾乎都是生活必需品,從日雜用品到衣物,兒童玩具,廚房用具,電器甚至五金配件。哪一個是生活中少得了的東西?需求彈性如此之低,就算經濟危機也影響不了多少。而其它致力於成為世界工廠的發展中國家,不是國家太小就是起步太晚,短期內都無法和中國匹敵。前兩年有本美國人寫的暢銷書,叫《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看看他們家一年不買中國貨的悲慘日子,就完全不用為我們出口品的銷路杞人憂天了。

  可能會問,中國不是早晚也會面臨老齡化問題嗎?外需拉動經濟的紅旗還能打多久呢?老齡化是所有國家的人口演化都終將面臨的問題。但是早晚有別。這個問題對於發達國家已經迫在眉睫的時候,發展中國家還有很長時間的人口紅利可以利用。有學者估算過,中國的人口紅利能繼續保持至少十幾年時間。換言之,在未來的十幾年裏,中國都有廉價勞動力繼續為出口作後盾。

  當然,靠人不如靠己,出口拉動如涸澤而漁,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在發達國家這些成熟的經濟體裏,內需都是最重頭戲,美國每年的消費佔國民生產總值三分之二。而在中國,消費只有三分之一強,內需拉動仍然是水中花鏡中月,可望不可及。我們的經濟要走向成熟完善,還路漫漫且修遠。表面上看起來是出口和內需的爭執,掩蓋的其實是利益的種種衝突。行路難,多歧路,與其依靠內需望梅止渴,不如先靠外需解決燃眉之急,取天下需先借荊州。要得長久,還是先保眼前吧。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819/17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