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國可能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

在改革中國收入分配製度的呼聲越來越高之際,人們激烈討論的一個重點話題是居民收入倍增計劃, 即員工工資5年內翻一番。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


中國日益嚴重的貧富分化問題將中國收入分配改革的討論推向更加牽動各方利益的敏感話題。其中,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計劃最為引人注目。中國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博士表示,改善民生且聽起來不錯的計劃也有可能使中國收入分配不公和貧富差距問題更加惡化:

「因為我們的很多員工都是在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工作。政府的這個政策實際上只能影響到國業、國家政府的僱員,這部分人的工資本來已經非常高了。所以如果說漲薪一倍反而會加大了目前的工資不平等的問題。對於那些政府不能有直接控制力的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的員工實際上是由企業決定是不是給他們漲薪,是由市場決定的。」

針對星期三有報道說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已列入中共政府正在擬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中一事,雖然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予以否認,但媒體的討論並沒有因此降溫。有報道說,擬議中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除了競爭性行業一線員工工資五年倍增以外,還包括爭議較大的「凍結壟斷企業工資, 實現同工同酬」等頗受爭議的敏感話題。

凍結壟斷企業的工資,大都由央企和大型國企充當的壟斷企業能甘心情願執行嗎?中國社科院社會學者唐鈞認為:

「那要看中央有多大決心了,因為央企的領導都是由中央委任的嘛。那看中央又多大決心了,決心大的話也未必不可能,因為它跟私企還是一樣。」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維持在三點三倍左右,有的行業間差距高達十五倍;百分之十的最高收入戶與百分之十的最低收入戶人均收入相差二十多倍,少數金融國有企業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會平均工資的一百多倍,而個別企業高管的薪酬更是天價。在這中失衡的收入分配結構中,有學者表示,中國社會整體逐漸形成的不是健康的「橄欖形」社會結構, 而是所謂的「洋蔥頭形」,即社會底層仍然很大,中間階層成長不良。劉開明博士表示, 在目前的中國,「橄欖形」社會結構不可能形成:

「因為目前我們看那些數據裏面中國每天開支少於0.25美金的這些貧窮的人口還有2.45億人,如果按5美元一天的開支的話,那麼可能就是超過70%的人員都是屬於這種相對貧窮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我們沒有一個很好的社會機制讓這些窮人能夠分享社會財富,如果他們的生活狀況不能得到改善,那麼不可能變成一種橄欖型的社會結構。」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近日撰文表示,工人加薪是中國走向發達國家必由之路,「一個國家在經濟上有兩件要緊事,一是財富的生產,二是財富的分配;也就是效率和公平。這兩件事做好了,經濟上就沒有大問題」。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實際上就是解決財富分配的問題。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723/173612.html